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鸭嘴止回阀,包括沿轴线依次设置的安装段、收缩段和密封段,密封段挠性闭合止回,所述收缩段还设置有流体容腔;流体容腔设置在收缩段的收缩外层与收缩内层之间,流体容腔中以流体介质填充。该鸭嘴止回阀在收缩段上设置有缓冲外部冲击的流体容腔,在受到冲击时,流体容腔率先收缩,吸收冲击能量,从而降低冲击对流道的影响,保证管道内的压力平稳,避免管道薄弱处的疲劳损伤,并在突然冲击时避免水锤效应对管道的破坏。时避免水锤效应对管道的破坏。时避免水锤效应对管道的破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鸭嘴止回阀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给排水系统中的止回阀
,具体涉及一种鸭嘴止回阀。
技术介绍
[0002]鸭嘴阀作为一种具有零能耗、长寿命和自动开闭等突出优势的止回阀,广泛应用于市政排水管道截流井、行洪管道排水口、入海管道排水口等场所。
[0003]管道中的水流会因为阀门的开启或关闭发生水流运行状态的突然改变,引发水锤效应。另外,在一些特殊场合,例如出水口设置于海水中的管道,鸭嘴阀受外部海浪的冲击而容积变化,也会引发水锤效应。水锤效应会导致管道上的仪器设备和设施损坏以及管道本身的变形甚至破裂。特别是大直径管道,水锤效应导致损害的可能性更大,损害的后果也更严重。
[0004]为保护管道及其配套仪器设备和设施免受水锤效应损害,现有措施主要从预防与消减两个方向入手。
[0005]在水锤效应发生后削减其不良后果的技术措施包括:
[0006]在管道上安装泄压阀。这种方式常用于一般管道。对于大直径管道,常规泄压阀并不能有效发挥其预期效果,而特殊定制的泄压阀则存在成本大幅增加和安装位置与安装方式受限等问题。
[0007]在管道上安装内含气腔的垂直管道构成缓冲器。该方式用于大直径管道时,对安装场地的要求较高,需要在垂直方向占据较高的高度,同样面临安装方式受限、不能有效发挥其预期效果的问题。
[0008]也有采用压力波阻尼器与压力表等精密仪器配合使用实现防护的方案。该方式仅能保护压力表等精密仪器,对于管道本身和其他设备与设施则无法提供保护。
[0009]预防水锤效应发生的技术措施包括:
[0010]采用缓慢而不是快速关闭或开启的阀门。该方式同样存在常规阀门不适用于大直径管道的问题。而特殊定制阀门则存在成本显著增加、安装位置受限和操作强度大幅增加的问题。
[0011]为管道设置分流管道而不关闭管道。该方式存在适用场景严重受限的问题。
[0012]对于常用于城市水网系统出口排水的鸭嘴阀,其结构简单,几乎免维护而且具有较好的止回性能因而被广泛使用。对于一些排水的特殊场合,鸭嘴阀设置在出水口处的水体下方,浸没在外部水体中。比如现有的沿海城市的排水系统出口的鸭嘴阀通常就安装在海面以下,不仅不影响水面景观,而且由于不存在阳光直射与其他异物的侵蚀,并且由于海水浮力的存在,鸭嘴阀的出口几乎不会发生由重力造成的变形,因此鸭嘴阀的使用寿命往往更长。但是海浪周期性的拍打鸭嘴阀,会使鸭嘴阀的容腔周期性变化,造成水锤效应,平时运行时,排水管一般可以承受,但长此以往,会使管道的薄弱处,比如管道连接处或者小口径的连接管上,产生疲劳损伤,造成潜在风险。此外,在台风等极端天气下,由于风高浪急,水锤效应对管道的冲击更严重,更可能造成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13]针对现有的鸭嘴阀安装在出口处水体下时,外部水体对鸭嘴阀的冲击可能造成管道内气压周期变化,严重时引起水锤效应,对排水系统造成损害甚至可能引发事故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鸭嘴止回阀。
[001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鸭嘴止回阀,包括沿轴线依次设置的安装段、收缩段和密封段,密封段挠性闭合止回,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缩段还设置有流体容腔;流体容腔设置在收缩段的收缩外层与收缩内层之间,流体容腔中以流体介质填充。
[0015]优选的,所述流体容腔内气体填充,流体容腔工作时密封。
[0016]优选的,所述流体容腔的内部气压为1M~5M,其中M是所述收缩段安装处所受的最大静压。
[0017]优选的,所述流体容腔的内部气压为1.5M~3M。
[0018]优选的,所述鸭嘴阀还设置有缓冲室,所述流体容腔连通缓冲室。
[0019]优选的,所述流体容腔内以液体填充。
[0020]优选的,所述流体容腔中设置多个支撑件;支撑件设置在所述收缩外层和/或所述收缩内层上。
[0021]优选的,所述支撑件连接所述收缩外层和所述收缩内层。
[0022]优选的,所述支撑件为连接所述收缩外层与所述收缩内层的具有弹性的杆状连接件。
[0023]优选的,所述支撑件呈条带状设置在所述收缩外层与所述收缩内层之间将所述流体容腔分隔为多个隔室。
[0024]优选的,所述支撑件在流体容腔内沿轴线方向设置使流体容腔形成沿轴线方向延伸的多个隔室,所述支撑件上开设有连通相邻隔室的通孔。
[0025]优选的,所述流体容腔延伸至所述安装段内,流体容腔在安装段11内的截面为环形。
[0026]优选的,所述安装段上还部分或者全部的设置有环形容腔,环形容腔的截面为环形。
[0027]优选的,所述流体容腔在接合处的环形截面的内径R3满足3/4
·
R1≤R3≤(R1
‑
1/2
·
r),其中R1为安装段的内径,环形截面的宽度r=R2
‑
R3,R2为环形截面的外径。
[0028]本专利技术的鸭嘴止回阀在收缩段上设置有缓冲外部冲击的流体容腔,流体容腔在流道与外界水体之间建立了缓冲区,在受到冲击时,流体容腔率先收缩,吸收冲击能量,从而降低冲击对流道的影响,保证管道内的压力平稳,避免管道薄弱处的疲劳损伤,并在突然冲击时避免水锤效应对管道的破坏。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鸭嘴止回阀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鸭嘴止回阀的整体示意图;
[0031]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鸭嘴止回阀在图1中沿A
‑
A向的示意图;
[0032]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鸭嘴止回阀的流体容腔的进一步实施例的示意图;
[0033]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鸭嘴止回阀的流体容腔的进一步实施例的B
‑
B方向的截面图;
[0034]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鸭嘴止回阀的环形截面处沿轴线O的剖切示意图。
[0035]图中,
[0036]1:鸭嘴阀11:安装段12:收缩段13:密封段O:轴线IN:进流口OT:出流口FW:流道13S:密封面12S:流体容腔12A:收缩外层12B:收缩内层12S1:支撑件12S2:隔室12S3: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在本说明书中,附图尺寸比例并不代表实际尺寸比例,其只用于体现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与连接关系,名称相同或标号相同的部件代表相似或相同的结构,且仅限于示意的目的。
[003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鸭嘴止回阀的结构示意图。鸭嘴阀1由沿其轴线O自进流口IN至出流口OT依次设置的安装段11、收缩段12和密封段13,由以上三者限定鸭嘴阀1的流道FW。安装段11与收缩段12、密封段13是为了描述上的方便人为划分的,实际情况下,三者通常为不可拆卸的整体,更广泛的制作工艺中,安装段11、收缩段12以及密封段13均由弹性材料,其主要成分为橡胶,一次性成型而成。其中安装段11用于与管道内壁或者外壁固定并密封,防止流体泄漏。密封段13实现止回功能,利用密封段13的材料的弹性实现挠性闭合,因此,密封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鸭嘴止回阀,包括沿轴线(O)依次设置的安装段(11)、收缩段(12)和密封段(13),密封段(13)挠性闭合止回,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缩段(12)还设置有流体容腔(12S);流体容腔(12S)设置在收缩段(12)的收缩外层(12A)与收缩内层(12B)之间,流体容腔(12S)中以流体介质填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鸭嘴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容腔(12S)内气体填充,流体容腔(12S)工作时密封。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鸭嘴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容腔(12S)的内部气压为1M~5M,其中M是所述收缩段(12)安装处所受的最大静压。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鸭嘴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容腔(12S)的内部气压为1.5M~3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鸭嘴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鸭嘴阀(1)还设置有缓冲室,所述流体容腔(12S)连通缓冲室。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鸭嘴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容腔(12S)内以液体填充。7.如权利要求2或5任一项所述的鸭嘴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容腔(12S)中设置多个支撑件(12S1);支撑件(12S1)设置在所述收缩外层(12A)和/或所述收缩内层(12B)上。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鸭嘴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12S1)连接所述收缩外层(12A)和所述收缩内层(12B)。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鸭嘴止回阀,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希凡,李建中,颜庭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霖中科环境科技安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