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作物穗收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43393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0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农作物穗收割机,包括履带行走机构、中间输送槽、割台、穗仓、机架、割台油缸、穗仓油缸,在机架下方安装有履带行走机构,在机架前方安装有中间输送槽和割台,中间输送槽两端分别与机架及割台相连接,割台油缸两端分别与机架及割台相连接,割台油缸驱动割台相对中间输送槽旋转,调节割台离地高度;穗仓与机架连接,穗仓油缸两端分别与机架及穗仓连接,穗仓油缸驱动穗仓向外侧倾倒;中间输送槽的输出口位于穗仓上方,中间输送槽将割台收割的农作物穗输送给穗仓。本发明专利技术只收割农作物穗,不进行脱粒、清选、烘干作业,减少机收损失,提高产量;不仅可以收割水稻稻穗,还可以收割油菜穗。整机重量轻,割台幅宽大,橡胶履带接地比压少,碾压损失率低,再生季成活率及产量高。另外可以充分利用作物后熟的特性,使头季作物收割时间提前,不仅可以提高了头季作物质量和产量,还可以提高再生季成活率及产量。还可以提高再生季成活率及产量。还可以提高再生季成活率及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作物穗收割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用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农作物穗收割机。

技术介绍

[0002]再生稻种一茬收获2次,即头季水稻收割后,利用残余稻桩腋芽发苗、长穗,再收一季的一种稻作方式。近年来,再生稻已在四川、福建、湖北、江西、安徽、湖南等长江中下游省份稻作区广泛应用,再生稻生产效益比一季中稻提高93.75%、产投比提高12.65%,随着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机收再生稻成为未来发展方向。机械碾压严重,再生季损失率高40%~50%、稻米品质下降等问题,是现阶段制约再生稻发展的瓶颈。收割机结构主要影响碾压比重和碾压行稻桩的萌芽及成穗,稻桩高度影响再生季有效穗数形成,稻桩高度不平整会影响腋芽生长发育先后不一,影响再生季产量。
[0003]头季稻收割时间和头季稻留下的稻桩高度是再生稻栽培两大关键技术,头季稻收割时间提前,可以延长再生季时间,即头季稻生长期越短,则再生季生长期越长,再生季产量越高。不同稻桩高度对再生穗的再生率、成苗和成穗等有直接影响,稻稻桩高度越低,再生有效穗数减少、穗粒数增多、结实率下降、千粒重下降,虽然穗粒数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作物穗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履带行走机构(1)、中间输送槽(3)、割台(2)、穗仓(4)、机架(5)、割台油缸(23)、穗仓油缸(6),在机架(5)下方安装有履带行走机构(1),在机架(5)前方安装有中间输送槽(3)和割台(2),中间输送槽(3)两端分别与机架(5)及割台(2)相连接,割台油缸(23)两端分别与机架(5)及割台(2)相连接,割台油缸(23)驱动割台(2)相对中间输送槽(3)旋转,调节割台(2)离地高度;穗仓(4)与机架(5)连接,穗仓油缸(6)两端分别与机架(5)及穗仓(4)连接,穗仓油缸(6)驱动穗仓(4)向外侧倾倒;中间输送槽(3)的输出口位于穗仓(4)上方,中间输送槽(3)将割台(2)收割的农作物穗输送给穗仓(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作物穗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履带行走机构(1)包括橡胶履带(100),橡胶履带的内侧齿(101)深度大于橡胶履带的外侧齿(102)深度;割台(2)由铝合金材料制成,橡胶履带(100)宽度为200~260mm,割台(2)幅宽大于2600mm,橡胶履带接地比压为20~30Kpa。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农作物穗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和传感器,传感器安装在割台油缸(23)上,传感器用于检测割台油缸(23)伸缩长度,在控制器内设置有再生稻收割模块,在再生稻收割模块内预设有稻桩高度为20~40cm;控制器根据再生稻收割模块内预设的稻桩高度参数,获取传感器信号控制割台油缸(23)调节割台(2)离地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农作物穗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在割台(2)后端上设置有割台转轴(20),割台转轴(20)安装在机架上,割台油缸(23)驱动割台(2)围绕割台转轴(20)转动调节割台(2)离地高度;在割台转轴(20)内安装有割台传动轴(21),在割台(2)的左右侧板前端分别安装有左右分禾器(23),在割台(2)的左右侧板中间安装有割台搅龙(32),在割台(2)上安装有第一皮带传动装置(29),第一皮带传动装置(29)的传动比为2:1,割台传动轴(21)通过第一皮带传动装置(29)驱动割台搅龙(32)旋转;在割台(2)上安装有拨禾轮支架(24)和拨禾轮油缸(25),在拨禾轮支架(24)上安装有拨禾轮(26),通过拨禾轮油缸(25)调节拨禾轮(26)离地高度;在割台(2)上安装有第二皮带传动装置(30)和第三皮带传动装置(31),第二皮带传动装置(30)的传动比为2:1,第三皮带传动装置(31)的传动比为3:1,割台传动轴(21)依次通过第一皮带传动装置(29)、第二皮带传动装置(30)、第三皮带传动装置(31)驱动拨禾轮(26)旋转,拨禾轮(26)旋转方向与履带行走机构(11)的履带旋转方向一致;在割台(2)上安装有割刀装置(27)、左拨齿(271)、右拨齿(272)、割刀摇杆机构(28),在割刀装置(27)上安装有多个割刀(270),割刀装置(27)和左拨齿(271)及右拨齿(272)安装在割台搅龙(32)前下方,左拨齿(271)和右拨齿(272)分别安装在割刀装置(27)左右两侧,左拨齿(271)和右拨齿(272)的拨齿方向相反,左拨齿(271)和右拨齿(272)朝向割台搅龙(32),割刀摇杆机构(28)包括割台皮带轮(22)、第一连杆(280)、摇杆(281),割台皮带轮(22)与割台传动轴(21)连接,第一连杆(280)与割台皮带轮(22)连接,摇杆(281)与第一连杆(280)连接,摇杆(281)与割刀装置(27)连接,割台传动轴(21)通过割刀摇杆机构(28)驱动割刀(270)、左拨齿(271)、右拨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李辉罗江河宋熙王志伟任海华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农业装备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