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用交直流微电网的储能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4332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0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微电网应用技术领域的一种充电用交直流微电网的储能装置及方法,包括有底梁,所述底梁顶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立柱,所述立柱顶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棚体,所述立柱之间固定连接有空心梁,所述空心梁前侧壁安装有若干个插座,所述棚体顶面固定安装有光伏板,所述光伏板上侧设置有清理机构,所述棚体顶面对称固定安装有风力发电扇,其中一个所述立柱前侧壁固定安装有配电柜,本方案通过光伏板、风力发电扇、配电柜和蓄电池等之间的相互配合,将光伏板与风力发电扇采用并联式结构向蓄电池中存储电能,可增大蓄电池在白天时的储能效率,且蓄电池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具有更稳定的充放次数和安全性,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用交直流微电网的储能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电网应用
,具体为一种充电用交直流微电网的储能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微电网是由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能量转换装置、负荷、监控和保护装置等组成的小型发配电系统;实现对负荷多种能源形式的高可靠供给,是实现主动式配电网的一种有效方式,具有发电、配电和用电等功能。
[0003]随着世界各国用电需求的快速增长,发电模式也日趋多样化,微电网作为新兴的发电模式之一,具有成本低、发电效率高、灵活、可靠性高等优点,目前国内外对微电网技术的研究已经取得不少进展,行业普及率逐步提高,同时新能源应用的高速发展,也拉动了微电网行业的发展速度。
[0004]目前微电网工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应用场景:边远地区微电网、海岛微电网和城市微电网;其中在城市微电网中,大部分存储的电量都是应用在居民楼或小型工程中,无法应用在小区或单位的充电棚中,充电棚通常都是直接接入电网电力,以此满足用户的日常充电需求;
[0005]部分车棚会采用光伏发电模式进行存储电能,但存储的电能仅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用交直流微电网的储能装置,包括有底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梁(1)顶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立柱(2),所述立柱(2)顶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棚体(3),所述立柱(2)之间固定连接有空心梁(4),所述空心梁(4)前侧壁安装有若干个插座(5),所述棚体(3)顶面固定安装有光伏板(6),所述光伏板(6)上侧设置有清理机构,所述棚体(3)顶面对称固定安装有风力发电扇(14),其中一个所述立柱(2)前侧壁固定安装有配电柜(15),所述配电柜(15)前侧壁活动安装有防护板(16),所述配电柜(15)内腔设置有储能机构和监测模块(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用交直流微电网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机构包括两个固定板(7),所述固定板(7)固定连接在棚体(3)顶面位于光伏板(6)两侧,左侧所述固定板(7)侧壁上开设有通槽(8),所述通槽(8)内滑动连接有活动块(9),所述活动块(9)侧壁上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内活动连接有螺杆(10),所述螺杆(10)两端分别与通槽(8)侧壁转动连接,左侧所述固定板(7)前侧壁固定安装有电机(11),所述螺杆(10)前端与电机(11)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块(9)右侧壁固定连接有活动板(12),所述活动板(12)底面固定连接有毛刷(13),所述毛刷(13)与光伏板(6)表面相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用交直流微电网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机构包括蓄电池(17),所述蓄电池(17)固定安装在配电柜(15)内部,所述配电柜(15)后侧内壁靠近左侧处固定安装有逆变器(18),所述配电柜(15)后侧内壁靠近右侧处固定安装有变压器(19),所述光伏板(6)与风力发电扇(14)分别与变压器(19)和逆变器(18)电性连接,所述逆变器(18)与变压器(19)均与蓄电池(17)电性连接,所述配电柜(15)内腔底面固定安装有换电模块(20),所述配电柜(15)顶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进线管(21),所述配电柜(15)右侧壁靠近底面处固定连接有两个出线管(2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用交直流微电网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模块(23)包括控制器(24)、调温器(25)、蜂鸣器(26)、温度传感器(27)和电阻(28),所述控制器(24)引脚上分别连接有调温器(25)和蜂鸣器(26),所述蜂鸣器(26)第二端与温度传感器(27)第一端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27)第二端与电阻(28)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28)第二端与调温器(25)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27)和电阻(28)均与控制器(24)并联,所述蜂鸣器(26)第二端还与调温器(25)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昊天魏忠石明潘智轩李润源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