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电池板储能协同调控供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0391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33
一种太阳能电池板储能协同调控供电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电源逆变器、电动推杆,还具有蓄电池保护电路、雨水探测电路和控制电路;支架下端安装在地面上,支架上端安装有一只支撑板,太阳能电池板下端铰接安装在支撑板前端,电动推杆和太阳能电池板后端及支撑板铰接安装在一起,蓄电池、电源逆变器、蓄电池保护电路、雨水探测电路和控制电路安装在元件盒内并电性连接。本新型能有效防止蓄电池过放电而损坏;现场发生下雨等时,能控制太阳能电池板处于垂直状态,减少了雨水等直接冲击太阳能电池板的表面作用力,在雨水停止后能自动恢复太阳能电池板的倾斜受光发电状态,实现了自动控制目的,能延长蓄电池、太阳能电池板使用寿命。寿命。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电池板储能协同调控供电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板
,特别是一种太阳能电池板储能协同调控供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太阳能电池板由于环保节能,不需要消耗能源,越来越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交流负荷供电的太阳能电池板系统,一般结构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本体、蓄电池和电源逆变器,工作时太阳能电池板受光照产生电能、经蓄电池蓄电,然后电源逆变器将蓄电池的直流电源转换为交流220V电源等为交流负载供电。
[0003]目前基于太阳能电池板为交流负载供电的系统,比如我国专利号“201310071188.4”、专利名称“太阳能电池基本供电系统”的专利,其内容记载到“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次性投资少。比电网供电更经济,即使因各种原因停电,在一般情况下仍能保证家庭正常照明程度上满足了交流用电设备的用电需要”,但是其受到结构限制还存在一些具体的技术问题,具体体现如下。其一:不具有蓄电池保护功能,在蓄电池经电源逆变器为交流负载供电时,如果蓄电池的电容量不够(比如当天太阳能电池板在白天受到的光照少,蓄电池蓄电容量小),蓄电池电容量减小使用者没有及时关闭电源时,容易造成蓄电池过放电,进而减少其使用寿命。其二:太阳能电池板没有一种保护设备,在雷雨等极端天气时,大量的雨水直接冲击太阳能电池板的表面,特别雨量较大(包括雨夹雪或者雨夹冰雹),时间久后,太阳能电池板的表面损坏几率会增大。综上,提供一种能对蓄电池及太阳能电池板均能起到保护作用的装置显得尤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基于太阳能电池板为交流负载供电的系统由于结构所限,存在如背景所述弊端,本技术提供了基于太阳能电池板本体,应用中,在相关机构及电路共同作用下,蓄电池在电压降低到安全范围以下时会自动断开和电源逆变器输入端之间的电源,且在下雨时(包括雨夹雪或者雨夹冰雹)能自动使得太阳能电池板本体处于垂直状态,减少了雨水等直接冲击太阳能电池板本体的表面作用力,对蓄电池、太阳能电池板本体均能起到更好保护作用,并能延长蓄电池、太阳能电池板本体使用寿命的一种太阳能电池板储能协同调控供电装置。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太阳能电池板储能协同调控供电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本体、蓄电池、电源逆变器、电动推杆,其特征在于,还具有蓄电池保护电路、雨水探测电路和控制电路;所述太阳能电池板本体的支架上端安装有支撑板,太阳能电池板本体的前端和支撑板前端铰接安装在一起,太阳能电池板本体的后端和电动推杆活动柱上端铰接安装在一起,电动推杆的筒体下端和支撑板后端铰接安装在一起;所述蓄电池、电源逆变器、蓄电池保护电路、雨水探测电路和控制电路安装在元件盒内;所述蓄电池保护电路的两个控制信号端电性串联在
电源逆变器其中一个电源输入端和蓄电池一极之间,雨水探测电路的电源输出端和控制电路的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控制电路的电源输出端和电动推杆的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蓄电池保护电路包括电性连接的继电器、可调电阻、电阻和NPN三极管,继电器正极电源输入端及控制电源输入端和可调电阻一端连接,可调电阻另一端和第一只电阻一端、第二只电阻一端连接,第二只电阻另一端和NPN三极管基极连接,NPN三极管集电极和继电器负极电源输入端连接,第一只电阻另一端和NPN三极管发射极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雨水探测电路包括电性连接的电阻、NPN三极管、NPN三极管和两只金属片、继电器,两只金属片间隔距离绝缘安装在支架上,第一只金属片和电阻一端连接,电阻另一端和NPN三极管基极连接,NPN三极管集电极和PNP三极管基极连接,PNP三极管集电极和集电极正极电源输入端连接,继电器负极电源输入端和NPN三极管发射极连接,PNP三极管发射极和第二只金属片、继电器控制电源输入端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电性连接的继电器和干簧管,磁铁,磁铁安装在电动推杆的活动柱侧端,干簧管安装在电动推杆的筒体侧端,两只继电器正极控制电源输入端连接,两只继电器的负极电源输入端及负极控制电源输入端连接,第一只继电器的其中一个常开触点端和干簧管一端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电动推杆的活动柱位于前止点时,太阳能电池板本体处于垂直状态。
[0011]本技术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蓄电池保护电路能实时监测蓄电池的电压数据,当蓄电池容量变小、电压低到一定程度时,会自动断开蓄电池和电源逆变器的其中一个电源输入端,这样能有效防止蓄电池过放电而损坏;雨水探测电路能实时监测现场是否发生下雨或者雨夹雪、雨夹冰雹等,当发生上述情况时,能实时经控制电路控制电动推杆使得太阳能电池板处于垂直状态,减少了雨水等直接冲击太阳能电池板本体的表面作用力,在雨水停止后能自动恢复太阳能电池板的倾斜受光发电状态,实现了自动控制目的;对蓄电池、太阳能电池板本体均能起到更好保护作用,并能延长蓄电池、太阳能电池板本体使用寿命。基于上述,本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12]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将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太阳能电池板本体处于倾斜状态下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太阳能电池板本体处于垂直状态下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本技术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图1、2、3、4中所示,一种太阳能电池板储能协同调控供电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本体G1(12V、200W)、蓄电池G2(12V、容量200Ah)、电源逆变器A1(输入电压直流12V、输出交流220V、功率3KW的电源逆变器成品)、电动推杆M(工作电压直流12V的往复式电动伸缩杆成品),还具有蓄电池保护电路1、雨水探测电路2和控制电路3;所述太阳能电池板本体G1的支架4下端安装在地面上,支架4上端水平焊接有一只支撑板5,太阳能电池板本体G1的框架前
端左右两侧下横向各安装有一个具有轴孔的铰接座6,支撑板前端左右两侧各焊接有一个具有轴孔的连接座7,两个铰接座6和两个连接座7分别经铰接螺杆铰接安装在一起,支撑板5的后端中部以及框架后侧端中部各焊接有一个具有轴孔的连接板8,电动推杆的筒体下端及活动柱上端各焊接有一个具有轴孔的支撑板A9,电动推杆M的活动柱上支撑板A9和框架后端中部连接板8铰接安装在一起,电动推杆M筒体下端支撑板A9和支撑板的后端中部连接板8铰接安装在一起;所述蓄电池G1、电源逆变器A1、蓄电池保护电路1、雨水探测电路2和控制电路3安装在元件盒10内电路板上,元件盒10安装在支架4下端前部。
[0018]图1、2、3、4中所示,蓄电池保护电路包括经电路板布线连接的继电器K1、可调电阻RP1、电阻R1及R2和NPN三极管Q1,继电器K1正极电源输入端及控制电源输入端和可调电阻RP1一端连接,可调电阻RP1另一端和第一只电阻R1一端、第二只电阻R2一端连接,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电池板储能协同调控供电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本体、蓄电池、电源逆变器、电动推杆,其特征在于,还具有蓄电池保护电路、雨水探测电路和控制电路;所述太阳能电池板本体的支架上端安装有支撑板,太阳能电池板本体的前端和支撑板前端铰接安装在一起,太阳能电池板本体的后端和电动推杆活动柱上端铰接安装在一起,电动推杆的筒体下端和支撑板后端铰接安装在一起;所述蓄电池、电源逆变器、蓄电池保护电路、雨水探测电路和控制电路安装在元件盒内;所述蓄电池保护电路的两个控制信号端电性串联在电源逆变器其中一个电源输入端和蓄电池一极之间,雨水探测电路的电源输出端和控制电路的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控制电路的电源输出端和电动推杆的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电池板储能协同调控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蓄电池保护电路包括电性连接的继电器、可调电阻、电阻和NPN三极管,继电器正极电源输入端及控制电源输入端和可调电阻一端连接,可调电阻另一端和第一只电阻一端、第二只电阻一端连接,第二只电阻另一端和NPN三极管基极连接,NPN三极管集电极和继电器负极电源输入端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亚冰王忠楷王海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天昊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