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绿色农业食品自动化筛选加工装置,涉及食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加工箱内设有: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烘干组件、破碎去壳组件以及筛分组件;烘干组件,设于加工箱顶部的进料斗下出口的下方;破碎组件,设于烘干组件下方;筛分组件,位于破碎组件下方,设于破碎组件下方,对去壳后的大豆进行筛选、分类;筛分箱,设于加工箱外一侧,与加工箱的出口连通,可以实现连续作业,且前后物料不相互影响,剥离出大豆切进行分级筛选,实现对于绿色农业产品尤其是大豆的自动筛加工处理,更加高效。更加高效。更加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色农业食品自动化筛选加工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绿色农业食品自动化筛选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大豆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豆类,是中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古称菽,中国东北为主产区,是一种其种子含有丰富植物蛋白质的作物。大豆最常用来做各种豆制品、榨取豆油、酿造酱油和提取蛋白质。豆渣或磨成粗粉的大豆也常用于禽畜饲料。
[0003]然而把大豆从秸秆里分离出来需要经历剥壳和筛选两道工序,需要耗费比较大的人力,而且大豆分离后留下的秸秆比较难处理,难以收集起来。在进行大豆从秸秆中剥离的操作时,需要分步进行多道工序,尤其是大豆秸秆不够干燥地时候,剥离出大豆会更耗费了人力成本,而且工作效率低下。
[0004]而现有的大豆筛选机,在对带大豆的秸秆进行脱壳时,要定时的添加物料或者连续的添加物料,但是连续的添加会出现大量物料的投入会造成物料堆积,筛选加工变慢,还容易卡着机器,还容易造成出现已处理物料与未处理物料的混合,会出现物料加工不充分的情况,无法实现连续作业且前后加入物料不相互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色农业食品自动化筛选加工装置。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绿色农业食品自动化筛选加工装置,包括:
[0007]加工箱,所述加工箱内设有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烘干组件、破碎去壳组件;
[0008]两个挡板,对称设于所述烘干组件下方,其一端分别与所述加工箱相对两侧壁铰接,另一端相互搭接;
[0009]两个封闭板,其远离一端分别与所述加工箱顶部进料口的两端铰接,另一端相互搭接;
[0010]两个挡板,对称设于所述烘干组件下方,其一端分别与所述加工箱相对两侧壁铰接,另一端相互搭接;
[0011]两个挤压组件,分别设于所述加工箱相对的两侧壁开设的通槽内;
[0012]两个支杆,分别对称设于两个所述挡板的底部,其一端分别与其上方所述挡板的搭接端底部铰接,另一端穿过所述通槽且延伸至所述加工箱外;其中当两个所述挤压组件处于复位状态,两个所述挤压组件分别推动其顶部所述的支杆与所述通槽的顶部抵触,此时两个所述支杆处于水平状态,进而位置其端部铰接的两个所述挡板处于相互搭接的水平状态;
[0013]两个连接杆,设于所述加工箱的两侧,其上端同侧所述的封闭板的端部铰接,下端与同侧所述支杆的端部铰接。
[0014]较佳地,所述烘干组件包括;
[0015]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设有多个搅拌齿,多个所述搅拌齿环绕搅拌轴均匀设置;
[0016]两个挡板,对称设于所述搅拌轴下方,其一端分别与所述加工箱相对两侧壁铰接,另一端相互搭接;
[0017]两个支杆,分别对称设于两个所述挡板的底部,其一端分别与其上方所述挡板的搭接端底部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加工箱侧壁且延伸至所述加工箱外;
[0018]所述加工箱相对的两侧壁分别开有通槽;
[0019]两个挡块,分别沿长度方向滑动设置于两个所述通槽内;
[0020]两个第一弹簧,分别设于所述通槽内,每个所述第一弹簧下端与所处的所述通槽底部固定连接,其上端与该所述通槽内的所述挡块固定连接;
[0021]当所述第一弹簧处于复位状态,所述挡块靠近所述通槽的顶部,两个所述支杆分别从同侧所述通槽内穿过,且所述支杆处于所述通槽顶部与所述挡块之间。
[0022]较佳地,所述烘干组件包括:
[0023]搅拌轴,其内部中空设置,且开设有若干个出风口,所述搅拌轴上设有多个搅拌齿,多个所述搅拌齿环绕搅拌轴均匀设置,一端通过旋转驱动件与所述加工箱内壁固定连接;
[0024]热风机,设于所述加工箱内壁上,其出风端通过密封轴承与所述搅拌轴连接。
[0025]较佳地,所述破碎组件包括第一挤压组件与第二破碎组件;
[0026]所述第一挤压组件包括:
[0027]第二过滤板,固设于所述加工箱的侧壁上;
[0028]固定轴,其下端通过第一电机转动设于所述第二过滤板顶部中心处;
[0029]第一扇形板,其内弧一端与所述固定轴固定连接;
[0030]第二扇形板,设于所述第一扇形板的下方,其内弧一端与所述固定轴滑动连接;
[0031]弹性件,设于所述第一扇形板与所述第二扇形板之间,其上端与所述第一扇形板底部固定连接,其下端与所述第二扇形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0032]较佳地,所述第二破碎组件包括:
[0033]两个破碎辊,分别转动设于所述加工箱内侧壁之间,且两个所述破碎辊相互啮合;
[0034]两个导板,分别对称设于所述第二过滤板底部,其上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过滤板底部两端固定连接,下端分别与同侧所述的破碎辊的顶部搭接。
[0035]较佳地,所述加工箱一侧设有废料收集箱,通过吸气泵与所述加工箱的侧壁下端连通,且所述吸气泵的所处位置位于所述破碎辊的下方;
[0036]所述加工箱相对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加工箱的另一侧设有分级筛选箱,所述分级筛选箱通过出料口所述加工箱连通。
[0037]所述筛分组件包括:
[0038]多个搅拌轮,分别转动设于所述加工箱的侧壁上;
[0039]第三过滤板,倾斜设置,且其下端设于所述出料口的底部。
[0040]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41]可以将未完全的带有豆荚的大豆秸秆进行大豆剥离,为了保证内部加工可以连续处理,物料送入后先落在进料口处的两个搭接的封闭板上,等物料堆积到一定的重量,在重力作用下,与进料口搭接的两个封闭板搭接的端部分离且朝下运动,物料从形成的缝隙进入加工箱内,首先对送入加工箱内的大豆秸秆进行烘干处理,为了前后送入的物料不混合,烘干组件处的物料在新物料进入的时候,烘干组件下方的两个搭接的挡板开启,两个挡板分别通过同侧的挤压组件与连接杆与同侧上方的封闭板连接,且实现同步开启和闭合,在两个封闭板开启的时候的,两个挡板也开启,处于烘干组件处烘干的物料下落至破碎去壳组件处,将完全干燥的秸秆进行破碎、去壳,得到剥离后的大豆,再次送入筛分箱中,按照大豆不同规格进行筛分,可以实现对于绿色农业产品尤其是大豆的自动筛加工处理,更加高效。
附图说明
[0042]图1是本专利技术剖面结构示意图;
[0043]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二过滤板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44]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进料口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46]实施例:
[0047]图1
‑
3,一种绿色农业食品自动化筛选加工装置,包括:加工箱1,加工箱1内设有: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烘干组件、破碎去壳组件以及筛分组件;烘干组件,设于加工箱1顶部的进料斗下出口的下方;破碎组件,设于烘干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色农业食品自动化筛选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工箱(1),所述加工箱(1)内设有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烘干组件、破碎去壳组件;两个封闭板(2),其远离一端分别与所述加工箱(1)顶部进料口的两端铰接,另一端相互搭接;两个挡板(4),对称设于所述烘干组件下方,其一端分别与所述加工箱(1)相对两侧壁铰接,另一端相互搭接;两个挤压组件,分别设于所述加工箱(1)相对的两侧壁开设的通槽内;两个支杆(19),分别对称设于两个所述挡板(4)的底部,其一端分别与其上方所述挡板(4)的搭接端底部铰接,另一端穿过所述通槽且延伸至所述加工箱(1)外;其中当两个所述挤压组件处于复位状态,两个所述挤压组件分别推动其顶部所述的支杆(19)与所述通槽的顶部抵触,此时两个所述支杆(19)处于水平状态,进而位置其端部铰接的两个所述挡板处于相互搭接的水平状态;两个连接杆(22),设于所述加工箱(1)的两侧,其上端同侧所述的封闭板(2)的端部铰接,下端与同侧所述支杆(19)的端部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所述一种绿色农业食品自动化筛选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组件包括:两个推杆(23),设于所述加工箱(1)外,其一端分别穿入所述加工箱(1)内与同侧所述封闭板(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杆(22)上端铰接;两个挡块(20),分别沿长度方向滑动设置于两个所述通槽内;两个第一弹簧(21),分别设于所述通槽内,每个所述第一弹簧(21)下端与所处的所述通槽底部固定连接,其上端与该所述通槽内的所述挡块(20)固定连接;当所述第一弹簧(21)处于复位状态,所述挡块(20)靠近所述通槽的顶部,两个所述支杆(19)分别从同侧所述通槽内穿过,且所述支杆(19)处于所述通槽顶部与所述挡块(20)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绿色农业食品自动化筛选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组件包括:搅拌轴(3),其内部中空设置,且开设有若干个出风口,所述搅拌轴(3)上设有多个搅拌齿,多个所述搅拌齿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晗,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