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结构燃气蒸汽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4320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0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结构燃气蒸汽锅炉,其包括锅炉本体、设置于锅炉本体前端的平面预混水冷燃气燃烧器和设置于锅炉本体后部的空气预热器,平面预混水冷燃气燃烧器的出气侧连接有炉胆,炉胆出口连接有高效内翅片换热管,该内翅片换热管密封贯穿炉胆后管板、锅筒后拱形管板与设置于锅炉本体后端的烟气箱相连通,烟气箱上设有空气预热器,该空气预热器由排烟管道及折弯设置于排烟管道上的内外翅片换热管构成,该内外翅片换热管的进气端为空气进口,内外翅片换热管的出气端与热风管道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产生的烟气中N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结构燃气蒸汽锅炉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蒸汽锅炉
,具体涉及一种新结构燃气蒸汽锅炉。

技术介绍

[0002]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由于工厂生产、生活采暖及热水供应的需求,锅炉成为十分重要的热能动力设备,其使用范围十分广泛,比如食品制造业、纺织业、医药行业、橡胶行业等。
[0003]燃气蒸汽锅炉是指利用燃气燃烧加热给水使其变成蒸汽的锅炉,现有的燃气蒸汽锅炉并不能对燃气燃烧产生的热量进行高效利用,造成了能源的浪费;现有的燃气蒸汽锅炉运行过程中二氧化碳及NO
X
气体排放较多,一定程度污染环境;现有的燃气蒸汽锅炉设计尺寸较大,锅炉生产及运行成本较高。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结构燃气蒸汽锅炉,能对高温烟气进行高效利用、降低锅炉运行成本及减少废气的排放量,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新结构燃气蒸汽锅炉,该燃气蒸汽锅炉能够在全寿命周期内减少碳排放,一方面在锅炉制造过程中减少锅炉用钢消耗量,以降低炼钢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排放;另一方面在锅炉运行过程中保持能源高效利用,以降低锅炉使用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时该燃气蒸汽锅炉产生的烟气中NO
X
<30mg/m3,节省了锅炉尾部的烟气处理设备,减小了锅炉体积,降低了锅炉运行成本。
[0005]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结构燃气蒸汽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炉本体、设置于锅炉本体前端的平面预混水冷燃气燃烧器和设置于锅炉本体后部的空气预热器,其中锅炉本体由锅筒及设置于锅筒前端的锅筒前拱形管板和设置于锅筒后端的锅筒后拱形管板构成,平面预混水冷燃气燃烧器的进气侧连接有燃气管道和热风管道,平面预混水冷燃气燃烧器的出气侧连接有炉胆,炉胆出口连接有密封贯穿炉胆后管板的内翅片换热管,该内翅片换热管另一端密封贯穿锅筒后拱形管板与设置于锅炉本体后端的烟气箱相连通,烟气箱上设有空气预热器,该空气预热器由排烟管道及折弯设置于排烟管道上的内外翅片换热管构成,该内外翅片换热管的进气端为空气进口,内外翅片换热管的出气端与热风管道连通,排烟管道出气端与烟囱连接,邻近锅筒后拱形管板的锅筒底部设有锅炉进水管,锅筒的上部设有立式汽水分离器,该立式汽水分离器的出汽端设有用于输送蒸汽的蒸汽主管道。
[0006]进一步限定,所述锅筒的顶部设有并列设置的立式汽水分离器一和立式汽水分离器二,立式汽水分离器一的上部设有安全阀一和电接点压力表,立式汽水分离器二的上部设有安全阀二,立式汽水分离器一和立式汽水分离器二的出气端分别通过蒸汽管道与蒸汽主管道连接,立式汽水分离器一上设有电接点水位计一,立式汽水分离器二上设有电接点
水位计二。
[0007]进一步限定,所述内外翅片换热管中设置于排烟管道内部的管体内外壁上均设有翅片,设置于排烟管道外部的管体为光管结构。
[0008]进一步限定,所述锅筒内部设有多道锅筒隔板。
[0009]进一步限定,所述锅筒的内部沿水流方向依次设有用于实现水折流的锅筒隔板一和锅筒隔板二。
[0010]进一步限定,所述烟气箱的底部设有冷凝水排出管。
[0011]进一步限定,所述锅筒的内侧底部设有排污管。
[0012]进一步限定,所述内翅片换热管由钢管一、设置于钢管一内壁上的铝合金内翅片一、设置于烟气进口侧的钢管一内壁上的耐热钢挡板及设置于烟气出口侧的钢管一内壁上的金属挡块构成。
[0013]进一步限定,所述内外翅片换热管由钢管二、设置钢管二内壁上的铝合金内翅片二和设置于钢管二外壁上的耐酸性腐蚀外翅片构成。
[0014]进一步限定,所述锅筒前拱形管板和锅筒后拱形管板均由管板平面段、设置于管板平面段外围的管板弧形过渡段及设置于管板弧形过渡段外围的管板环形直段构成。
[0015]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中平面预混水冷燃气燃烧机的应用,使燃烧火焰变短,火焰长度约200mm,可以有效缩短炉胆长度;同时燃烧温度约为1250℃,燃烧产生的烟气中NO
X
<30mg/m3,省去了锅炉尾部的烟气处理设备,减小了锅炉体积,降低了锅炉运行成本;2、本专利技术中高效内翅片换热管的应用,可提高6

8倍的换热系数,使锅炉烟管长度大大缩短,同时减小锅筒长度;3、本专利技术中内外翅片换热管的外翅采用ND钢、内翅采用铝合金,由于ND钢的耐酸腐蚀性强,使换热管的寿命增长,同时可提高换热效率4

5倍,从而大大减小了空气预热器的体积;4、本专利技术中平面预混水冷燃气燃烧机、高效内翅片换热管、内外翅片换热管、拱形管板在燃气锅炉上的应用,简化了锅炉结构,减小了锅炉体积、水容积,缩短了锅炉启动时间,提高了燃气利用效率,可使锅炉排烟温度降至70℃以下;5、本专利技术中锅炉本体与空气预热器进行一体化设计,在锅筒的后部加装锅筒隔板一、锅筒隔板二,代替了常见锅炉本体外部的节能器,使锅炉本体设计为一回程结构,可将锅炉本体排烟温度降至100℃,从而减小了锅筒直径,减小了锅炉钢材消耗;6、本专利技术中两个或多个立式汽水分离器与锅筒一体化设计在燃气锅炉上的应用,减小了锅筒直径,减小了锅炉水容积,缩短了锅炉启动时间,节省了锅炉燃料消耗;7、本专利技术将锅筒、立式汽水分离器与电接点水位计进行一体化设计,提高了电接点水位计的指示长度和准确性;8、本专利技术在高温烟气进口侧的高效内翅片换热管的端部加装耐热钢挡板,圆周距钢管一内壁13

15mm,上下两端的耳片与钢管一内壁焊在一起,可使高效内翅片换热管的进口烟气温度达到1100℃,既可缩短炉胆长度,也可防止铝内翅被烧坏;9、本专利技术在高效内翅片换热管的烟气出口处加装金属挡块,尺寸为5mm
×
5mm
×
10mm,圆周布置2

3块,与钢管一内壁焊在一起,可以防止铝内翅向后移动,保证高效内翅片
换热管的换热效率。
[0016]10、本专利技术中燃气蒸汽锅炉锅筒的前后管板采用拱形管板,避免了锅筒上拉撑的使用,简化了锅炉结构,减少了钢材消耗,提高了锅炉制造效率。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内翅片换热管的横向剖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内翅片换热管的纵向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内翅片换热管的前端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内外翅片换热管的纵向剖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内外翅片换热管的横向剖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锅筒拱形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

燃气管道,2

平面预混水冷燃气燃烧器,3

锅筒前拱形管板,4

炉胆,5

电接点水位计一,6

电接点压力表,7

立式汽水分离器一,8

安全阀一,9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结构燃气蒸汽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炉本体、设置于锅炉本体前端的平面预混水冷燃气燃烧器和设置于锅炉本体后部的空气预热器,其中锅炉本体由锅筒及设置于锅筒前端的锅筒前拱形管板和设置于锅筒后端的锅筒后拱形管板构成,平面预混水冷燃气燃烧器的进气侧连接有燃气管道和热风管道,平面预混水冷燃气燃烧器的出气侧连接有炉胆,炉胆出口连接有密封贯穿炉胆后管板的内翅片换热管,该内翅片换热管另一端密封贯穿锅筒后拱形管板与设置于锅炉本体后端的烟气箱相连通,烟气箱上设有空气预热器,该空气预热器由排烟管道及折弯设置于排烟管道上的内外翅片换热管构成,该内外翅片换热管的进气端为空气进口,内外翅片换热管的出气端与热风管道连通,排烟管道出气端与烟囱连接,邻近锅筒后拱形管板的锅筒底部设有锅炉进水管,锅筒的上部设有立式汽水分离器,该立式汽水分离器的出汽端设有用于输送蒸汽的蒸汽主管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结构燃气蒸汽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筒的顶部设有并列设置的立式汽水分离器一和立式汽水分离器二,立式汽水分离器一的上部设有安全阀一和电接点压力表,立式汽水分离器二的上部设有安全阀二,立式汽水分离器一和立式汽水分离器二的出气端分别通过蒸汽管道与蒸汽主管道连接,立式汽水分离器一上设有电接点水位计一,立式汽水分离器二上设有电接点水位计二。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冷文深刘炳伟高元端祁韬申红涛刘旭曹克源裴渐强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市新能锅炉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