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磨机进料端的新型复合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4270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0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磨机进料端的新型复合密封装置,包括法兰、调节螺栓、端面螺旋迷宫体、楔形环、密封压板、配气管等。楔形环固定在进料管凹槽处,端面螺旋迷宫体通过与楔形环接触配合浮动在进料管上,调节螺栓与固定在进料管的法兰连接、旋转调节螺栓调整端面螺旋迷宫体浮动位置,密封压板通过螺栓与磨机筒体进料口法兰连接,配气管与端面螺旋迷宫体连接,沿周向均匀分布在迷宫槽内;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端面螺旋迷宫密封结构,利用压缩空气作为密封介质,既能保证密封效果,又能解决频繁更换密封件及调整对位问题;同时实现在线调节补偿密封间隙,减少磨机因进料端密封漏料造成停机的次数,提高磨机运转效率。提高磨机运转效率。提高磨机运转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磨机进料端的新型复合密封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矿山磨机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磨机进料端的新型复合密封装置,适用于各类中、大型磨机。

技术介绍

[0002]磨机作为选矿工艺中的重要设备,主要用于对破碎后的矿石进行细磨,因其磨矿效率高,被广泛应用于有色、黑色、化工及建材等各行各业,根据矿石性质分为干磨或湿磨。随着矿山机械的发展,设备逐渐大型化、数字化和清洁化,进而磨机筒体直径、长度等参数也随之加大,对设备的清洁要求越来越高。
[0003]在实际生产中,磨机筒体进料端密封问题是直接影响磨机运转安全、处理量及周围环境卫生的关键指标,矿浆一旦进入轴承座内对轴瓦造成致命损伤。一方面,如果给料小车进料管与磨机筒体进料端的橡胶密封较紧,会加剧橡胶密封的磨损,同时此种密封形式密封效果不好,矿浆会从缝隙中挤出,给料小车调整位置有限,无法保证充分密封,且调整密封需磨机停车,影响运转效率;如果给料小车进料管与磨机筒体进料端的橡胶密封较松,则起不到密封作用;另一方面,磨机安装或检修时,其传统橡胶密封垫通过螺栓固定在磨机筒体上,为保证密封性,需经常拆卸更换,由于备件尺寸大,拆卸困难,且工作环境恶劣,不便于操作,影响磨机运转效率。因此在实际生产中,急需一种安全稳定、密封效果好、可在线调整的新型密封装置来满足大型磨机的运行需求。因此在实际生产中,急需一种安全稳定、密封效果好、可在线调整的新型密封装置来满足大型磨机的运行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磨机进料端的新型复合密封装置,该装置设计端面螺旋迷宫密封结构,利用压缩空气作为密封介质,既能保证密封效果,又能解决频繁更换密封件及安装检修时复杂的调整对位问题;同时实现在线调节补偿密封间隙,减少磨机因进料端密封漏料造成停机的次数,提高磨机运转效率。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磨机进料端的新型复合密封装置,包括法兰、调节螺栓、端面螺旋迷宫体、楔形环、密封压板、配气管等。楔形环固定在进料管凹槽处,端面螺旋迷宫体的内孔通过与楔形环的外圆的楔形面接触配合浮动在进料管上,调节螺栓与固定在进料管的法兰连接并与螺旋迷宫体的一端配合,旋转调节螺栓调整端面螺旋迷宫体浮动位置,密封压板通过螺栓与磨机筒体进料口法兰连接,密封压板随筒体转动,并与端面螺旋迷宫体另一端的螺旋端面配合,配气管与端面螺旋迷宫体连接,沿周向均匀分布在端面螺旋迷宫体的迷宫槽内,从而组成此种密封装置。
[0007]本专利技术中的楔形环、端面螺旋迷宫体、密封压板均为耐磨聚氨酯材质,由于其弹性模量大,在线调节螺旋迷宫体的浮动位置时,可充分保证其与楔形环的密封性,防止矿浆外泄,且端面螺旋迷宫体、密封压板均硫化在基础法兰上,以增加机械强度。
[0008]利用压缩空气作为密封介质,通过连接在端面螺旋迷宫体上的配气管,将压缩空气沿周向均匀送入迷宫槽内。
[0009]端面螺旋迷宫体结构为端面螺旋密封,利用阿基米德等距螺旋原理,对聚氨酯端面部分进行开槽,螺旋旋向与磨机筒体转向一致,使密封气体流动趋势与磨机筒体转向一致,气体可在沟槽中连续、均匀流动,且压力稳定;螺旋始点、终点均置于给料管正上方,且始点为密封气泄漏点,始点断面比螺旋迷宫沟槽断面缩小,便于排出偶发泄露物料,同时减少密封气消耗;螺旋终点密闭,避免物料向外泄漏。
[0010]端面螺旋迷宫体通过与楔形环接触配合浮动在进料管上,保证密封的同时,可进行轴向调整,且不随筒体转动。密封压板随筒体转动,并与端面螺旋迷宫体配合。
[0011]通过转动安装在进料管法兰上的调节螺栓,可调整端面螺旋迷宫体轴向浮动位置,实现在线调节端面螺旋迷宫体和密封压板、楔形环的配合间隙。
[0012]有益效果:
[0013]本专利技术设计端面螺旋迷宫密封结构,利用阿基米德等距螺旋原理,对聚氨酯端面部分进行开槽,螺旋旋向与磨机筒体转向一致,使密封气体流动趋势与磨机筒体转向一致,实现密封气将微量泄漏物带入筒体的目的;气体可在沟槽中连续、均匀流动,且压力稳定;螺旋始点、终点均置于给料管正上方,且始点为密封气泄漏点,始点断面比螺旋迷宫沟槽断面缩小,便于排出偶发泄露物料,同时减少密封气消耗;螺旋终点密闭,避免物料向外泄漏。
[0014]本专利技术利用压缩空气作为密封介质,既能保证密封效果,又能解决频繁更换密封件及安装检修时复杂的调整对位问题;利用气体润滑,可迅速带走端面螺旋迷宫体及密封压板间偶发摩擦产生的热量,以达到减小磨损的目的;同时实现在线调节补偿密封间隙,减少磨机因进料端密封漏料造成停机的次数,提高磨机运转效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专利技术密封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专利技术密封装置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专利技术端面螺旋迷宫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主要部分的符号说明:1

法兰;2

调节螺栓;3—端面螺旋迷宫体;4

楔形环;5

密封压板;6

配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内容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适用于磨机进料端的新型复合密封装置,包括法兰(1)、调节螺栓(2)、端面螺旋迷宫体(3)、楔形环(4)、密封压板(5)、配气管(6);
[0022]楔形环(4)固定在进料管凹槽处,端面螺旋迷宫体(3)的内孔通过与楔形环(4)的外圆的楔形面接触配合浮动在进料管上,调节螺栓(2)与固定在进料管的法兰(1)连接并与螺旋迷宫体(3)的一端配合,旋转调节螺栓(2)调整端面螺旋迷宫体(3)浮动位置,密封压板(5)通过螺栓与磨机筒体进料口法兰连接,密封压板(5)随筒体转动,并与端面螺旋迷宫体
(3)另一端的螺旋端面配合,配气管(6)与端面螺旋迷宫体(3)连接,沿周向均匀分布在端面螺旋迷宫体(3)的迷宫槽内。
[0023]楔形环(4)、端面螺旋迷宫体(3)、密封压板(5)均为耐磨聚氨酯材质,由于其弹性模量大,在线调节螺旋迷宫体(3)的浮动位置时,可充分保证其与楔形环(4)的密封性,防止矿浆外泄,且端面螺旋迷宫体(3)、密封压板(5)均硫化在基础法兰上,以增加机械强度。
[0024]利用压缩空气作为密封介质,通过连接在端面螺旋迷宫体上的配气管(6),将压缩空气沿周向均匀送入迷宫槽内。
[0025]端面螺旋迷宫体(3)结构为端面螺旋密封,利用阿基米德等距螺旋原理,对聚氨酯端面部分进行开槽,螺旋旋向与磨机筒体转向一致,气体可在沟槽中连续、均匀流动,且压力稳定;螺旋始点、终点均置于给料管正上方,且始点为密封气泄漏点,始点断面比螺旋迷宫沟槽断面缩小,便于排出偶发泄露物料,同时减少密封气消耗;螺旋终点密闭,避免物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磨机进料端的新型复合密封装置,包括法兰(1)、调节螺栓(2)、端面螺旋迷宫体(3)、楔形环(4)、密封压板(5)、配气管(6);楔形环(4)固定在进料管凹槽处,端面螺旋迷宫体(3)的内孔通过与楔形环(4)的外圆的楔形面接触配合浮动在进料管上,调节螺栓(2)与固定在进料管的法兰(1)连接并与螺旋迷宫体(3)的一端配合,旋转调节螺栓(2)调整端面螺旋迷宫体(3)浮动位置,密封压板(5)通过螺栓与磨机筒体进料口法兰连接,密封压板(5)随筒体转动,并与端面螺旋迷宫体(3)另一端的螺旋端面配合,配气管(6)与端面螺旋迷宫体(3)连接,沿周向均匀分布在端面螺旋迷宫体(3)的迷宫槽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磨机进料端的新型复合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楔形环(4)、端面螺旋迷宫体(3)、密封压板(5)均为耐磨聚氨酯材质,且端面螺旋迷宫体(3)、密封压板(5)均硫化在基础法兰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磨机进料端的新型复合密封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国辉张尧飞刘聪徐敬元冯兴亮金永新刘佳鹏杨思敏
申请(专利权)人:北方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