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软装定义网络的链路监控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数据加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软装定义网络的链路监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新型服务对网络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传统的网络架构不仅部署新型业务速度慢,网络运行、维护成本也比较高,这就导致传统的网络架构不能很好地适应云等信息系统的发展。为了实现网络架构与新型技术更好地匹配,并降低网络部署、维护的成本,必须对传统网络架构进行革新。北向接口的发展比较缓慢,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导致网络架构中目标路径的匹配度较低。
[0003]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软装定义网络的链路监控方法,以至少解决网络架构中目标路径匹配度较低的技术问题。
[0005]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软件定义网络的链路监控方法,包括:通过负载监控模块从软件定义网络对应的网络拓扑结构中,获取多个交换机的网络信息;通过负载监控模块基于多个交换机的网络信息,确定负载矩阵和地址信息,其中,负载矩阵用于表征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件定义网络的链路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负载监控模块从软件定义网络对应的网络拓扑结构中,获取多个交换机的网络信息;通过所述负载监控模块基于所述多个交换机的网络信息,确定负载矩阵和地址信息,其中,所述负载矩阵用于表征所述多个交换机之间不同链路的流量负载信息,所述地址信息包括:所述多个交换机中的源交换机的源地址,以及目的交换机的目的地址;通过路径优化模块基于所述负载矩阵和所述地址信息,确定所述源交换机和目的交换机之间的目标路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负载监控模块基于所述多个交换机的网络信息,确定负载矩阵和地址信息,包括:基于所述多个交换机的网络信息,生成所述负载矩阵;基于所述负载矩阵中每条链路的利用率,确定所述源地址和所述目的地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多个交换机的网络信息,生成所述负载矩阵,包括:从所述多个交换机的网络信息中,确定所述多个交换机的不同端口的吞吐量信息;基于所述网络拓扑结构和所述吞吐量信息,生成所述负载矩阵。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负载矩阵中每条链路的利用率,确定所述源地址和所述目的地址,包括:基于所述每条链路的利用率,从所述负载矩阵中确定目标链路,其中,所述目标链路的利用率大于预设阈值;从所述目标链路上的至少一个数据流中,确定目标数据流,其中,所述目标数据流的流速大于所述至少一个数据流中的其他数据流;基于所述目标数据流对应的流表项中提取所述源地址和所述目的地址。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日志服务应用数据库中的关联关系,生成应用服务拓扑,其中,所述应用服务拓扑存储了不同服务器之间,不同指标之间的关系;基于不同服务的日志,生成所述应用服务拓扑的数据集合,其中,所述数据集合存储了所述不同服务器之间,所述不同指标之间的监测数据和运行状况;利用分类预测模型对所述数据集合进行分类预测,确定所述数据集合中不同数据的类别;基于所述应用服务拓扑、所述数据集合和所述不同数据的类别,得到所述网络拓扑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分类预测模型对所述数据集合进行分类预测,确定所述数据集合中不同数据的类别,包括:利用朴素贝叶斯分类法对所述数据集合进行分类预测,得到所述不同数据的类别。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路径优化模块基于所述负载矩阵和所述地址信息,确定所述源交换机和目的交换机之间的目标路径,包括:基于所述负载矩阵和所述地址信息,生成所述源交换机和所述目的交换机之间的多条初始局部路径;
确定所述多条初始局部路径中的初始全局路径;对所述多条初始局部路径和所述初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尚贵,方江焕,孙秋翔,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