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明聚合物网络骨架复合凝胶电解质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84254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0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透明聚合物网络骨架复合凝胶电解质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电致变色器件领域,该复合凝胶电解质薄膜包括聚合物网络骨架以及均匀分布于所述聚合物网络骨架中的强极性塑性晶体、混合增塑剂和金属锂盐,聚合物网络骨架由聚合物单体原位热触发交联形成,聚合物单体、强极性塑性晶体、混合增塑剂和金属锂盐的质量比为13~24:8~32:15~33:1。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透明聚合物网络骨架复合凝胶电解质薄膜的制备方法简单、原料易得、易于大规模生产,且具有可见光透明度高、离子电导率高、机械强度良好的特点。机械强度良好的特点。机械强度良好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明聚合物网络骨架复合凝胶电解质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致变色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透明聚合物网络骨架复合凝胶电解质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聚合物电解质由于其良好的机械性能,易实现的高透明度,可作为电致变色器件离子存储层材料应用,但常温下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低,界面阻抗较大,仍需进一步改进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求。研究工作发现,向聚合物基体中加入增塑剂可以有效改善离子电导率低、界面阻抗较大的问题,常用的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等液体增塑剂本身粘度低而极性不够强,虽然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界面阻抗和离子电导率,但削减了聚合物电解质机械性能,不利于成膜。因此,仅仅通过添加适量增塑剂较难将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提升至理想水平,从而满足电致变色器件所需响应速度。
[0003]无机填料丁二腈(SN)是一种强极性小分子塑晶,室温下呈蜡状,相同体积下较液态增塑剂能更进一步改善机械性能。目前主要研究集中在将包含SN的电解液混合液贮存于韧性高的聚合物基底微孔中,协同搭建三维导锂离子通道,如公开号为CN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明聚合物网络骨架复合凝胶电解质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聚合物网络骨架以及均匀分布于所述聚合物网络骨架中的强极性塑性晶体、混合增塑剂和金属锂盐,聚合物网络骨架由聚合物单体原位热触发交联形成,聚合物单体、强极性塑性晶体、混合增塑剂和金属锂盐的质量比为13~24:8~32:15~3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聚合物网络骨架复合凝胶电解质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强极性塑性晶体包括丁二腈;所述的混合增塑剂包括碳酸丙烯酯、碳酸乙烯酯、碳酸二乙酯、碳酸甲乙酯、二甲基甲酰胺、r

丁内酯、聚乙二醇、聚丙二醇、甲酸甲酯、乙酸甲酯、四氢呋喃、1,2

二甲氧基乙烷中的至少两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聚合物网络骨架复合凝胶电解质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合物单体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或甲基丙烯酸丁酯;所述的金属锂盐包括高氯酸锂、六氟磷酸锂、二氟草酸硼酸锂、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六氟砷酸锂、四氟硼酸锂、二草酸硼酸锂、三氟甲基磺酸锂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所述的透明聚合物网络骨架复合凝胶电解质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以聚合物单体、引发剂、交联剂、强极性塑性晶体、混合增塑剂和金属锂盐为原料制备前驱体溶液;(2)将前驱体溶液热交联,得到所述的透明聚合物网络骨架复合凝胶电解质薄膜。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明聚合物网络骨架复合凝胶电解质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聚合物单体重量为100%计,引发剂的加入量为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涌周昼曾宇程子强赵方园孙梦涛韩高荣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浙大新材料与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