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输入端的马达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4163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1 1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输入端的马达驱动电路,包括控制端、与单输入端相接的反相器,以及双输入四输出逻辑解码器,双输入四输出逻辑解码器的输入端包括输入A端和输入B端,输入A端与和输入B端分别为反相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和控制端为第一逻辑门的输入,第一或非门的输出端为输出A端,第三输出端、第四输出端和控制端为第二逻辑门的输入,第二或非门的输出端为输出B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只需要一个反相器,将一个MCU引脚输出转变为两个输入端,控制端只需要高低电平切换,不必单独占用MCU芯片的引脚,设置两个逻辑门,使得控制端的使能信号直接参与输出的逻辑运算,实现马达的刹车、正转、反转功能。反转功能。反转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输入端的马达驱动电路


[0001]本技术属于集成电路
,具体涉及一种单输入端的马达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电子产品功能的不断增加,在集成电路中,越来越多的元器件都需要与MCU芯片通信连接。而MCU芯片的输出端数量有限。现有的马达驱动电路功能框图如图1所示,两输入端分别与MCU芯片的两个引脚相接,在MCU芯片输出资源有限时,该结构限制了一部分产品的应用,特别是在安防监控领域,迫切需要一个仅用一个输入端就能实现上述正转、反转、刹车等全部功能的马达驱动电路,而且在刹车时,消耗的电源电流须尽可能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单输入端的马达驱动电路,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只需要一个反相器,将一个MCU引脚输出转变为两个输入端,控制端只需要高低电平切换,不必单独占用MCU芯片的引脚输出资源,设置两个逻辑门,使得控制端的使能信号直接参与输出的逻辑运算,输出输出A端和输出B端的信号脉冲的高低组合,实现马达的刹车、正转、反转功能。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输入端的马达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端、与单输入端相接的反相器,以及双输入四输出逻辑解码器,所述双输入四输出逻辑解码器的输入端包括输入A端和输入B端,输入A端与和输入B端分别为反相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双输入四输出逻辑解码器包括晶体管Q1、晶体管Q2、晶体管Q3和晶体管Q4;所述晶体管Q1的基极经过电阻R2和电阻R3与输入A端相接,所述晶体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晶体管Q1的集电极为第一输出端;所述晶体管Q2的基极经过电阻R5与输入A端相接,所述晶体管Q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晶体管Q2的集电极为第二输出端;所述晶体管Q3的基极与电阻R8的一端相接,电阻R8的另一端分两路,一路经过电阻R7与输入B端相接,另一路与电阻R9的一端相接,所述晶体管Q3的发射极接地,所述晶体管Q1的集电极为第三输出端;所述晶体管Q4的基极经过电阻R10与电阻R9的另一端相接,所述晶体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晶体管Q1的集电极为第四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和控制端为第一逻辑门的输入,第一或非门的输出端为输出A端,第三输出端、第四输出端和控制端为第二逻辑门的输入,第二或非门的输出端为输出B端。
[0005]上述的一种单输入端的马达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相器包括晶体管Q5和场效应管J1,所述晶体管Q5为NPN型三极管,所述晶体管Q5的基极与电阻R6的一端相接,电阻R6的另一端分两路,一路与输入A端相接,另一路经电阻R4接地,所述晶体管Q5的发射极接地,所述晶体管Q5的集电极与场效应管J1的漏极相接,场效应管J1的栅极接地,场效应管J1的源极与外接电源VCC相接。
[0006]上述的一种单输入端的马达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逻辑门和第二逻辑门均为或非门。
[0007]上述的一种单输入端的马达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晶体管Q6、晶体管Q7和晶体管Q8,所述晶体管Q6的基极与集电极的连接端与输入B端相接,晶体管Q6的发射极与晶体管Q7的基极与集电极的连接端相接,晶体管Q7的发射极与晶体管Q8的基极与集电极的连接端相接,晶体管Q8的发射极接地。
[0008]上述的一种单输入端的马达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MCU芯片,所述控制端与单输入端分别与MCU芯片的引脚相接。
[0009]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0]1、本技术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及使用操作方便。
[0011]2、本技术的马达驱动电路只需要一个反相器,即可实现输入信号在输入A端与和输入B端两点互为反相,将一个MCU引脚输出转变为两个输入端,仅用一个输入端就能实现上述正转、反转、刹车等全部功能,使用效果好。
[0012]3、本技术的控制端只需要高低电平切换,不必单独占用MCU芯片的引脚输出资源,最大限度地节约了MCU芯片引脚的资源。
[0013]4.本技术采用场效应管J1,当场效应管J1的漏极为高电压,由于场效应管J1的栅极接地,因此场效应管J1源极电位高于场效应管J1的栅极电位,此时场效应管J1导通,场效应管J1的最低导通电流可以做到10uA以下,而且在电压升高到一定值,达到夹断电压后就不受外接电源VCC的影响,故刹车时电源消耗的电流很小。
[0014]5、本技术设置两个逻辑门,使得控制端的使能信号直接参与输出的逻辑运算,输出输出A端和输出B端的信号脉冲的高低,实现马达的刹车、正转、反转功能。
[0015]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只需要一个反相器,将一个MCU引脚输出转变为两个输入端,控制端只需要高低电平切换,不必单独占用MCU芯片的引脚输出资源,设置两个逻辑门,使得控制端的使能信号直接参与输出的逻辑运算,输出输出A端和输出B端的信号脉冲的高低组合,实现马达的刹车、正转、反转功能。
[0016]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现有技术中马达驱动电路的电路原理框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及本技术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0022]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23]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
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024]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
……
之上”、“在
……
上方”、“在
……
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输入端的马达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端、与单输入端相接的反相器,以及双输入四输出逻辑解码器,所述双输入四输出逻辑解码器的输入端包括输入A端和输入B端,输入A端与和输入B端分别为反相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双输入四输出逻辑解码器包括晶体管Q1、晶体管Q2、晶体管Q3和晶体管Q4,所述晶体管Q1的基极经过电阻R2和电阻R3与输入A端相接,所述晶体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晶体管Q1的集电极为第一输出端;所述晶体管Q2的基极经过电阻R5与输入A端相接,所述晶体管Q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晶体管Q2的集电极为第二输出端;所述晶体管Q3的基极与电阻R8的一端相接,电阻R8的另一端分两路,一路经过电阻R7与输入B端相接,另一路与电阻R9的一端相接,所述晶体管Q3的发射极接地,所述晶体管Q1的集电极为第三输出端;所述晶体管Q4的基极经过电阻R10与电阻R9的另一端相接,所述晶体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晶体管Q1的集电极为第四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和控制端为第一逻辑门的输入,第一或非门的输出端为输出A端,第三输出端、第四输出端和控制端为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家斌黄绪江章海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能埔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