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层状铸造用防偏心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3776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1 1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创造提供了一种连续层状铸造用防偏心模具,包括模具本体及模具本体前端安装的稳定校直端子;所述模具本体一端设有结晶腔体,另一端设有双金属复合出口,在结晶腔体与双金属复合出口间连通有结晶流道,且结晶流道与结晶腔体同轴布置;所述稳定校直端子包括定位段,定位段一端设有配合段,另一端设有进料段,在稳定校直端子内部设有进料通道;在所述模具本体侧壁上开设有与结晶腔体连通的若干金属液体流槽。本发明专利技术创造结构设计合理,通过稳定校直端子与模具本体配合使用,有效增加了基材通过模具时的稳定性,减小金属液态至半固态直至到固态间的距离,从而有效纠正双金属复合铸造时偏心的问题。合铸造时偏心的问题。合铸造时偏心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层状铸造用防偏心模具


[0001]本专利技术创造属于铸造
,尤其是涉及一种连续层状铸造用防偏心模具。

技术介绍

[0002]层状金属连续铸造法就是指基材料为固体材料,外层金属为液体金属,通过结晶模具将外层高温液态金属包覆与基材表面,实现连续铸造,形成结合界面稳定的双金属复合材料。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外覆金属层在结晶的过程看由于表面材料结晶过程始终处于运动过程中,从而在连续铸造过程中产生表面金属的结晶偏离,造成表面金属的不均匀,外侧金属层出现偏心,影响产品质量和性能,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铸造模具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创造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出一种连续层状铸造用防偏心模具。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连续层状铸造用防偏心模具,包括模具本体及模具本体前端安装的稳定校直端子;所述模具本体一端设有结晶腔体,另一端设有双金属复合出口,在结晶腔体与双金属复合出口间连通有结晶流道,且结晶流道与结晶腔体同轴布置;所述稳定校直端子包括定位段,定位段一端设有配合段,另一端设有进料段,在稳定校直端子内部设有进料通道,该进料通道与结晶流道同轴布置;所述配合段外壁与结晶腔体内壁滑动配合,并且模具本体末端抵住定位段配合面,结晶腔体长度大于配合段长度,使得稳定校直端子安装于模具本体后,在配合段与结晶腔体侧壁间形成结晶流动空间;在所述模具本体侧壁上开设有与结晶腔体连通的若干金属液体流槽。
[0006]进一步,所述金属液体流槽设有4

8个。
[0007]进一步,各金属液体流槽以模具本体轴线为中心均布设置。
[0008]进一步,所述模具本体采用石墨材料或是陶瓷材料制作。
[0009]进一步,所述稳定校直端子采用石墨材料或是陶瓷材料制作。
[0010]进一步,所述结晶腔体内径大于所述配合段外径2

5um。
[0011]进一步,所述结晶流道内径由靠近结晶腔体一侧,向双金属复合出口一侧逐渐减小。
[0012]进一步,所述进料段末端设有外端锥状结构,所述配合段末端设有内端锥状结构。
[0013]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创造具有以下优势:
[0014]本专利技术创造结构设计合理,通过稳定校直端子与模具本体配合使用,有效增加了基材通过模具时的稳定性,减小金属液态至半固态直至到固态间的距离,从而有效纠正双金属复合铸造时偏心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5]构成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创造,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创造中模具本体的结构剖视图;
[0018]图3为图2中模具本体的左视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稳定校直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专利技术创造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2]在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3]在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具体含义。
[0024]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创造。
[0025]一种连续层状铸造用防偏心模具,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模具本体1及模具本体前端安装的稳定校直端子2;所述模具本体一端设有结晶腔体3,另一端设有双金属复合出口4,在结晶腔体与双金属复合出口间连通有结晶流道5,且结晶流道与结晶腔体同轴布置。稳定校直端子与后端本体可以拆分,在实际应用中,允许稳定校直端子随着基材在层状铸造过程中进行转动,从而有效提升模具结构的使用寿命,另外,该校直端子还起到了对基材的校直作用,从而解决由于基材的曲度造成对产品的物理偏心问题。
[0026]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在模具本体远离稳定校直端子的一端外壁设置外螺纹结构14,便于模具本体装配至设备结构上,非常方便装拆更换。在模具本体异于设置外螺纹结构的一端端面上设置有数个卡槽15,以便于工具卡住卡槽进行模具本体的安装和拆卸。
[0027]所述稳定校直端子包括定位段6,定位段一端设有配合段7,另一端设有进料段8,在稳定校直端子内部设有进料通道9,该进料通道与结晶流道同轴布置。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去除连续铸造过程中基材在移动过程中的抖动对偏心的影响,进料通道直径设计为等于
或稍大于基材直径,为了保证精度,其直径偏差范围控制在5

10um之间。
[0028]在所述模具本体侧壁上开设有与结晶腔体连通的若干金属液体流槽10;所述配合段外壁与结晶腔体内壁滑动配合,并且模具本体末端抵住定位段配合面11,结晶腔体长度大于配合段长度,使得稳定校直端子安装于模具本体后,在配合段与结晶腔体侧壁间形成结晶流动空间,稳定校直端子后端的配合段设有内端锥状结构,保证金属溶液进入金属液体流槽后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流动。通常,金属液体流槽设有4

8个。优选的,各金属液体流槽以模具本体轴线为中心均布设置。使外部融化态金属流槽可以进入结晶腔体中,流槽数量及流槽孔径大小需要根据所铸造金属层的厚度以及生产速度来确定,其数量及孔径大小满足以下条件即可:金属流入量体积>金属结晶量(出口量);其中,金属流入量体积=孔径数量*单孔径面积*液态金属流量;金属结晶量=表面金属结晶体积*每秒出炉速度。结晶腔体体积应当确保是产品结晶量的3

8倍,体积太小将会出现使产品表面结晶不完全,体积太大又会使生产效率下降以及偏心度的加大或是模具尺寸加大产生的材料浪费。上述结晶流道内径由靠近结晶腔体一侧,向双金属复合出口一侧逐渐减小,更利于双金属复合产品铸造成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层状铸造用防偏心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本体及模具本体前端安装的稳定校直端子;所述模具本体一端设有结晶腔体,另一端设有双金属复合出口,在结晶腔体与双金属复合出口间连通有结晶流道,且结晶流道与结晶腔体同轴布置;所述稳定校直端子包括定位段,定位段一端设有配合段,另一端设有进料段,在稳定校直端子内部设有进料通道,该进料通道与结晶流道同轴布置;所述配合段外壁与结晶腔体内壁滑动配合,并且模具本体末端抵住定位段配合面,结晶腔体长度大于配合段长度,使得稳定校直端子安装于模具本体后,在配合段与结晶腔体侧壁间形成结晶流动空间;在所述模具本体侧壁上开设有与结晶腔体连通的若干金属液体流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层状铸造用防偏心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液体流槽设有4

8个。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昌恩黄佳荣黄会忠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甸防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