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氨酯胶搅拌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3509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1 1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聚氨酯胶搅拌设备,包括呈筒状的搅拌主体、盖设于搅拌主体的上盖、以及搅拌组件,搅拌组件包括设置于上盖顶部的电机、搅拌轴、弧状刮壁刀,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联轴器,联轴器远离电机的一端固接有搅拌轴,搅拌轴穿过上盖延伸进搅拌主体内部,上盖底部固接有与搅拌轴同心的导引槽,导引槽的内壁在径向上平滑过渡设置有若干凸状轮廓,刮壁刀与搅拌轴间固接有刮刀安装件,刮刀安装件至少具有一中空的外套件、一滑移于外套件的内置件、一设置于内置件与外套件内壁底部的弹性体,刮刀安装件的外套件固接于搅拌轴,刮刀安装件的内置件上固接有抵紧件,抵紧件抵紧于导引槽的内壁。内壁。内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氨酯胶搅拌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聚氨酯胶搅拌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聚氨酯胶是分子链中含有氨酯基和异氰酸酯基的胶水,由于含有强极性的异氰酸酯和氨基甲酸酯基,具有很高的反应性,能够室温固化,因而对金属、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木材、织物、皮革等多种材料都有优良的胶粘性能。聚氨酯胶生产时一般需要借助搅拌设备进行,现有的搅拌设备存在容易使聚氨酯胶粘连在设备内壁的问题,虽然市面上已有一些带有刮壁刀的搅拌设备,但是由于搅拌设备的搅拌轴在转动时,离心力会将刮下来的聚氨酯胶在推到内壁上,因而这部分的聚氨脂胶仍混合得不够充分,也易再粘连到内壁上。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人专门设计了一种聚氨酯胶搅拌设备,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聚氨酯胶搅拌设备,包括呈筒状的搅拌主体、盖设于搅拌主体的上盖、以及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设置于上盖顶部的电机、搅拌轴、弧状刮壁刀,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远离电机的一端固接有所述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穿过上盖延伸进搅拌主体内部,所述上盖底部固接有与搅拌轴同心的导引槽,所述导引槽的内壁在径向上平滑过渡设置有若干凸状轮廓,所述刮壁刀与搅拌轴间固接有刮刀安装件,所述刮刀安装件至少具有一中空的外套件、一滑移于外套件的内置件、一设置于内置件与外套件内壁底部的弹性体,所述外套件固接于搅拌轴,所述刮壁刀固接于内置件远离搅拌轴的一端,所述刮刀安装件的内置件上固接有抵紧件,所述抵紧件远离内置件的一端抵紧滑移于导引槽的内壁;当搅拌轴旋转时,刮壁刀及抵紧件藉由刮刀安装件与搅拌轴同步旋转,且抵紧件于导引槽内经过凸状轮廓时,将带动内置件压缩弹性体将刮壁刀往靠近搅拌轴的方向拉动。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置件的横截面呈方形,所述外套件内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方孔,所述弹性体为压缩弹簧。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置件沿搅拌主体径向的两外侧壁凸出设置有加强条,所述外套件内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配合加强条的容纳槽。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套件长度占搅拌轴轴心至搅拌主体内壁距离的1/3

1/2。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抵紧件包括固接于内置件的安装座、以及固接于安装座远离内置件一端的滚珠,所述滚珠与导引槽的内壁相抵接。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刮刀安装件为气弹簧。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状轮廓对称设置于导引槽内轮廓,其数量为2个或4个。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刮壁刀对称设置有两个,且与搅拌主体内壁的间隔为3

8mm。
[0013]本技术通过设置搅拌轴、刮刀安装件、刮壁刀、导引槽,其中刮刀安装件的外套件固接于搅拌轴,内置件固接有刮壁刀,抵接件固接于内置件,并通过抵接件的滚珠与导引槽的凸状轮廓配合,以使刮壁刀将搅拌主体内壁所凝结聚氨酯胶刮下并送往靠近搅拌轴的方向,使得此部分的聚氨酯胶由于惯性涌进搅拌轴的工作区域,来实现更好的混合。
附图说明
[0014]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15]其中:
[001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搅拌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搅拌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图2中A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导引槽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刮刀安装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标号说明:
[0022]1、搅拌主体;11、进料口;12、出料口;2、上盖;21、导引槽;22、凸状轮廓;3、电机;4、搅拌轴;5、刮壁刀;6、刮刀安装件;61、外套件;62、内置件;63、弹性体;64、抵紧件;641、安装座;642、滚珠。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4]请参阅图1至2,是作为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的一种聚氨酯胶搅拌设备,包括呈筒状的搅拌主体1、盖设于搅拌主体1的上盖2、以及搅拌组件,所述上盖2设置有进料口11,所述搅拌主体1底部设置有出料口12,所述搅拌组件包括设置于上盖2顶部的电机3、搅拌轴4、弧状刮壁刀5(为现有技术),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设置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远离电机3的一端固接有所述搅拌轴4,所述搅拌轴4穿过上盖2延伸进搅拌主体1内部,且沿其长度方向固接有旋转叶片,如图2和4所示,所述上盖2底部往下延伸固接有与搅拌轴4同心的导引槽21,所述导引槽21的内壁在径向上平滑过渡设置有若干凸状轮廓22,如图2、3和5所示,所述刮壁刀5与搅拌轴4间固接有刮刀安装件6,所述刮刀安装件6包括固接于搅拌轴4的基体,且至少具有一中空的外套件61、一滑移于外套件61的内置件62、一设置于内置件62与外套件61内壁底部的弹性体63,所述刮刀安装件6的外套件61通过基体固接于搅拌轴4,所述刮壁刀5如通过焊接或沉头螺丝螺接于内置件62远离搅拌轴4的一端,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内置件62即内置于外套件61,可滑移于外套件61内部并且不会脱出外套件61,具体地如内置件62与外套件61间具有一限位件,详见下文说明。在本实施例中,外套件61、内套、弹性件为一个合件对应一个刮壁刀5,当刮壁刀5数量为2个时,相地应有2套由外套件61、内套、弹性件组成的合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刮壁刀5对称设置有两个以加快刮壁效率,且刮壁刀5
与搅拌主体1内壁的间隔为3

8mm;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刮刀安装件6为气弹簧,需要说明的是当气弹簧水平布置时,其承受竖向力能力较差,因而非最优选方案,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置件62的横截面呈方形,所述外套件61内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方孔,所述弹性体63为压缩弹簧,所述限位件(未示出)例如在内置件62顶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预定长度的腰孔,在外套件61上密封插入一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的杆部落入腰孔,用于防止内置件62脱出外套件61,且不影响内置件62内缩。即用机械结构实现了类似气弹簧的方案,进一步地,所述内置件62沿搅拌主体1径向的两外侧壁凸出设置有加强条,所述外套件61内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配合加强条的容纳槽,且所述外套件61长度占搅拌轴4轴心至搅拌主体1内壁距离的1/3

1/2。因此,在内置件62的横截面呈方形的基础上,通过两侧的加强条,以及外套件61的延伸长度,可以给予内置件62在固定弧形刮壁刀5时提供有力支撑,大大加强了刮刀安装件6在竖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氨酯胶搅拌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筒状的搅拌主体(1)、盖设于搅拌主体(1)的上盖(2)、以及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设置于上盖(2)顶部的电机(3)、搅拌轴(4)、弧状刮壁刀(5),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设置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远离电机(3)的一端固接有所述搅拌轴(4),所述搅拌轴(4)穿过上盖(2)延伸进搅拌主体(1)内部,所述上盖(2)底部固接有与搅拌轴(4)同心的导引槽(21),所述导引槽(21)的内壁在径向上平滑过渡设置有若干凸状轮廓(22),所述刮壁刀(5)与搅拌轴(4)间固接有刮刀安装件(6),所述刮刀安装件(6)至少具有一中空的外套件(61)、一滑移于外套件(61)的内置件(62)、一设置于内置件(62)与外套件(61)内壁底部的弹性体(63),所述外套件(61)固接于搅拌轴(4),所述刮壁刀(5)固接于内置件(62)远离搅拌轴(4)的一端,所述刮刀安装件(6)的内置件(62)上固接有抵紧件(64),所述抵紧件(64)远离内置件(62)的一端抵紧滑移于导引槽(21)的内壁;当搅拌轴(4)旋转时,刮壁刀(5)及抵紧件(64)藉由刮刀安装件(6)与搅拌轴(4)同步旋转,且抵紧件(64)于导引槽(21)内经过凸状轮廓(22)时,将带动内置件(62)压缩弹性体(63)将刮壁刀(5)往靠近搅拌轴(4)的方向拉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建花林敏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艾普施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