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蚁诱杀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3190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1 1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白蚁诱杀器,包括:诱杀筒、第一通槽、护盖、固定机构,所述诱杀筒上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诱杀筒上方连接有护盖,所述护盖上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诱杀筒内放置有木条,所述护盖上设置有防丢机构,且诱杀筒作为连接基础,该白蚁诱杀器,拉动J型杆一端对齐卡槽时,弹簧进行回弹,带动J型杆一端卡合连接在卡槽内进行固定,实现了使用者可以通过固定机构将护盖进行固定,防止在泥土内发生脱落,导致泥土进入诱杀筒内,转动圆形把手带动双向螺纹杆进行转动,双向螺纹杆带动L型块进入卡合腔内将卡杆进行固定,实现了使用者可以通过防丢机构,可以快速寻找到埋藏在泥土内的诱杀筒,节省时间提高效率。节省时间提高效率。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白蚁诱杀器


[0001]本技术涉及白蚁防治
,具体为一种白蚁诱杀器。

技术介绍

[0002]白蚁作为一种害虫,其不但危害房屋建筑,还对埋设与地下的电缆、仓储物资、野外树林以及江河堤坝等产生危害,因此白蚁防治以及灭杀工程也显得尤为迫切。当前防治白蚁主要方法是找巢灭杀法和诱杀法,因为白蚁巢穴具有很强的隐蔽性,难以发现,所以找巢灭杀法实施起来比较困难,现在大多是采用诱杀法,诱杀法大多采用的诱杀器,诱杀器大多都是简单的一个空腔内放入一点引诱物和药物,这种现有技术方案在使用时还存在以下问题,就比如;
[0003]现有的白蚁诱杀器将木条等引诱物放入后,再将护盖闭合上,而护盖并没有固定机构,放置在泥土内,很容易造成护盖脱离,使诱杀筒内造成泥土进入,且现有的白蚁诱杀器在放入泥土内后,需要等待较长的时间取吸引白蚁,久而久之容易导致无法快速寻找到埋藏在泥土中的诱杀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白蚁诱杀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白蚁诱杀器护盖没有固定装置,容易脱落,埋藏在泥土中,无法快速寻找到诱杀器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白蚁诱杀器,包括:诱杀筒、第一通槽、护盖、固定机构;
[0006]所述诱杀筒上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诱杀筒上方连接有护盖,所述护盖上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诱杀筒内放置有木条,所述护盖上设置有防丢机构,且诱杀筒作为连接基础。
[0007]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空腔、弹簧、挡板、J型杆、卡槽和卡块,所述护盖一侧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部上方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下方连接有J型杆,所述J型杆一端贯穿连接在护盖内。
[0008]优选的,所述J型杆一端卡合连接在卡槽内,所述卡槽开设在卡块内,所述卡块连接在诱杀筒一侧。
[0009]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关于诱杀筒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有两组。
[0010]优选的,所述防丢机构包括:放置腔、双向螺纹杆、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圆形把手、L型块、第二通槽、卡合腔、卡杆和反光贴,所述护盖上方内部开设有放置腔,所述放置腔内侧壁上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一端转动连接在放置腔另一内侧壁上。
[0011]优选的,所述双向螺纹杆上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前端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上连接有圆形把手,所述圆形把手一端贯穿连接在护盖内。
[0012]优选的,所述双向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L型块,所述L型块一端贯穿第二通槽卡合连接在卡合腔内,所述第二通槽开设在放置腔上方,所述卡合腔开设在卡杆内,所述卡杆设置在护盖上方。
[0013]优选的,所述卡杆外侧连接有反光贴。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白蚁诱杀器,拉动J型杆一端对齐卡槽时,弹簧进行回弹,带动J型杆一端卡合连接在卡槽内进行固定,实现了使用者可以通过固定机构将护盖进行固定,防止在泥土内发生脱落,导致泥土进入诱杀筒内,转动圆形把手带动双向螺纹杆进行转动,双向螺纹杆带动L型块进入卡合腔内将卡杆进行固定,实现了使用者可以通过防丢机构,可以快速寻找到埋藏在泥土内的诱杀筒,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具体内容如下:
[0015]1.拉动J型杆带动挡板进行移动,挡板带动弹簧进行拉伸受力,当J型杆一端对齐卡槽时,松开J型杆,使弹簧进行回弹,带动J型杆一端卡合连接在卡槽内进行固定,从而达到了防止护盖脱落的作用;
[0016]2.手动转动圆形把手带动第二锥齿轮进行转动,第二锥齿轮带动第一锥齿轮进行转动,第一锥齿轮带动双向螺纹杆进行转动,双向螺纹杆带动L型块进行横向移动,L型块进入卡合腔内将卡杆进行固定,卡杆上设置有反光贴,可以清楚的使使用者发现位置,从而达到了防丢,快速寻找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双向螺纹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A部结构放大图;
[0021]图5为本技术B部结构放大图;
[0022]图6为本技术C部结构放大图;
[0023]图7为本技术D部结构放大图。
[0024]图中:1、诱杀筒;2、第一通槽;3、护盖;4、固定机构;401、空腔;402、弹簧;403、挡板;404、J型杆;405、卡槽;406、卡块;5、木条;6、防丢机构;601、放置腔;602、双向螺纹杆;603、第一锥齿轮;604、第二锥齿轮;605、圆形把手;606、L型块;607、第二通槽;608、卡合腔;609、卡杆;610、反光贴。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请参阅图1

7,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白蚁诱杀器,包括:诱杀筒1、第一通槽2、护盖3、固定机构4;
[0027]诱杀筒1上开设有第一通槽2,诱杀筒1上方连接有护盖3,护盖3上设置有固定机构
4,诱杀筒1内放置有木条5,护盖3上设置有防丢机构6,且诱杀筒1作为连接基础。
[0028]固定机构4包括:空腔401、弹簧402、挡板403、J型杆404、卡槽405和卡块406,护盖3一侧内部开设有空腔401,空腔401内部上方连接有弹簧402,弹簧402一端连接有挡板403,挡板403下方连接有J型杆404,J型杆404一端贯穿连接在护盖3内,J型杆404一端卡合连接在卡槽405内,卡槽405开设在卡块406内,卡块406连接在诱杀筒1一侧,固定机构4关于诱杀筒1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有两组,拉动J型杆404一端对齐卡槽405时,弹簧402进行回弹,带动J型杆404一端卡合连接在卡槽405内进行固定。
[0029]防丢机构6包括:放置腔601、双向螺纹杆602、第一锥齿轮603、第二锥齿轮604、圆形把手605、L型块606、第二通槽607、卡合腔608、卡杆609和反光贴610,护盖3上方内部开设有放置腔601,放置腔601内侧壁上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602,双向螺纹杆602一端转动连接在放置腔601另一内侧壁上,双向螺纹杆602上连接有第一锥齿轮603,第一锥齿轮603前端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604,第二锥齿轮604上连接有圆形把手605,圆形把手605一端贯穿连接在护盖3内,双向螺纹杆602上螺纹连接有L型块606,L型块606一端贯穿第二通槽607卡合连接在卡合腔608内,第二通槽607开设在放置腔601上方,卡合腔608开设在卡杆609内,卡杆609设置在护盖3上方,卡杆609外侧连接有反光贴6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白蚁诱杀器,包括:诱杀筒(1)、第一通槽(2)、护盖(3)、固定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诱杀筒(1)上开设有第一通槽(2),所述诱杀筒(1)上方连接有护盖(3),所述护盖(3)上设置有固定机构(4),所述诱杀筒(1)内放置有木条(5),所述护盖(3)上设置有防丢机构(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蚁诱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4)包括:空腔(401)、弹簧(402)、挡板(403)、J型杆(404)、卡槽(405)和卡块(406),所述护盖(3)一侧内部开设有空腔(401),所述空腔(401)内部上方连接有弹簧(402),所述弹簧(402)一端连接有挡板(403),所述挡板(403)下方连接有J型杆(404),所述J型杆(404)一端贯穿连接在护盖(3)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白蚁诱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J型杆(404)一端卡合连接在卡槽(405)内,所述卡槽(405)开设在卡块(406)内,所述卡块(406)连接在诱杀筒(1)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白蚁诱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4)关于诱杀筒(1)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有两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蚁诱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丢机构(6)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继全席志刚黄海鹏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惠华白蚁防治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