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桃小食心虫越冬代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1641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病虫害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桃小食心虫越冬代的装置,包括诱引层、闷杀层、第一压固件、第二压固件,所述诱引层由平铺层和颈封层组成,所述颈封层缝制在平铺层中的空心圆的周侧,所述闷杀层缝固在诱引层的一侧,所述诱引层、闷杀层的边部周向开设有多个用于插装第一压固件和第二压固件的插装孔,所述第一压固件、第二压固件均由压板、地插杆组成。在第一压固件和第二压固件的压固下,诱引层配合闷杀层起到诱引幼虫结茧、闷杀土内越冬代成虫的作用,以绿色低成本的方式有效降低果园里虫口密度。效降低果园里虫口密度。效降低果园里虫口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桃小食心虫越冬代的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病虫害防治
,具体涉及一种防桃小食心虫越冬代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桃小食心虫又名桃蛀果蛾,北方1年发生l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结冬茧越冬,树干周围1米范围内3~6厘米以上土层中占绝大多数,在堆果场等处亦有部分越冬。越冬幼虫因地区、年份、寄主的不同出土期而有所不同,一般年份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有时延续2个月,雨后土壤含水量达10%以上进入出土高峰,干旱推迟出土。越冬幼虫出土后在土石块或草根旁,1天即可作成夏茧并在其中化蛹,于7月上旬陆续羽化,至9月上旬结束。羽化交尾后2~3天产卵,成虫昼伏夜出,无明显趋光性。卵孵化后多自果实中、下部蛀入果内,不食果皮,为害20~30天后老熟脱果,入土结冬茧越冬。
[0003]每年为了防治桃小食心虫,果农都要打大量农药,农药的使用不仅脏了了种植成本,降低了果品的利润,并且还会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因此,现根据桃小食心虫的生长规律,提出一种防桃小食心虫越冬代的装置,有效降低果园里虫口密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桃小食心虫越冬代的装置,解决传统喷洒农药防治桃小食心虫方式造成的果品种植成本高,存在农药残留污染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防桃小食心虫越冬代的装置,包括诱引层、闷杀层、第一压固件、第二压固件,所述诱引层由平铺层和颈封层组成,所述颈封层缝制在平铺层中的空心圆的周侧,所述闷杀层缝固在诱引层的一侧,所述诱引层、闷杀层的边部周向开设有多个用于插装第一压固件和第二压固件的插装孔,所述第一压固件、第二压固件均由压板、地插杆组成。
[000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第一压固件和第二压固件的压固下,诱引层配合闷杀层起到诱引幼虫结茧、闷杀土内越冬代成虫的作用,以绿色低成本的方式有效降低果园里虫口密度。
[0007]为了有效诱导老熟幼虫在诱引层上结茧;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平铺层为蓬松且柔软的叠环型结构。
[0009]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诱引层可使用瓦楞纸或麻布或仿制草坪制成,从而有效诱导老熟幼虫在诱引层上结茧。
[0010]为了有效闷杀越冬成虫;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闷杀层为边部与诱引层的边部相平齐的柔软的防水面料结构。
[0012]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闷杀层可有效防止下方土壤中的越冬成虫飞出。
[0013]为了有效闷杀越冬成虫;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颈封层为环绕成型的圆筒状结构。
[0015]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颈封层可环绕在树干周侧,在使用麻绳拴固在树干上后避免成虫从土壤中沿树干表面爬出。
[0016]为了有效闷杀越冬成虫;
[00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压固件和第二压固件的结构大小相同,所述地插杆焊接在压板的底部。
[0018]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第一压固件和第二压固件通过插装孔定位,交错插装在土壤中后有效的压覆诱引层、闷杀层的边缘,避免越冬代成虫从土壤与闷杀层的边缘处飞出。
[0019]为了降低第一压固件、第二压固件的成本和重量;
[00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板为内部中空的管状结构。
[0021]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中空的压板重量小且成本低。
[0022]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中诱引层和闷杀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中第一压固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诱引层;11、平铺层;12、颈封层;2、闷杀层;3、插装孔;4、第一压固件;41、压板;42、地插杆;5、第二压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0028]实施例1:
[0029]如图1—3所示:一种防桃小食心虫越冬代的装置,包括诱引层1、闷杀层2、第一压固件4、第二压固件5,所述诱引层1由平铺层11和颈封层12组成,所述颈封层12缝制在平铺层11中的空心圆的周侧,所述闷杀层2缝固在诱引层1的一侧,所述诱引层1、闷杀层2的边部周向开设有多个用于插装第一压固件4和第二压固件5的插装孔3,所述第一压固件4、第二压固件5均由压板41、地插杆42组成,在第一压固件4和第二压固件5的压固下,诱引层1配合闷杀层2起到诱引幼虫结茧、闷杀土内越冬代成虫的作用,以绿色低成本的方式有效降低果园里虫口密度,所述平铺层11为蓬松且柔软的叠环型结构,诱引层1可使用瓦楞纸或麻布或仿制草坪制成,从而有效诱导老熟幼虫在诱引层1上结茧,所述闷杀层2为边部与诱引层1的边部相平齐的柔软的防水面料结构,闷杀层2可有效防止下方土壤中的越冬成虫飞出,所述颈封层12为环绕成型的圆筒状结构,颈封层12可环绕在树干周侧,在使用麻绳拴固在树干上后避免成虫从土壤中沿树干表面爬出,所述第一压固件4和第二压固件5的结构大小相同,所述地插杆42焊接在压板41的底部,第一压固件4和第二压固件5通过插装孔3定位,交错插装在土壤中后有效的压覆诱引层1、闷杀层2的边缘,避免越冬代成虫从土壤与闷杀层2的边缘处飞出,所述压板41为内部中空的管状结构,中空的压板41重量小且成本低。
[0030]本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在秋天的越冬前期,在老熟幼虫入土前,将诱引层1铺在树下,使闷杀层2位于地面与诱引层1之间,使颈封层12环绕树干,树冠投影面积不超出诱引层1的边缘范围,从而引诱老熟幼虫在诱引层1上直接结茧,起到干扰幼虫,诱集幼虫,最后达到集中销毁的目的;在春天的越冬代出土前期,将诱引层1铺在树下,使闷杀层2位于地面与诱引层1之间,使颈封层12环绕树干,树冠投影面积不超出诱引层1的边缘范围,使在土壤中越冬代成虫飞不出来,达到闷死越冬成虫的目的;
[0031]为了防止风力将诱引层1、闷杀层2的边缘吹起影响本装置的防虫作用,以及为了防止土壤中的越冬代成虫从土壤与闷杀层2的边缘处飞出;在铺设好诱引层1后,操作人员将第一压固件4和第二压固件5间隔安装,使地插杆42穿过插装孔3而插入土壤中,使压板41紧压在诱引层1上,通过第一压固件4和第二压固件5的配合安装有效的密封诱引层1、闷杀层2的边部,避免本装置被风吹起,或是有越冬代成虫从土壤与闷杀层2的边缘处飞出。
[003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桃小食心虫越冬代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诱引层(1)、闷杀层(2)、第一压固件(4)、第二压固件(5),所述诱引层(1)由平铺层(11)和颈封层(12)组成,所述颈封层(12)缝制在平铺层(11)中的空心圆的周侧,所述闷杀层(2)缝固在诱引层(1)的一侧,所述诱引层(1)、闷杀层(2)的边部周向开设有多个用于插装第一压固件(4)和第二压固件(5)的插装孔(3),所述第一压固件(4)、第二压固件(5)均由压板(41)、地插杆(42)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桃小食心虫越冬代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铺层(11)为蓬松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眷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省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