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承插式耐火保温一体化风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2698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1 1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承插式耐火保温一体化风管,包括通风管道主体、岩棉保温隔热层、U形耐火顶板、耐火底板和自锁装置,通风管道主体的四个侧壁从远离风管中心的一端向靠近风管中心的一端逐渐收窄,在通风管道主体上设有自锁装置,岩棉保温隔热层包裹于通风管道主体的四个侧壁上,U形耐火顶板倒扣固定于岩棉保温隔热层上,耐火底板通过底板紧固螺钉与U形耐火顶板的两个侧板固定。通过工厂预制组装设计,将钢制风管主体与保温材料、耐火材料有效结合,大大简化了防火风管施工流程,同时风管间采用承插式连接方式,提高风管整体性和长期耐用性;可应用于各类新建或改造通风空调工程,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和产业化前景。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和产业化前景。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和产业化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承插式耐火保温一体化风管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通风管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承插式耐火保温一体化风管。

技术介绍

[0002]《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351

2017中对风管耐火极限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风管防火的常见措施为,在原金属风管外表面填充岩棉层,并采用防火盖板附着表面,对于兼用风管,其保温层还应满足保温隔热及防结露的要求。目前风管防火层的安装一般在现场进行,钢制风管安装完成后外包防火板,因此,现有技术存在施工工艺复杂,周期长,容易引起材料浪费的问题,同时由于施工误差等原因,使风管整体性遭到破坏,降低风管使用寿命。因此,研发一种承插式耐火保温一体化风管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承插式耐火保温一体化风管,该种一体化风管能够在满足各项使用要求的前提下,通过构件预制生产组装,简化施工流程,同时提高风管整体性和长期耐用性。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承插式耐火保温一体化风管,包括通风管道主体、岩棉保温隔热层、U形耐火顶板、耐火底板和自锁装置,所述通风管道主体的四个侧壁从远离风管中心的一端向靠近风管中心的一端逐渐收窄,以此形成一种承插式耐火保温一体化风管的承插接口,在所述通风管道主体上设有自锁装置,所述岩棉保温隔热层包裹于所述钢制通风管道的四个侧壁上,所述U形耐火顶板倒扣固定于所述岩棉保温隔热层上方,所述耐火底板通过底板紧固螺钉与所述U形耐火顶板的两个侧板固定。
[0006]进一步的,在所述通风管道主体尾端的承插接口上、下壁处设有若干个自锁装置,所述自锁装置包括壳体、顶针和压缩弹簧,在所述通风管道主体上与所述自锁装置相对处设有预留孔,在所述壳体内设有压缩顶针,所述顶针上设有弹簧,所述预留孔与顶针相配合。
[0007]如此设置,在两个通风管道主体进行承插式连接时,可使风管承插连接自锁装置内顶针由自锁装置的压缩弹簧准确推入预留孔中,使风管之间自锁固定,避免松脱。
[0008]进一步的,所述顶针头部顶端为圆弧形斜面,所述顶针头部高度是通风管道主体壁厚的2倍,所述顶针尾部直径大于所述预留孔直径2至5mm,所述顶针尾部上设有压缩弹簧。
[0009]如此设置,不仅可有效减少承插连接时风管推入阻力,还避免自锁装置的顶针被压缩弹簧顶入风管内部,造成风管或风机损伤。
[0010]进一步的,所述通风管道主体的四个侧壁从远离风管中心的一端向靠近风管中心的一端收窄2mm。
[0011]进一步的,所述通风管道主体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内壁表面光滑,所述不锈钢材料
厚度为2mm。
[0012]如此设置,能够使风管内壁具有较低的表面摩擦阻力,减少风管内输送空气时造成的动压损失。
[0013]进一步的,所述壳体采用耐候胶固定于所述通风管道主体尾端上、下壁处,并与所述预留孔开孔位置保持一致。
[0014]进一步的,所述预留孔间距在50至100mm,并均匀布置在通风管道主体上。
[0015]如此设置,可使风管之间实现端口间的承插式连接,可防止使用过程中风管之间出现松脱,同时,采用该种承插式连接方式避免了以往风管采用法兰连接时导致的防火层破坏,避免法兰连接穿过岩棉保温隔热层时引起的冷热桥现象,提升风管耐火和保温性能。
[0016]进一步的,在所述通风管道主体顶部设置有L形双拼支吊架,所述L形双拼支吊架由两个L形钢拼接而成,所述L形钢的顶部预留有支吊孔,底部通过铆钉固定于所述通风管道主体顶部壁面。
[0017]如此设置,可避免支吊架直接暴露于高温环境,同时L形双拼支吊架可增强风管横向受力刚度;同时,可增大L形双拼支吊架与钢制通风管道主体接触面积,避免支吊架对钢制通风管道主体因受力不均引起的形变,支吊孔可方便后期现场对风管的安装固定。
[0018]进一步的,在所述耐火底板与所述U形耐火顶板的连接处还设置有L形底板加固件。
[0019]如此设置,能避免底板紧固螺钉固定时受力不均引起的U形耐火顶板侧壁破坏,同时可增强风管纵向受力刚度。
[0020]进一步的,所述岩棉保温隔热层包裹于所述通风管道主体四周并由耐候胶粘连,所述岩棉保温隔热层为无机纤维材料,厚度大于50mm。
[0021]如此设置,可有效降低风管内低温空气与周围环境空气进行热量交换而造成的冷量损失,此外岩棉的高透汽性也可平衡风管不锈钢壁面与防火板之间由于温度骤变产生的湿度变化,降低风管内部结露风险。
[0022]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承插式耐火保温一体化风管具有以下优势:通过工厂预制组装设计,将钢制风管主体与保温材料、耐火材料有效结合,大大简化了防火风管施工流程,同时风管间采用承插式连接方式,提高风管整体性和长期耐用性;可应用于各类新建或改造通风空调工程,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和产业化前景。
附图说明
[0023]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4]图1是本技术一种承插式耐火保温一体化风管的轴侧图;
[0025]图2是本技术一种承插式耐火保温一体化风管的左视图;
[0026]图3是本技术一种承插式耐火保温一体化风管的主视图;
[0027]图4是本技术一种承插式耐火保温一体化风管的俯视图;
[0028]图5是本技术中通风管道主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6是本技术中U形耐火顶板与增厚耐火底板连接方式结构示意图;
[0030]图7是本技术中自锁装置结构示意图;
[0031]图8是本技术中L形双拼支吊架结构示意图;
[0032]图9是本技术自锁装置未锁紧状态示意图;
[0033]图10是本技术自锁装置锁紧状态示意图;
[0034]图11是本技术中自锁装置的顶针示意图。
[0035]附图标记说明:
[0036]1、钢制通风管道主体;2、岩棉保温隔热层;3、U形耐火顶板;4、增厚耐火底板;5、预留孔;6、底板紧固螺钉;7、L形底板加固件;8、L形双拼支吊架;8

1、L形钢;8

2、铆钉;8

3、支吊孔;9、自锁装置;9

1、壳体;9

2、顶针;9

3、压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37]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承插式耐火保温一体化风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通风管道主体、岩棉保温隔热层、U形耐火顶板、耐火底板和自锁装置,所述通风管道主体的四个侧壁从远离风管中心的一端向靠近风管中心的一端逐渐收窄,在所述通风管道主体上设有自锁装置,所述岩棉保温隔热层包裹于所述通风管道主体的四个侧壁上,所述U形耐火顶板倒扣固定于所述岩棉保温隔热层上,所述耐火底板通过底板紧固螺钉与所述U形耐火顶板的两个侧板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承插式耐火保温一体化风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风管道主体尾端的上、下壁处设有若干个自锁装置,所述自锁装置包括壳体、顶针和压缩弹簧,在所述通风管道主体上与所述自锁装置相对处设有预留孔,在所述壳体内设有顶针,所述顶针上设有压缩弹簧,所述预留孔与顶针相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承插式耐火保温一体化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头部顶端为圆弧形斜面,所述顶针头部高度是通风管道主体壁厚的2倍,所述顶针尾部直径大于所述预留孔直径2至5mm,所述顶针尾部上设有压缩弹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承插式耐火保温一体化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道主体的四个侧壁从远离风管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仁杰那艳玲胡琪孙超江崇旭武世强张春雷马振海王泽桂刘光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