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热烧嘴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2624 阅读:3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蓄热烧嘴砖,呈圆柱体结构,圆柱体左端的中心设有主烧嘴枪插入孔,右端的中心设有点火凹孔,点火凹孔与主烧嘴枪插入孔相通;圆柱体左端沿圆心按照半径不同分布有两层孔洞,外层孔洞为二级助燃风孔,内层孔洞为一级助燃风孔,外层孔洞贯穿圆柱体,内层孔洞交错分布在外层孔洞之间,内层孔洞斜插入圆柱体心部与点火凹孔相交;在圆柱体外圆面的两侧分别设有点火枪插入孔和火焰检测插入孔,点火枪插入孔和火焰检测插入孔斜插入圆柱体心部与点火凹孔相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巧妙地构造烧嘴砖中的风孔形状、角度,将参与燃烧的助燃风进行合理分配,显著改善燃料与助燃风间的混合能力,对降低燃烧产物中的氮氧化合物含量具有显著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烧嘴砖,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蓄热烧嘴砖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烧嘴砖是各种工业加热炉的主要部件之一,烧嘴砖原结构一般 为重质耐火砖或重质耐火浇注料结构,部分温度较低的烧嘴采用轻质耐火 砖+轻质绝热材料的保温结构,由于烧嘴砖重量大,安装固定难度大,保 温效果极差,散热损失大,能源浪费严重,外壁温度过高影响工作环境, 而且烧嘴材料的抗热震性能差,在使用中易出现裂纹和剥落,使用效果很 不理想。在铝厂生产中所用的烧嘴砖一般设置在火道中,它不但是炉外加气的 引入口,也是锻烧料产生的挥发份的引入口,同时也是经预热后的助燃空 气的引入口。因此,该位置的结构极为复杂。现有技术中的一般烧嘴砖结构采用多达十几种特异型耐火砖的组合 形式,这不但使大量的特异型砖的制备更烦琐和昂贵,同时也增加了炉子 的砌筑成本和维修难度。因此现有烧嘴砖结构不甚理想。另外,烧嘴砖结构是蓄热式烧嘴的关健技术之一,直接影响烧嘴燃烧 效果,同时合理的结构还有利于延长烧嘴使用寿命。因此,对烧嘴砖结构的技术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蓄热烧嘴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蓄热烧嘴砖,特点是该蓄热烧嘴砖呈圆柱体结构,圆柱体左端的中 心设有主烧嘴枪插入孔,圆柱体右端的中心设有点火凹孔,点火凹孔与主 烧嘴枪插入孔相通;在圆柱体左端,沿圆心按照半径不同分布有两层孔洞, 外层孔洞为二级助燃风孔,内层孔洞为一级助燃风孔,外层孔洞贯穿圆柱 体,内层孔洞交错分布在外层孔洞之间,内层孔洞斜插入圆柱体心部与点 火凹孔相交;在圆柱体外圆面的两侧分别设有点火枪插入孔和火焰检测插 入孔,点火枪插入孔和火焰检测插入孔斜插入圆柱体心部与点火凹孔相 通,点火枪插入孔和火焰检测插入孔与点火凹孔构成封闭的点火区域。进一步地,上述的蓄热烧嘴砖,所述圆柱体结构的蓄热烧嘴砖采用高 铝质耐火材料经模具浇注成型,在高温下烧制而成。更进一步地,上述的蓄热烧嘴砖,所述外层孔洞为方形,共有四个, 在圆周方向呈均匀分布;所述内层孔洞也为方形,共四个,在圆周方向也 呈均匀分布。再进一步地,上述的蓄热烧嘴砖,所述点火枪插入孔和火焰检测插入 孔分别呈不同倾斜角斜插入圆柱体心部与点火凹孔相通。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主要体现在 本专利技术设计新颖,通过巧妙的构造烧嘴砖中的风孔形状、角度,有效 的将参与燃烧的助燃风进行合理分配,显著改善燃料与助燃风间的混合能 力,延长了两者间的混合区域,从而将燃烧火焰中心分散。可见,本专利技术 烧嘴砖对降低燃烧产物中的氮氧化合物含量有显著作用,其制造成本低、 功能卓越,使用方便,产生了极为明显的经济效益,值得在行业内广泛推 广应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图l:本专利技术烧嘴砖的主剖视图; 图2:本专利技术烧嘴砖的左视图; 图3:图2的B-B剖视图。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见下表:<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column></row><table>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图2所示,蓄热烧嘴砖,其外形呈圆柱体结构,圆柱体左端 的中心设有主烧嘴枪插入孔1,圆柱体右端的中心设有点火凹孔2,点火凹孔2与主烧嘴枪插入孔1相通;在圆柱体左端,沿圆心按照半径不同分布有两层孔洞,即内层孔洞3和外层孔洞4,外层孔洞4为二级助燃风孔, 内层孔洞3为一级助燃风孔,外层孔洞4为方形,共有四个,在圆周方向 呈均匀分布,外层孔洞4贯穿圆柱体(图3可见),内层孔洞3交错分布 在外层孔洞4之间(图2可见),内层孔洞3也为方形,共四个,在圆周 方向也呈均匀分布,内层孔洞3斜插入圆柱体心部与点火凹孔2相交;在 圆柱体外圆面的两侧分别设有点火枪插入孔6和火焰检测插入孔5,点火 枪插入孔6和火焰检测插入孔5分别呈不同倾斜角斜插入圆柱体心部与点 火凹孔2相通,点火枪插入孔6和火焰检测插入孔5与点火凹孔2构成封 闭的点火区域。具体制作时,圆柱体结构的蓄热烧嘴砖采用高铝质耐火才才料经模具浇 注成型,在高温下烧制而成。内、外层孔洞数量可根据烧嘴能力确定。本专利技术设计新型的烧嘴砖结构,烧嘴砖的中心一侧设有一个圆孔,烧 嘴主燃料枪由此孔插入;烧嘴砖的中心另一侧设有一个点火凹孔,点火枪孔及火焰检测孔均斜插与此点火凹孔相连,此部分结构构成一个相对封闭 的点火区域,该结构显者改善了点火区域状态,提高了点火成功性。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设计独特、结构新颖,通过巧妙的构造烧嘴砖中的 风孔形状、角度,有效的将参与燃烧的助燃风进行合理分配,显著改善燃 料与助燃风间的混合能力,延长了两者间的混合区域,从而将燃烧火焰中 心分散,因此,本专利技术烧嘴砖对降低燃烧产物中的氮氧化合物含量有显著 作用。制造成本低、功能卓越,使用方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显著,具 有极佳的应用价值。以上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 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专利技术权利 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蓄热烧嘴砖,其特征在于该蓄热烧嘴砖呈圆柱体结构,圆柱体左端的中心设有主烧嘴枪插入孔,圆柱体右端的中心设有点火凹孔,点火凹孔与主烧嘴枪插入孔相通;在圆柱体左端,沿圆心按照半径不同分布有两层孔洞,外层孔洞为二级助燃风孔,内层孔洞为一级助燃风孔,外层孔洞贯穿圆柱体,内层孔洞交错分布在外层孔洞之间,内层孔洞斜插入圆柱体心部与点火凹孔相交;在圆柱体外圆面的两侧分别设有点火枪插入孔和火焰检测插入孔,点火枪插入孔和火焰检测插入孔斜插入圆柱体心部与点火凹孔相通,点火枪插入孔和火焰检测插入孔与点火凹孔构成封闭的点火区域。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烧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体结 构的蓄热烧嘴砖采用高铝质耐火材料经模具浇注成型,在高温下烧制而 成。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烧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孔洞 为方形,共有四个,在圆周方向呈均匀分布;所述内层孔洞也为方形,共 四个,在圆周方向也呈均匀分布。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烧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枪插 入孔和火焰检测插入孔分别呈不同倾斜角斜插入圆柱体心部与点火凹孔 相通。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蓄热烧嘴砖,呈圆柱体结构,圆柱体左端的中心设有主烧嘴枪插入孔,右端的中心设有点火凹孔,点火凹孔与主烧嘴枪插入孔相通;圆柱体左端沿圆心按照半径不同分布有两层孔洞,外层孔洞为二级助燃风孔,内层孔洞为一级助燃风孔,外层孔洞贯穿圆柱体,内层孔洞交错分布在外层孔洞之间,内层孔洞斜插入圆柱体心部与点火凹孔相交;在圆柱体外圆面的两侧分别设有点火枪插入孔和火焰检测插入孔,点火枪插入孔和火焰检测插入孔斜插入圆柱体心部与点火凹孔相通。本专利技术巧妙地构造烧嘴砖中的风孔形状、角度,将参与燃烧的助燃风进行合理分配,显著改善燃料与助燃风间的混合能力,对降低燃烧产物中的氮氧化合物含量具有显著作用。文档编号F23M5/02GK101526224SQ20081002038公开日2009年9月9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4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4日专利技术者席建平, 亮 方, 蒋明根, 陈建林 申请人:苏州博能炉窑科技有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蓄热烧嘴砖,其特征在于:该蓄热烧嘴砖呈圆柱体结构,圆柱体左端的中心设有主烧嘴枪插入孔,圆柱体右端的中心设有点火凹孔,点火凹孔与主烧嘴枪插入孔相通;在圆柱体左端,沿圆心按照半径不同分布有两层孔洞,外层孔洞为二级助燃风孔,内层孔洞为一级助燃风孔,外层孔洞贯穿圆柱体,内层孔洞交错分布在外层孔洞之间,内层孔洞斜插入圆柱体心部与点火凹孔相交;在圆柱体外圆面的两侧分别设有点火枪插入孔和火焰检测插入孔,点火枪插入孔和火焰检测插入孔斜插入圆柱体心部与点火凹孔相通,点火枪插入孔和火焰检测插入孔与点火凹孔构成封闭的点火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席建平陈建林蒋明根方亮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博能炉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