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托槽隐形矫治器预置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2512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1 1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托槽隐形矫治器预置附件,涉及口腔正畸、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领域,包括附件和隐形矫治器,附件的上半部分为类半圆形或半圆形,附件包括外表面和粘接面,粘接面与牙齿粘接,外表面设置有凹槽,隐形矫治器套在牙齿表面,隐形矫治器的一端设置有与凹槽相配合的舌侧连接块,舌侧连接块嵌入凹槽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附件与隐形矫治器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托槽隐形矫治器预置附件


[0001]本技术涉及口腔正畸、无托槽隐形矫治
,具体是一种无托槽隐形矫治器预置附件。

技术介绍

[0002]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因其与传统固定矫治相比,佩戴更加舒适、有更好的美学效果、更易清洁口腔卫生等方面的优势,越来越受年轻人的青睐,并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固定矫治系统。然而,隐形矫治的缺点也是十分明显的,其十分依赖患者配合,同时其膜片材料的性质不能满足对牙齿精确控制的要求。长久以来,正畸医生一直期望正畸过程准确、可控,但隐形矫治的上述缺点使其很难达到这一要求。面对这种情况,近年来许多研究从矫治设计进行改良、过矫治的设计、附件的优化等方面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其中附件的改良为研究热点之一。然而隐形矫治器对所有牙齿控制的平均精确度为50%,证明了隐形矫治仍亟待进一步改善。
[0003]一个典型的隐形矫治中的问题是,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在整体内收上颌前牙时,上颌前牙均表现为舌向倾斜移动与伸长,表现为“过山车效应”。有效的转矩表达是达到最佳治疗效果的前提之一。对于传统固定矫治而言,转矩的表达依靠弓丝与托槽较小的余隙角及弓丝预置的扭转,弓丝的质量、托槽的材料、托槽间距以及牙齿的倾斜程度等均会影响转矩的表达效,而对于隐形矫治而言,若想实现转矩移动,需要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在牙冠形成有效力偶,即在牙龈边缘附近与近牙冠切缘处的反向力。然而,隐形矫治器的热塑成型法决定了其

方材料厚于颈部材料,在拉伸塑性后,矫治器边缘材料更薄,在进行牙齿平行移动时也就更易变形,难以在这一区域内施力,尤其在牙齿转矩移动过程中,矫治器往往会向上抬起,使得矫治器切牙边缘与牙齿不密合,不能产生有效的力偶,从而降低了牙齿转矩移动效率无法产生足够的近龈缘处的矫治力,导致牙齿不受控制地倾斜移动,严重者导致脱轨。基于此设计一种无托槽隐形矫治器预置附件,改变隐形矫治器与牙冠、附件的传统接触关系,改善矫治器对于牙齿转矩、扭转等的控制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托槽隐形矫治器预置附件,附件为辅助矫治力施加到牙齿、实现精确控制牙齿移动的辅助装置,根据用途可分为加强固位型、协助移动型和辅助功能型。一方面,附件的设计尺寸与矫治效率密切相关,附件固位力不足会导致隐形矫治器的局部支抗不足,使矫治目标难以实现;另一方面,附件设计过多或尺寸较大会导致固位力过大,使矫治器难以摘戴,从而导致矫治器变形、附件脱落等情况。目前临床上普遍使用的附件的外形为光滑的平面或凸面,附件与矫治器膜片结合力较小,使牙齿矫正以倾斜移动为主,难于平行移动、扭转、抬高、前牙转矩控制,导致牙齿整体矫治效率较低。目前针对前牙转矩控制而言,常见的附件设计为“转矩嵴”(转矩嵴是轴面上从牙尖顶端伸向牙颈的纵形隆起。尖牙唇面的轴嵴称为唇轴嵴,后牙颊面的轴嵴称为颊
轴嵴,尖牙及后牙舌面的轴嵴称为舌轴嵴),在唇侧牙龈边缘和舌侧切缘的矫治器上添加转矩嵴,以形成一对力偶,使牙根向腭侧移动,然而研究发现,上切牙转矩设计大于10
°
时,隐形矫治的实际转矩表达率在使用转矩嵴时达到51.5%,虽高于椭圆附件41.9%的表达率,但依旧较低。目前隐形矫治器对牙齿控制力不足的问题因其较软的材质无法在牙冠及附件处形成较好的“卡抱”,如针对牙齿的平行移动,应力作用下矫治器变形导致矫治器贴合度不佳,牙冠上应有的力偶并未形成或不足,导致最终的牙齿倾斜移动,所有针对矫治器附件的改良均基于矫治器与牙冠、附件的滑动接触关系的接触上进行,在矫治器材料没有显著改进之前,其改良结果也十分有限。而该附件与现有附件不同,先通过导板把附件粘接于牙冠唇面或舌面,附件与隐形矫治器为

插卡式

关系。佩戴隐形矫治器时,隐形矫治器的边缘插入附件的凹槽内,以此限制隐形矫治器的边缘位置,使得隐形矫治器的变形及贴合度可控,改变了隐形矫治器与牙冠、附件的传统卡抱式接触关系,改善隐形矫治器对于牙齿转矩、扭转等的控制精度。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无托槽隐形矫治器预置附件,包括附件和隐形矫治器,所述附件的上半部分为类半圆形或半圆形,所述附件包括外表面和粘接面,所述粘接面与牙齿粘接,所述外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隐形矫治器套装在牙齿表面,所述隐形矫治器的一端设置有与凹槽相配合的舌侧连接块,所述舌侧连接块嵌入凹槽内部。
[0006]作为优选的,所述附件包括舌侧附件和唇侧附件,所述隐形矫治器的另一端设置有与凹槽相配合的唇侧连接块,所述舌侧连接块、唇侧连接块分别嵌入舌侧附件与唇侧附件的凹槽内部,便于更好的固定隐形矫治器,避免隐形矫治器向下掉落。
[0007]进一步的,先通过导板把附件粘接于牙齿上,导板为初始牙列的热压膜保持器,其边缘分别插入舌侧附件、唇侧附件的凹槽,直至导板与附件插紧,然后将导板套上牙齿,通过树脂将舌侧附件、唇侧附件分别粘接到牙冠表面(分别为牙冠舌面、牙冠唇面),再取下导板,至此附件粘接完成。热压膜保持器具有耐用、弹性强、易清洁及价格低廉的优点。
[0008]进一步的,所述隐形矫治器与牙齿的表面紧密贴合,优化矫治设计的精确表达。
[0009]作为优选的,所述附件选用金属或陶瓷材质制成,以减少附件使用磨耗,提高矫治设计的精确表达。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1、本技术的附件与隐形矫治器为

插卡式

关系,以此限制隐形矫治器的边缘位置,使得隐形矫治器的变形及贴合度可控,改变了隐形矫治器与牙冠、附件的传统接触关系,改善隐形矫治器对于牙齿转矩、扭转等的控制精度。
[0012]2、本技术的舌侧附件、唇侧附件的上半部分为类半圆形或半圆形,能够更好的贴合牙齿,同时选用金属或陶瓷材质制成,以减少附件使用磨耗,提高矫治设计的精确表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附件、牙齿和隐形矫治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舌侧附件、唇侧附件、牙齿和隐形矫治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

舌侧附件、2

凹槽、3

隐形矫治器、4

唇侧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托槽隐形矫治器预置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附件和隐形矫治器(3),所述附件的上半部分为类半圆形或半圆形,所述附件包括外表面和粘接面,所述粘接面与牙齿粘接,所述外表面设置有凹槽(2),所述隐形矫治器(3)套装在牙齿表面,所述隐形矫治器(3)的一端设置有与凹槽(2)相配合的舌侧连接块,所述舌侧连接块嵌入凹槽(2)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托槽隐形矫治器预置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附件包括舌侧附件(1)和唇侧附件(4),所述隐形矫治器(3)的另一端设置有与凹槽(2)相配合的唇侧连接块,所述舌侧连接块、唇侧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晶柳大为毛渤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