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为专利>正文

一种牙套塑形辅助器及塑形牙套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2956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牙套塑形辅助器及塑形牙套组件,包括有托盘本体,所述托盘本体具有与口腔牙齿适配的牙套槽;所述牙套槽为U形,其上端和后端敞口设置;其中:所述牙套槽具有依次连接的外侧壁、底壁、内侧壁;所述内侧壁从两端向中间渐低设置;并且,所述牙套槽对应其中心的两侧分别向内延伸有第一变形缺口、第二变形缺口;所述底壁上沿牙套槽的延伸方向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流水孔,所述外侧壁的中部向前延伸有手捏部。如此,通过设计一种牙套塑形辅助器来承接塑形牙套,其在使用咬合时能够避免塑形牙套部分外溢导致塑形牙套量变少,牙印不精准的问题;同时,通过对内侧壁和手捏部的具体设计,使得其具有取放入口腔更方便、咬合更舒适的优势。舒适的优势。舒适的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牙套塑形辅助器及塑形牙套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牙套塑形辅助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牙套塑形辅助器及塑形牙套组件。

技术介绍

[0002]排列整齐的牙齿除了在外型上较为美观外,也能减少牙齿不必要的磨耗、减少刷牙的死角,或是降低颚关节的负担。而为了将先天排列不佳的牙齿排列整齐,牙套是牙齿矫正不可或缺的重要组件。
[0003]因此,有厂商发展出让使用者自行配戴或卸下的牙套(如隐适美牙套),通过逐次配戴不同形状的牙套来逐渐改变牙齿的位置的方式来进行矫正。但是,现有的牙套成型是通过人手直接拿住牙套(为较软易变形的材料制成)去和牙齿咬合塑形(如CN1107327A一种多功能可塑性牙套),由于牙套的材料特性,牙套在受力过程中,其外侧容易变形或者部分牙套材料往外逸出,导致牙套整体的情况不美观,需要用手辅助填补缺少成型材料的部分;如此不仅麻烦,成型效果也较差。
[0004]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牙套塑形辅助器及塑形牙套组件,其通过设计一种牙套塑形辅助器来承接塑形牙套,其在使用咬合时能够避免塑形牙套部分外溢导致塑形牙套量变少,牙印不精准的问题;同时,通过对内侧壁和手捏部的具体设计,使得其具有取放入口腔更方便、咬合更舒适的优势。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牙套塑形辅助器,包括有托盘本体,所述托盘本体具有与口腔牙齿适配的牙套槽;所述牙套槽为U形,所述牙套槽的上端和后端敞口设置;其中:
[0008]所述牙套槽具有依次连接的外侧壁、底壁、内侧壁;所述内侧壁从两端向中间渐低设置;并且,所述牙套槽对应其中心的两侧分别向内延伸有第一变形缺口、第二变形缺口;
[0009]所述底壁上沿牙套槽的延伸方向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流水孔,所述外侧壁的中部向前延伸有手捏部。
[00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托盘本体为PP料制成。
[00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手捏部为椭圆状。
[00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手捏部的上侧面和/或下侧面设置有用于增大摩擦的防滑凸点。
[00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手捏部的外周缘向外侧延伸有凸环。
[00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手捏部自所述外侧壁的中下部向前一体延伸而成。
[001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侧壁111的中上部向下凹设有弧形凹槽;所述牙套槽对应所述弧形凹槽的下侧设置有第二流水孔。
[001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流水孔为于牙套槽的两侧指向牙套槽中心的箭头状。
[0017]一种塑形牙套组件,包括有塑形牙套和塑形辅助器;所述塑形牙套为可塑形的软胶制成;所述塑形辅助器为前述的一种牙套塑形辅助器。
[001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塑形牙套为EVA材质制成。
[0019]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设计一种牙套塑形辅助器来承接塑形牙套,其在使用咬合时能够避免塑形牙套部分外溢导致塑形牙套量变少,牙印不精准的问题;同时,通过对内侧壁和手捏部的具体设计,使得其具有取放入口腔更方便、咬合更舒适的优势;还有,通过在辅助器上设置有第一流水孔,能够保证在咬合时,口腔液流出辅助器之外,也能够保证后续在辅助器清洁或对塑形牙套用热水软化或用冷水冷却定型时,水分能够及时地排出牙套槽之外。
[0020]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之实施例中托盘本体的立体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之实施例中托盘本体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之实施例中托盘本体另一角度的前视图;
[0026]图6为本技术之实施例中托盘本体另一角度的俯视图。
[0027]附图标识说明:
[0028]10、托盘本体;11、牙套槽;111、外侧壁;112、底壁;113、内侧壁;114、第一变形缺口;115、第二变形缺口;116、第一流水孔;117、弧形凹槽;118、第二流水孔;12、手捏部;121、防滑凸点;122、凸环;20、塑形牙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晰、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
[0030]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31]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32]参照附图1至图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牙套塑形辅助器及塑形牙套组件,包括有托盘本体10,所述托盘本体10具有与口腔牙齿适配的牙套槽11;所述牙套槽11为
U形,所述牙套槽11的上端和后端敞口设置;其中:
[0033]所述牙套槽11具有依次连接的外侧壁111、底壁112、内侧壁113;所述内侧壁113从两端向中间渐低设置;并且,所述牙套槽11对应其中心(位于牙套的中心线的两侧;可见图6中A

A中心线)的两侧分别向内延伸有第一变形缺口114、第二变形缺口115;所述底壁112上沿牙套槽11的延伸方向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流水孔116,所述外侧壁111的中部向前延伸有手捏部12。
[0034]如此,通过设计一种牙套塑形辅助器来承接塑形牙套20,在使用时,将塑形牙套20放置在牙套槽11中,并对塑形牙套20进行软化(一般通过热水软化),此时辅助器对塑形牙套20具有预定型的作用;接着将辅助器伸入口腔内对应上牙(或下牙)咬合,实现塑形牙套20的塑形,其能够避免塑形牙套20与牙齿咬合塑形时,塑形牙套20部分外溢导致塑形牙套20量变少,牙印不精准的问题;而本申请通过在托盘本体10上设置有牙套槽11,当牙套槽11中的牙套20受力挤压变形时,所述牙套20会沿着牙套槽11的延伸方向发生形变(即向牙套槽11的两端散开)。
[0035]同时,通过对内侧壁113和手捏部12的具体设计,使得其具有取放入口腔更方便、与口腔及满口上牙(或下牙)咬合更舒适的优势;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牙套塑形辅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托盘本体,所述托盘本体具有与口腔牙齿适配的牙套槽;所述牙套槽为U形,所述牙套槽的上端和后端敞口设置;其中:所述牙套槽具有依次连接的外侧壁、底壁、内侧壁;所述内侧壁从两端向中间渐低设置;并且,所述牙套槽对应其中心的两侧分别向内延伸有第一变形缺口、第二变形缺口;所述底壁上沿牙套槽的延伸方向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流水孔,所述外侧壁的中部向前延伸有手捏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牙套塑形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本体为PP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牙套塑形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捏部为椭圆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牙套塑形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捏部的上侧面和/或下侧面设置有用于增大摩擦的防滑凸点。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为
申请(专利权)人:曾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