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2189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5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该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基底、发光层和扩散层,发光层包括多个阵列分布的重复单元,每个重复单元包括多个发光单元及多个荧光珠,发光单元和荧光珠设置于基底的一表面,多个发光单元在基底的表面呈非阵列分布且多个发光单元相互间隔设置,发光单元呈棱柱状且侧面发光,发光单元远离基底的表面不发光;荧光珠位于多个发光单元之间和/或发光单元与重复单元的外轮廓之间,荧光珠表面设置有漫反射涂层;扩散层设置于发光层远离基底的一侧,扩散层覆盖多个重复单元。通过上述设置,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的发光单元发光面积不足、发光不均的问题。光不均的问题。光不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显示
,特别是涉及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HDR显示的液晶显示装置通常采用直下式背光模组,在背光模组中使用微型(mini/micro)LED呈现矩阵式排列,通过local dimming(区域调光)方式实现超高对比度/亮度的显示动态效果。
[0003]然而,现有技术由于LED呈矩阵式排列,并且LED大部分是顶发光结构,矩阵列光会形成明暗间隔的网格,导致发光不均,发光面积不足,更会产生矩阵式分布的亮点,影响视觉效果。现有技术通常在背光模组出光面上覆盖高雾度的扩散膜以实现对光的扩散,来弱化这种明暗差异,但是扩散的效果不佳,明暗差异仍不能有效解决,且高雾度的扩散膜还会大幅度降低显示亮度;同时,现有的侧发光式LED也存在矩阵式亮暗分布不均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主要提供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的LED发光面积不足、发光不均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用于为显示面板提供背光,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发光层,包括多个阵列分布的重复单元;每个所述重复单元包括多个发光单元及多个荧光珠,所述发光单元和所述荧光珠设置于所述基底的一表面;多个所述发光单元在所述基底的所述表面呈非阵列分布且多个所述发光单元相互间隔设置;所述发光单元呈棱柱状且侧面发光,所述发光单元远离所述基底的表面不发光;所述荧光珠位于多个所述发光单元之间和/或所述发光单元与所述重复单元的外轮廓之间;所述荧光珠表面设置有漫反射涂层;扩散层,设置于所述发光层远离所述基底的一侧;所述扩散层覆盖多个所述重复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的每个侧面均设置有一个LED元件,相邻两个侧面的所述LED元件的颜色不同,沿着所述发光单元的周向,所述LED元件的颜色按红、绿、蓝的顺序依次分布;或相邻两个侧面的所述LED元件的颜色相同,所述LED元件的颜色均为白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珠包括第一荧光珠,所述第一荧光珠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发光单元之间,且与相邻的两个所述发光单元的距离相等;所述第一荧光珠包括透明基质和所述漫反射涂层,所述漫反射涂层设置于所述透明基质的表面;和/或所述荧光珠包括第二荧光珠,所述第二荧光珠位于所述重复单元的外轮廓与所述发光单元之间;所述第二荧光珠包括透明基质、荧光材料和所述漫反射涂层,所述荧光材料设置于所述透明基质内部;相邻两个侧面的所述LED元件的颜色不同,所述第二荧光珠对应于所述发光单元的相邻两个侧面的连接位置设置,所述荧光材料的颜色与所述第二荧光珠对应的两个所述侧面的所述LED元件的颜色不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远离所述基底的表面设置有填充层,所述填充层的材料为散热材料或反光材料;所述荧光珠的形状呈半球形或圆柱形;所述扩散层的雾度为15%

2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复单元为中心对称图形;所述重复单元包括一个第一发光单元、多个第二发光单元和多个第三发光单元;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位于所述重复单元的中心位置处;多个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呈十字型分布,且多个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关于所述重复单元的中心对称设置;多个所述第三发光单元呈X型分布,且多个所述第三发光单元关于所述重复单元的中心对称设置;或所述重复单元仅包括多个第二发光单元和多个第三发光单元,多个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呈十字型分布,且多个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关于所述重复单元的中心对称设置;多个所述第三发光单元呈X型分布,且多个所述第三发光单元关于所述重复单元的中心对称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复单元的外轮廓形状为正方形;所述重复单元包括一个第一发光单元、四个第二发光单元和四个第三发光单元;所述第一发光单元、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三发光单元的横截面形状均为正方形,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三发光单元的尺寸相等,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尺寸;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两条对角线分别与所述重复单元的两条中位线重合;四个所述第
二发光单元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重复单元的四条侧边靠近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一侧且位于所述重复单元的中位线上,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两条中位线分别对应平行于所述重复单元的两条相交的侧边;四个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培魏光平郭秋月袁海江
申请(专利权)人: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