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极、电极体以及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1923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52
根据本公开,提供一种控制了集电箔露出部的倾斜的正极。本公开的正极具备:正极集电箔;正极活性物质层,其形成于该正极集电箔的两面;以及第1保护层,其形成为在上述正极集电箔的一侧的表面与上述正极活性物质层邻接。上述正极集电箔在至少一侧的端部具有上述正极集电箔露出而成的正极集电箔露出部,上述第1保护层位于上述正极集电箔露出部与上述正极活性物质层之间,上述第1保护层具有倾斜部,该倾斜部形成为厚度从上述正极活性物质层所在的一侧朝向上述正极集电箔露出部所在的一侧变小。上述倾斜部形成为:上述倾斜部的相对于上述正极集电箔的表面的角度恒定或者朝向上述正极集电箔露出部所在的一侧变小。正极集电箔露出部所在的一侧变小。正极集电箔露出部所在的一侧变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正极、电极体以及电池


[0001]本公开涉及正极、电极体以及电池。

技术介绍

[0002]电池所使用的电极体例如构成为隔着隔板而层叠有片状的正极和片状的负极。典型地,正极以及负极具有金属制的集电箔、和设置于该集电箔上的活性物质层。在正极以及负极的端部设置有集电箔露出部,在正极以及负极分别汇集层叠的多个集电箔露出部并进行焊接。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具有从集电箔的一边突出的形状的接头作为集电箔露出部的电极,在层叠有该电极而成的电极组装体中,公开了一种沿着层叠方向聚集层叠了的多个接头并进行焊接的技术。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一项使用胶带来聚集集电接头的技术。
[0003]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17-4846号公报
[0004]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19-207794号公报
[0005]然而,集电箔露出部(例如集电接头)是薄的金属箔露出的部分,因而在电极(正极以及负极)的输送时以及加工时(例如集电箔露出部的焊接时),存在容易产生褶皱、弯曲、破损等的趋势。本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其中一个因素是集电箔露出部的倾斜方向的偏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因此,本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控制了集电箔露出部的倾斜的正极。另外,其他目的在于提供具备该正极的电极体以及具备该电极体的电池。
[0007]本专利技术人为了抑制集电箔露出部的倾斜而关注了设置于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正极集电箔露出部侧的保护层。正极所具备的保护层一般具有防止正极与负极的短路等功能。本专利技术人为了使上述保护层具有附加功能而对该保护层的形状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而完成了本技术。
[0008]这里公开的正极具备:正极集电箔;正极活性物质层,其形成于所述正极集电箔的两面;以及第1保护层,其形成为在所述正极集电箔的一侧的表面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邻接。所述正极集电箔在至少一侧的端部具有所述正极集电箔露出而成的正极集电箔露出部,所述第1保护层位于所述正极集电箔露出部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之间,所述第1保护层具有倾斜部,该倾斜部形成为厚度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所在的一侧朝向所述正极集电箔露出部所在的一侧变小,并且所述倾斜部形成为:所述倾斜部的相对于所述正极集电箔的表面的角度恒定或者朝向所述正极集电箔露出部所在的一侧变小。
[0009]在上述正极中,第1保护层具有相对于正极集电箔的表面的角度恒定或者朝向上述正极集电箔露出部侧变小的那样的倾斜部。上述结构源于第1保护层形成用膏涂布于正极集电箔的表面时的形状。若使具有上述形状的第1保护层形成用膏干燥,则涂布于上述倾斜部的正极集电箔露出部侧的位置的第1保护层形成用膏作用有朝向涂布的该膏的厚度更大的方向(正极活性物质层侧)收缩的力。此时,该膏收缩的力的方向相对于正极集电箔的
表面成为锐角。因此,在涂覆了的第1保护层形成用膏干燥时,产生正极集电箔露出部被向锐角方向拉伸的力。由此,能够使正极集电箔露出部向形成有第1保护层的表面侧倾斜,因而能够控制正极集电箔露出部的倾斜方向。
[0010]在这里公开的正极的一个方式中,在上述正极集电箔的与形成有上述第1保护层的表面相反一侧的表面,在上述正极活性物质层与上述正极集电箔露出部之间还形成有第2保护层,上述第1保护层的上述倾斜部处的平均厚度大于上述第2保护层的与上述倾斜部的位置对应的部位的平均厚度。由此,与第2保护层相比,向第1保护层侧倾斜的力更大,能够适宜地容易控制正极集电箔露出部的倾斜方向。
[0011]在这里公开的正极的一个方式中,在上述第1保护层的沿着上述倾斜部的倾斜方向的剖面中,上述倾斜部处的上述第1保护层的最大厚度T
max
比上述倾斜部处的上述第1保护层的最小厚度T
min
大2倍以上。上述最大厚度T
max
与上述最小厚度T
min
的差越大,则在使涂布的第1保护层形成用膏干燥时,最小厚度T
min
处的膏收缩的力的相对于正极集电箔的表面的角度越大,能够使正极集电箔露出部更容易倾斜。
[0012]另外,根据本公开,提供具备这里所公开的正极和负极的电极体。在上述的电极体中,能够将正极集电箔露出部调整为任意的方向,因而可减少用于汇集正极集电箔露出部的负荷,能够防止褶皱、破损的产生。
[0013]另外,根据本公开,提供具备这里所公开的电极的电池。在上述的电池中,防止正极集电箔露出部的褶皱、破损,因而能够提高电池的品质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的结构的剖视图。
[0015]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的电极体的结构的分解图。
[0016]图3A是示意性地表示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正极的第1保护层形成用膏涂布后且干燥前的正极集电箔露出部附近的结构的示意图。
[0017]图3B是示意性地表示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正极的正极集电箔露出部附近的结构的示意图。
[0018]图4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正极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0019]图5是表示具备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正极的卷绕电极体的层叠面的剖视图。
[0020]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极体的结构的分解图。
[0021]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第1变形例所涉及的正极的结构的图3A对应图。
[0022]图8是示意性地表示第2变形例所涉及的正极的结构的图3A对应图。
[0023]图9是示意性地表示第3变形例所涉及的正极的结构的图3A对应图。
[0024]附图标记的说明:
[0025]20

电极体;30

电池壳体;36

安全阀;42

正极端子;42a

正极集电板;44

负极端子;44a

负极集电板;50

正极;52

正极集电箔;52a

正极集电箔露出部;54

正极活性物质层;56

第1保护层;56a

倾斜部;56b

倾斜引导部;56c

平坦部;58

第2保护层;60

负极;62

负极集电箔;62a

负极集电箔露出部;64

负极活性物质层;70

隔板;100

电池;200

模头;210

活性物质层形成用膏排出口;220

保护层形成用膏排出口;230

分隔壁。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对这里公开的技术详细地进行说明。在本说明书中特别提及的事项以外的事态中的实施所需的事态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极,具备:正极集电箔;正极活性物质层,其形成于所述正极集电箔的两面;以及第1保护层,其形成为在所述正极集电箔的一侧的表面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邻接,所述正极的特征在于,所述正极集电箔在至少一侧的端部具有所述正极集电箔露出而成的正极集电箔露出部,所述第1保护层位于所述正极集电箔露出部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之间,所述第1保护层具有倾斜部,该倾斜部形成为厚度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所在的一侧朝向所述正极集电箔露出部所在的一侧变小,并且所述倾斜部形成为:所述倾斜部的相对于所述正极集电箔的表面的角度恒定或者朝向所述正极集电箔露出部所在的一侧变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正极集电箔的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河合秀将太田圭祐前田和宏中井晴也野中太贵
申请(专利权)人:泰星能源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