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子迁移管及离子迁移谱仪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但不限于离子迁移
,尤其涉及一种离子迁移管及离子迁移谱仪。
技术介绍
[0002]迁移时间离子迁移谱是一种类似飞行时间质谱的脉冲离子团分离与检测技术。当前离子迁移技术主要是封闭式的高场迁移管,即离子迁移谱仪器的气路分内循环气路和外循环气路。内外循环气路由一层防水透气膜隔离,外循环的水分子不进入到内循环,保证内循环气路的干燥。同时,外循环的气体吹到防水透气膜上,气体分子可以有一部分经过防水透气膜渗透进入内循环。因为防水透气膜的阻隔,实际能进入内循环被检测到的气体分子很少,经试验测试防水透气膜的渗透效率只有1%到10%,这严重减低了离子迁移的检测灵敏度。
[0003]另外当前离子迁移谱仪对材料的洁净度要求很高,制造工艺复杂。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开放式的离子迁移管,该开放式的离子迁移管技术不需要防水透气膜,不需要干燥管等复杂组件,降低了离子迁移技术的复杂性、提高了检测灵敏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子迁移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电极板(33)和第二电极板(34)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电极板(33)和所述第二电极板(34)之间的绝缘体(35),所述绝缘体(35)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35a)和第二表面(35b),所述绝缘体(35)的中部具有贯穿所述第一表面(35a)和所述第二表面(35b)的空腔(351),所述第一表面(35a)与所述第一电极板(33)固定且密封连接,所述第二表面(35b)与所述第二电极板(34)固定且密封连接;所述第一电极板(33)朝向所述空腔(351)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一组电极,所述第二电极板(34)朝向所述空腔(351)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二组电极,所述第一组电极和所述第二组电极分别包括沿离子迁移方向依次间隔排布的多个电极,所述第一组电极中的每个电极与所述第二组电极中的每个电极一一对应设置以构成多个电极对;其中,在所述绝缘体(35)的厚度方向上,所述多个电极对的投影位于所述空腔(351)的投影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迁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电极对包括第一电极对(100)和多个第二电极对(200);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对(100)和所述多个第二电极对(200)沿所述离子迁移方向依次排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子迁移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绝缘体(35)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一电极对(100)的投影覆盖所述离子迁移管(29)的入口,并且所述第一电极对的(100)靠近所述离子迁移管(29)的入口的一个电极上设置有通孔(401),以将所述离子迁移管(29)的入口与所述空腔(351)相连通;其中,第一电极对(100)为等势体电极对,用于对经由所述通孔(401)进入至所述离子迁移管(29)内的带电离子簇进行缓冲。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子迁移管,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电极对(200)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电极板(33)上的第一电极和位于所述第二电极板(34)上的第二电极,在所述绝缘体(35)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投影完全交叠,以形成垂直电场;其中,所述第一电极作为产生电场的发射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作为检测所述带电离子簇电荷的电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子迁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二电极对(200)中的每一个所述发射电极对上被施加的电压幅值彼此互不相同。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子迁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二电极对(200)中的每一个所述发射电极的截面宽度彼此互不相同。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子迁移管,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兴志,陈君,黄启勇,兰江,蔡庸军,李明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重工安谱湖北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