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独立导热支路且保持回热能力的电卡制冷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制冷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具有独立导热支路且保持回热能力的电卡制冷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单套电卡制冷系统,需要交替进行电场施加与撤去过程,并配合材料交替与热汇与热沉接触完成制冷循环,属于间歇式制冷而非连续性制冷,例如RujunMa,etal.Science,357(2017)1130
‑
1134(Highlyefficientelectrocaloriccoolingwithelectrostaticactuation),因而在使用方面受到很大限制。现有电卡制冷系统中热流体和冷流体在同一支路中循环,这有可能会造成大量的冷量损失的同时,现有基于固态电卡效应的空调系统大多未采用回热过程,即是没有通过合适的电场和流体运动的相位调配,使即将撤去电压的电卡材料被从制冷换热器出来的冷流体预冷之后再在电卡制冷效应的影响下进一步降温;也包括没有使即将施加电压的电卡材料被从制热换热器出来的热流体预热之后再在电卡制热效应的影响下进一步升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独立导热支路且保持回热能力的电卡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电卡制冷装置、流体驱动装置、冷凝器和蒸发器,其中:流体驱动装置和冷凝器依次设置于第一和第二电卡装置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一输入端之间,蒸发器设置于第一和第二电卡装置的第二输出端和第二输入端之间,两个电卡制冷装置交替施加与撤去电场,使得蒸发器持续制冷的同时热量通过冷凝器释放到外界;所述的流体驱动装置和冷凝器具体设置于第一公用段,即两个电卡制冷装置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之间;蒸发器具体设置于第二公用段,即控制模块与两个电卡制冷装置的输入端之间;第一电卡制冷装置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一公用段之间为第一支路,第二电卡制冷装置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一公用段之间为第二支路,第一电卡制冷装置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二公用段之间为第三支路,第二电卡制冷装置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二公用段之间为第四支路;所述的独立导热支路是指:当第一电卡制冷装置处于电场施加过程而第二电卡制冷装置处于电场撤去过程时,第一支路为制热支路而第四支路为制冷支路;当第一电卡制冷装置处于电场撤去过程而第二电卡制冷装置处于电场施加过程时,第二支路为制热支路而第三支路为制冷支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独立导热支路且保持回热能力的电卡制冷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电卡制冷装置包括:电卡材料、电极和用于实现电卡材料加电场和撤电场的导线,通过作用于电卡制冷装置的外加电场改变电卡材料的极化熵来实现制冷效果;所述的两个电卡制冷装置的侧面均包裹有绝热层,电卡制冷装置的两端设有用于控制工作流体在其中流通或者静置的挡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独立导热支路且保持回热能力的电卡制冷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电卡制冷系统,进一步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小石,李强,韩东霖,张楹婧,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