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编夹泥墙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81851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50
本申请涉及一种竹编夹泥墙及施工方法,涉及墙体材料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竹编夹泥墙的使用寿命过短的问题,其包括以下步骤:S1、竹篾加工;S2、画线定位并开设导孔;S3、编织横向篾条,打入梭钎;S4、编织竖向篾条;S5、竹篾墙三防处理;S6、竹篾墙抹灰层施工;S7、竹篾墙面层挂涂月白灰;S8、月白灰面层喷涂固化剂。本申请具有提升竹编夹泥墙的结构质量,增加竹编夹泥墙使用寿命的效果。用寿命的效果。用寿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竹编夹泥墙及施工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墙体材料
,尤其是涉及一种竹编夹泥墙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竹编夹泥墙是四川地区一种典型的竹材构筑方式,竹编墙具有较好的韧性、不易开裂,自重轻抗震性能好;建造成本低、取材容易;在竹篾墙片上敷抹泥灰后,增加了保温隔热的功效;适用当地气候特点具有透气吸潮的功能。
[0003]重庆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丰沛,日照时间短,常年处于湿热环境。此类型气候地区环境的湿度和温度适宜木腐菌等微生物滋生繁殖和蚁虫生存,导致竹编夹泥墙骨架受木腐菌侵害、蚁虫蛀蚀后强度逐渐降低,整体结构破坏,直至失去全部承载能力;传统竹编夹泥墙木骨架材料未经防火处理,在消防安全方面存在诸多隐患。
[0004]由于竹木骨架与泥层随环境温湿度变化收缩膨胀不一致,长期以来受各种自然环境(长期处于潮湿环境、毛细水侵蚀)和人为使用损坏(撞击)的影响,骨架与泥层整体性破坏,之间连接逐渐减弱,泥层开裂、空鼓、脱落、墙面起鼓,由此导致结构破坏引发墙体整体性开裂、倾斜、脱落、垮塌等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升竹编夹泥墙的结构质量,增加竹编夹泥墙的使用寿命。
[0006]本申请提供一种竹编夹泥墙。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竹编夹泥墙,包括中空的木框;木框内设置有竹篾墙,竹篾墙包括多条水平设置的横向篾条和多条竖直设置的竖向篾条,所述横向篾条和竖向篾条两端固定连接于木框内壁,所述竖向篾条设置有相平行的两排,同一排的相邻竖向篾条相抵紧且弧口的朝向相平行且反向;抹灰层,所述抹灰层涂抹在篾条表面;月白灰层,所述月白灰层使用月白灰涂抹在抹灰层外部形成。
[0007]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双层竖向篾条制成的竹篾墙具有更强的结构承载力和保温性,且抹灰层对竹篾墙进行固化,加强了墙体的整体抗裂性,降低了潮气入侵引起的墙体损害,进而提升了竹篾墙的强度和质量,延长竹篾墙的使用寿命。
[0008]本申请还提供用于一种竹编夹泥墙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竹篾加工:将圆竹加工成竹篾,并裁剪至适应尺寸;S2、画线定位并开设导孔:在木框内侧壁绘制竹销榫和梭钎的点位,并开设导孔,将竹销榫固定在木框上、下内侧壁的导孔内;S3、编织横向篾条,打入梭钎:将横向篾条两端分别与木框左、右两侧抵接,并将梭钎固定在木框左、右内侧壁的导孔内;S4、编织竖向篾条:将竖向篾条的两端分别与木框上、下内侧壁抵接,并将篾片挤
压紧密形成竹篾墙,相邻的竖向篾条朝向相反;S5、竹篾墙三防处理:对竹篾墙进行防虫、防腐和防火处理;S6、竹篾墙抹灰层施工:对竹篾墙表面进行抹灰工作,最后对面层进行抹光收面;S7、竹篾墙面层挂涂月白灰;S8、所述月白灰面层喷涂有固化剂。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向篾条对竹销榫起到固定作用,同时对竹骨架形成横向约束,降低墙体顶部纵向篾条在轴力和弯矩的共同作用下出现压弯破坏的可能。且在竹篾墙表面喷涂固化剂,能加强墙体的抗裂强度,从而提升竹篾墙的正常使用寿命。
[0010]作为优选,所述S1还包括:在竹篾加工前需对材料进行选取,选取三年生长期的老黄竹且直径≥60mm;竹篾加工完成后,待水分蒸发至60%

80%后进行编织作业。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年生长期的老黄竹材料组织密实、质地坚硬,在墙体内的抗拉能力更强,不易折断,且保存部分水分老黄竹不易折断,抗弯能力更强。
[0012]作为优选,所述S2还包括:开设导孔的深度在10

20mm,同时竹销榫打入导孔内需保持竖直。
[0013]作为优选,所述S5还包括:A1、防虫处理:通过喷雾器对竹篾墙喷撒防虫剂,防虫剂间断喷撒两遍;A2、防腐处理:待防虫剂干燥后,对竹篾墙间断喷撒防腐剂三遍;A3、防火处理:对竹篾墙间断喷撒两道阻燃剂。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竹篾墙进行喷撒防虫剂和防腐剂,降低了木材出现腐蚀或者虫蚁蛀蚀造成的墙体结构破坏的概率,且阻燃剂能提高竹篾墙的防火性能,克服了木材易燃的缺点,解决了木结构建筑的消防隐患问题。
[0015]作为优选,喷撒药液时需将药液充分湿润竹篾,且间隔喷撒时需竹篾干燥后进行。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药液充分浸透至竹篾内,从而增强药液对竹篾的效果,且待竹篾上的药液渗透干燥之后,再进行下一遍的涂抹,能进一步增强药液的效果。
[0017]作为优选,所述S6还包括:B1、基层处理:将竹篾墙表面清理干净,待竹篾墙表面的试剂干燥后,即可进行验收施工;B2、砂浆拌制:在拌和砂浆时加入成品纸筋;B3、抹灰施工:在竹篾墙上均匀涂抹砂浆,并将按压砂浆挤入竹篾间隙内,然后在砂浆面上贴合波纤网布,并将砂浆面涂抹齐平;B4、施工养护:水泥砂浆抹灰层施工完成,及时进行养护,砂浆强度达到50

75%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掺入纸筋的水泥砂浆代替传统黄泥,以及在墙面铺设的波纤网布能增强墙体抗裂性能,降低雨水及潮气入侵引起的墙体发霉腐朽,使得墙体表层及内部细微松散处粘结密实,提高墙体保温性能、整体强度和与骨架的粘接强度。
[0019]作为优选,所述S7中的月白灰包括:10份白灰浆和1份青灰浆,并渗入麻刀5%、谷壳3%、草木灰1%、桐油3%而成。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月白灰中渗入麻刀5%、谷壳3%、草木灰1%、桐油3%等低价天然环保材料,加强了灰浆连接强度和稠度,降低面层出现裂缝的可能。
[0021]作为优选,所述月白灰挂涂在砂浆面层,挂涂次数为两遍,且在挂涂过程应竖刮,月白灰干燥后进行磨砂处理。
[0022]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双层竖向篾条制成的竹篾墙具有更强的结构承载力和保温性,且抹灰层对竹篾墙进行固化,加强了墙体的整体抗裂性,降低了潮气入侵引起的墙体损害,进而提升了竹篾墙的强度和质量,延长竹篾墙的使用寿命;2.横向篾条对竹销榫起到固定作用,同时对竹骨架形成横向约束,降低墙体顶部纵向篾条在轴力和弯矩的共同作用下出现压弯破坏的可能。且在竹篾墙表面喷涂固化剂,能加强墙体的抗裂强度,从而提升竹篾墙的正常使用寿命;3.使用掺入纸筋的水泥砂浆代替传统黄泥,以及在墙面铺设的波纤网布能增强墙体抗裂性能,降低雨水及潮气入侵引起的墙体发霉腐朽,使得墙体表层及内部细微松散处粘结密实,提高墙体保温性能、整体强度和与骨架的粘接强度。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竹编夹泥墙施工方法的施工流程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1、木框;2、横向篾条;3、竖向篾条;4、竹销榫;5、梭钎;6、抹灰层;7、月白灰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6]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竹编夹泥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编夹泥墙,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木框(1);木框(1)内设置有竹篾墙,竹篾墙包括多条水平设置的横向篾条(2)和多条竖直设置的竖向篾条(3),所述横向篾条(2)和竖向篾条(3)两端固定连接于木框(1)内壁,所述竖向篾条(3)设置有相平行的两排,同一排的相邻竖向篾条(3)相抵紧且弧口的朝向相平行且反向;抹灰层(6),所述抹灰层(6)涂抹在篾条表面;月白灰层(7),所述月白灰层(7)使用月白灰涂抹在抹灰层(6)外部形成。2.一种竹编夹泥墙的施工方法,用于生产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编夹泥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竹篾加工:将圆竹加工成竹篾,并裁剪至适应尺寸;S2、画线定位并开设导孔:在木框(1)内侧壁绘制竹销榫(4)和梭钎(5)的点位,并开设导孔,将竹销榫(4)固定在木框(1)上、下两内侧壁的导孔内;S3、编织横向篾条(2),打入梭钎(5):将横向篾条(2)两端分别与木框(1)两相对内侧壁抵接,并将梭钎(5)固定在木框(1)两相对内侧壁的导孔内;S4、编织竖向篾条(3):将竖向篾条(3)的两端分别与木框(1)上、下内侧壁抵接,并保持同一排的相邻竖向篾条(3)相抵紧且弧口朝向平行且反向;S5、竹篾墙三防处理:对竹篾墙进行防虫、防腐和防火处理;S6、竹篾墙抹灰层(6)施工:对竹篾墙表面进行抹灰工作,最后对抹灰面层进行抹光收面;S7、竹篾墙面层挂涂月白灰层(7);S8、月白灰层(7)喷涂固化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竹编夹泥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还包括:在竹篾加工前需对材料进行选取,选取三年生长期的老黄竹且直径≥60mm;竹篾加工完成后,待水分蒸发至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向合赖文桢张云王斌盛君刘东波张斌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住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