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竹束框架墙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4600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原竹束框架墙体结构,第一框架柱的上端与第一顶梁的一端相连接,第一框架柱的下端与第一底梁的一端相连接,第二框架柱的上端与第一顶梁的另一端及第二顶梁的一端相连接,第二框架柱的下端与第一底梁的另一端及第二底梁的一端相连接,第三框架柱的上端与第二顶梁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三框架柱的下端与第二底梁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一斜撑的一端与第一顶梁和第一框架柱的连接位置相连接,第二斜撑的一端与第一顶梁和第二框架柱的连接位置相连接,第三斜撑的一端与第二框架柱和第一底梁的连接位置相连接,第四斜撑的一端与第一框架柱和第一底梁的连接位置相连接,该结构具有抗侧力强、耗能性能优异以及刚度较高的特点。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原竹束框架墙体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原竹建筑结构领域,涉及一种原竹束框架墙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对环境保护的愈发重视,建筑业越来越倡导可再生建材的利用。原竹因其自然生长且可持续发展,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房屋建筑。原竹结构还具有较低的全寿命建筑能耗、优良的居住环境和建筑美观等优点。
[0003]单根原竹截面尺寸小、承载力有限、难以连接,以单根原竹为单元建造的原竹结构墙体存在抗侧力不足、耗能差、刚度低等问题,对人们正常使用和居住都会造成很大的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原竹束框架墙体结构,该结构具有抗侧力强、耗能性能优异以及刚度较高的特点。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原竹束框架墙体结构包括第一框架柱、第二框架柱、第三框架柱、第一顶梁、第二顶梁、第一底梁、第二底梁、第一斜撑、第二斜撑、第三斜撑及第四斜撑;
[0006]第一框架柱的上端与第一顶梁的一端相连接,第一框架柱的下端与第一底梁的一端相连接,第二框架柱的上端与第一顶梁的另一端及第二顶梁的一端相连接,第二框架柱的下端与第一底梁的另一端及第二底梁的一端相连接,第三框架柱的上端与第二顶梁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三框架柱的下端与第二底梁的另一端相连接;
[0007]第一斜撑的一端与第一顶梁和第一框架柱的连接位置相连接,第二斜撑的一端与第一顶梁和第二框架柱的连接位置相连接,第三斜撑的一端与第二框架柱和第一底梁的连接位置相连接,第四斜撑的一端与第一框架柱和第一底梁的连接位置相连接,第一斜撑的另一端、第二斜撑的另一端、第三斜撑的另一端及第四斜撑的另一端通过耗能连接环相连接。
[0008]第一洞口边柱的上端与第二顶梁相连接,第一洞口边柱的另一端与第二底梁相连接,第二洞口边柱的上端与第二顶梁相连接,第二洞口边柱的另一端与第二底梁相连接,第二框架柱、第一洞口边柱、第二洞口边柱及第三框架柱依次分布。
[0009]洞口过梁的一端与第一洞口边柱相连接,洞口过梁的另一端与第二洞口边柱相连接。
[0010]第五斜撑的一端与第一洞口边柱和第二顶梁的连接位置相连接,第五斜撑的另一端与洞口过梁和第二洞口边柱的连接位置相连接。
[0011]第六斜撑的上端与第一洞口边柱的上端相连接。第六斜撑的下端与第二框架柱的下端相连接。
[0012]第七斜撑的上端与第二洞口边柱的上端相连接,第七斜撑的下端与第三框架柱的
下端相连接。
[0013]第一框架柱、第二框架柱、第三框架柱、第一洞口边柱及第二洞口边柱平行分布。
[0014]所述洞口过梁与第二顶梁及第二底梁平行分布。
[0015]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原竹束框架墙体结构在具体操作时,第一斜撑的一端与第一顶梁和第一框架柱的连接位置相连接,第二斜撑的一端与第一顶梁和第二框架柱的连接位置相连接,第三斜撑的一端与第二框架柱和第一底梁的连接位置相连接,第四斜撑的一端与第一框架柱和第一底梁的连接位置相连接,第一斜撑的另一端、第二斜撑的另一端、第三斜撑的另一端及第四斜撑的另一端通过耗能连接环相连接,通过第一斜撑、第二斜撑、第三斜撑及第四斜撑对整个结构进行支撑及加强,以提高整个结构的抗侧力及刚度,同时采用耗能连接环将第一斜撑、第二斜撑、第三斜撑及第四斜撑连接,以提高耗能性能。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1为第一框架柱、2为第二框架柱、3为第三框架柱、4为第一顶梁、5为第二顶梁、6为第一底梁、7为第二底梁、8为第一斜撑、9为第二斜撑、10为第三斜撑、11为第四斜撑、12为第五斜撑、13为第六斜撑、14为第七斜撑、15为第一洞口边柱、16为第二洞口边柱、17为洞口过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而并非要限制本专利技术公开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的混淆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概念。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在附图中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公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这些图并非是按比例绘制的,其中为了清楚表达的目的,放大了某些细节,并且可能省略了某些细节。图中所示出的各种区域、层的形状及它们之间的相对大小、位置关系仅是示例性的,实际中可能由于制造公差或技术限制而有所偏差,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所需可以另外设计具有不同形状、大小、相对位置的区域/层。
[0021]参考图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原竹束框架墙体结构包括第一框架柱1、第二框架柱2、第三框架柱3、第一顶梁4、第二顶梁5、第一底梁6、第二底梁7、第一斜撑8、第二斜撑9、第三斜撑10、第四斜撑11、第五斜撑12、第六斜撑13、第七斜撑14、第一洞口边柱15、第二洞口边柱16、17为洞口过梁17;
[0022]第一框架柱1的上端与第一顶梁4的一端相连接,第一框架柱1的下端与第一底梁6的一端相连接,第二框架柱2的上端与第一顶梁4的另一端及第二顶梁5的一端相连接,第二框架柱2的下端与第一底梁6的另一端及第二底梁7的一端相连接,第三框架柱3的上端与第二顶梁5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三框架柱3的下端与第二底梁7的另一端相连接。
[0023]第一斜撑8的一端与第一顶梁4和第一框架柱1的连接位置相连接,第二斜撑9的一端与第一顶梁4和第二框架柱2的连接位置相连接,第三斜撑10的一端与第二框架柱2和第一底梁6的连接位置相连接,第四斜撑11的一端与第一框架柱1和第一底梁6的连接位置相连接,第一斜撑8的另一端、第二斜撑9的另一端、第三斜撑10的另一端及第四斜撑11的另一端通过耗能连接环相连接。
[0024]第一洞口边柱15的上端与第二顶梁5相连接,第一洞口边柱15的另一端与第二底梁7相连接,第二洞口边柱16的上端与第二顶梁5相连接,第二洞口边柱16的另一端与第二底梁7相连接,第二框架柱2、第一洞口边柱15、第二洞口边柱16及第三框架柱3依次分布。
[0025]洞口过梁17的一端与第一洞口边柱15相连接,洞口过梁17的另一端与第二洞口边柱16相连接。第五斜撑12的一端与第一洞口边柱15和第二顶梁5的连接位置相连接,第五斜撑12的另一端与洞口过梁17和第二洞口边柱16的连接位置相连接。
[0026]第六斜撑13的上端与第一洞口边柱15的上端相连接,第六斜撑13的下端与第二框架柱2的下端相连接,第七斜撑14的上端与第二洞口边柱16的上端相连接,第七斜撑14的下端与第三框架柱3的下端相连接。
[0027]第一框架柱1、第二框架柱2、第三框架柱3、第一洞口边柱15及第二洞口边柱16平行分布;
[0028]所述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原竹束框架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框架柱(1)、第二框架柱(2)、第三框架柱(3)、第一顶梁(4)、第二顶梁(5)、第一底梁(6)、第二底梁(7)、第一斜撑(8)、第二斜撑(9)、第三斜撑(10)及第四斜撑(11);第一框架柱(1)的上端与第一顶梁(4)的一端相连接,第一框架柱(1)的下端与第一底梁(6)的一端相连接,第二框架柱(2)的上端与第一顶梁(4)的另一端及第二顶梁(5)的一端相连接,第二框架柱(2)的下端与第一底梁(6)的另一端及第二底梁(7)的一端相连接,第三框架柱(3)的上端与第二顶梁(5)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三框架柱(3)的下端与第二底梁(7)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一斜撑(8)的一端与第一顶梁(4)和第一框架柱(1)的连接位置相连接,第二斜撑(9)的一端与第一顶梁(4)和第二框架柱(2)的连接位置相连接,第三斜撑(10)的一端与第二框架柱(2)和第一底梁(6)的连接位置相连接,第四斜撑(11)的一端与第一框架柱(1)和第一底梁(6)的连接位置相连接,第一斜撑(8)的另一端、第二斜撑(9)的另一端、第三斜撑(10)的另一端及第四斜撑(11)的另一端通过耗能连接环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竹束框架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洞口边柱(15)及第二洞口边柱(16);第一洞口边柱(15)的上端与第二顶梁(5)相连接,第一洞口边柱(15)的另一端与第二底梁(7)相连接,第二洞口边柱(16)的上端与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媛寇跃峰田黎敏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