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触感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1647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糖尿病足触感训练装置,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训练模块和用于在训练过程中帮助支撑患者腿部和足部重量的支撑模块;训练模块包括底座、罩壳、按摩平台、踏板和活动轴,按摩平台设在罩壳的顶部开口处,活动轴设在罩壳内,按摩平台连接在活动轴上方,活动轴底端通过轴承连接在底座上,活动轴下端设有大圆锥齿轮;踏板经由摇杆和曲柄组成的类曲柄摇杆机构传递动作,曲柄内侧端的小圆锥齿轮驱动与其啮合的大圆锥齿轮旋转。该装置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既可辅助糖尿病足患者进行足底触觉恢复训练,又可帮助患者轻松锻炼踝关节,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最终起到改善患者病情的效果。者病情的效果。者病情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糖尿病足触感训练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糖尿病足触感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糖尿病足是最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患者因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血管病变而出现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等症状。糖尿病足即是一种以血管病变为主、伴有或者不伴有下肢神经病变的、以足部的创面为特征的综合征。
[0003]周围神经病变是导致糖尿病足发生的最常见原因之一。感觉神经病变使得足部皮肤的痛觉、压力感觉阈值上升,感受外界刺激与伤害的能力减弱,自我保护能力降低,易受到物理因素损伤;自主神经病变可引起汗腺分泌减少,皮肤干燥易裂,利于细菌侵入;运动神经病变可使足部肌肉萎缩,平衡失调,在足部形成异常受力点。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率随患者年龄增加及其糖尿病病程的发展而升高。感染是糖尿病足溃疡的独立危险因素,局部感染是足溃疡最终截肢的主要原因。目前常以Wagner分期法为标准,根据患者表现症状的严重程度将糖尿病足分为5期,Wagner 1~2期的足溃疡未累及骨组织,感染较轻,预后尚可,一般能愈合,而Wagner 3期及以上则表明感染涉及骨质,不易控制,严重的缺血合并感染常导致患肢不可逆的损害,截肢率明显增高。
[0004]据相关研究表明,在治疗糖尿病足时应当以解决下肢组织的血液供应为要点,同时不应拘泥于常规的内科保守治疗方法和外科手术疗法,而要更加重视综合疗法的应用。空军总医院提出的“改善循环、控制血糖、抗感染、局部清创换药、营养神经、支持治疗”六环法即是非常好的综合控制手段。治疗糖尿病足时,首先需要控制病因以防病变继续发展。在糖尿病下肢缺血症状的治疗中则需更加重视下肢动脉血流的重建,具体可通过按摩、外部器械辅助足部运动等方式来缓解血管硬化、刺激患者触觉,这些相对温和的干预手段可帮助老年群体等不便于进行手术的群众改善病情。
[0005]如中国专利CN 114272085 A就公开过一种糖尿病足康复锻炼装置,利用该装置可帮助患者进行毕格尔运动,即帮助患者活动踝关节以促进肢体血液循环,使血管扩张、增加下肢血流量,促进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恢复,降低糖尿病足的复发。该装置辅助踝关节进行运动的效果较佳,但是在使用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其虽然能帮助患者进行毕格尔运动,但是无法对患者足底进行按摩,下肢远端的血液循环促进效果还有待加强,因而刺激患者足部触觉的效果不是特别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糖尿病足触感训练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既可辅助糖尿病足患者进行足底触觉恢复训练,又可帮助患者轻松锻炼踝关节,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最终起到改善患者病情的效果。
[0007]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糖尿病足触感训练装置,包括训练模块和支撑模块;训练模块包括底座、罩壳、按摩平台、踏板和活动轴,罩壳设在底座顶部,按摩平台设在
罩壳的顶部开口处,活动轴设在罩壳内,按摩平台连接在活动轴上方,活动轴底端通过轴承连接在底座上,活动轴下端设有大圆锥齿轮;踏板置于底座侧边,踏板上活动连接一根摇杆,曲柄通过轴承连接在罩壳侧面,摇杆的另一端活动穿套在曲柄的摇柄端,曲柄内侧端设有与大圆锥齿轮相啮合的小圆锥齿轮;支撑模块包括支架底座、活动支架、限位杆和支撑带,活动支架活动穿套在支架底座内以便纵向活动,限位杆固定在活动支架底面且其底端能在支架底座上的贯穿孔中纵向穿梭,限位杆利用销杆进行限位,支撑带设在活动支架上方。
[0008]进一步地,踏板包括位于上方的接触板和位于下方的连轴板,接触板和连轴板平行设置且两者之间通过数个弹簧相连接,在连轴板内部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轴孔,踏板轴活动穿套在轴孔中,踏板轴一端固定在底座表面上。
[0009]进一步地,在支架底座两侧的立柱内设有纵向延伸且贯通其顶面的活动槽孔,活动支架两侧的立杆活动穿套在对应一侧的活动槽孔中,活动支架可顺着活动槽孔纵向滑动。
[0010]进一步地,在限位杆上沿其长度方向均布数个横向贯通的限位销孔,销杆穿过限位销孔后隔档在支架底座的顶面上方,实现对限位杆的纵向限位。
[0011]进一步地,在活动支架顶面上对称设有两个连接杆,支撑带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相应一侧的连接杆上。
[0012]进一步地,在按摩平台上表面设有数个用于按摩的球状凸起、锥状凸起或柱状凸起。
[0013]进一步地,在踏板轴上且位于连轴板两侧分别设有一个限位环用于限制踏板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在曲柄外侧端也设有限位环以限制摇杆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
[0014]进一步地,按摩平台通过十字轴万向节结构与活动轴连接,十字轴万向节包括主动叉、十字轴和从动叉,从动叉垂直设在按摩平台底部中央位置,主动叉垂直设在活动轴的顶部,十字轴设在从动叉与主动叉围合形成的空间内且与两者垂直,从动叉与十字轴的两相对连接节点铰接连接,主动叉与十字轴的另两个相对设置的连接节点铰接连接。
[0015]进一步地,在按摩平台下方环周等角度均布数个活塞件,每个活塞件包括活塞套筒和与之匹配的活塞杆,在罩壳内表面上环周设有一个金属环,在金属环上表面环周均布数个连接凸块,活塞杆底端与相应设置的连接凸块铰接连接,在活塞套筒顶面上活动连接有一个滑块,在按摩平台底部内侧环面上环周设有一圈滑槽,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上。
[0016]进一步地,在活塞套筒的内部设有阻尼层。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8]1、本申请公开的糖尿病足触感训练装置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轻踩踏板后,通过类曲柄摇杆机构和齿轮传动机构的配合可以使得活动轴顶部的按摩平台发生旋转,旋转过程中其顶部的按摩凸起便可对患者足部起到按摩的作用,帮助疏通患者经络,促进糖尿病足患者下肢远端的血液循环,进而帮助患者恢复足部触觉;
[0019]2、本申请公开的糖尿病足触感训练装置不仅可对患者足底进行按摩以帮助患者恢复触觉,还可借由十字轴万向节结构的存在帮助踝关节未受损的患者进行踝关节的活动锻炼,有助于增加患者下肢血流量,促进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恢复,降低糖尿病足的复发;
[0020]3、本申请公开的训练装置除了训练模块外还搭配使用了支撑模块,可在操作过程中卸掉患者腿部和足部的大部分重量,便于训练装置正常工作;
[0021]4、利用本申请公开的糖尿病足触感训练装置进行患者的触觉恢复训练,手段温和,简单无痛,可帮助改善患者病情,特别适于一些不便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使用。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实施例1公开的糖尿病足触感训练装置的轴测图;
[0023]图2是图1所示糖尿病足触感训练装置的剖视图;
[0024]图3是图1所示糖尿病足触感训练装置中踏板的轴测图;
[0025]图4是图1所示糖尿病足触感训练装置中连轴板与曲柄的连接示意图;
[0026]图5是图1所示糖尿病足触感训练装置中曲柄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6是图1所示糖尿病足触感训练装置中支撑模块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糖尿病足触感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训练模块和支撑模块;训练模块包括底座、罩壳、按摩平台、踏板和活动轴,罩壳设在底座顶部,按摩平台设在罩壳的顶部开口处,活动轴设在罩壳内,按摩平台连接在活动轴上方,活动轴底端通过轴承连接在底座上,活动轴下端设有大圆锥齿轮;踏板置于底座侧边,踏板上活动连接一根摇杆,曲柄通过轴承连接在罩壳侧面,摇杆的另一端活动穿套在曲柄的摇柄端,曲柄内侧端设有与大圆锥齿轮相啮合的小圆锥齿轮;支撑模块包括支架底座、活动支架、限位杆和支撑带,活动支架活动穿套在支架底座内以便纵向活动,限位杆固定在活动支架底面且其底端可在支架底座上的贯穿孔中纵向穿梭,限位杆利用销杆进行限位,支撑带设在活动支架上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糖尿病足触感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踏板包括位于上方的接触板和位于下方的连轴板,接触板和连轴板平行设置且两者之间通过数个弹簧相连接,在连轴板内部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轴孔,踏板轴活动穿套在轴孔中,踏板轴一端固定在底座表面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糖尿病足触感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支架底座两侧的立柱内设有纵向延伸且贯通其顶面的活动槽孔,活动支架两侧的立杆活动穿套在对应一侧的活动槽孔中,活动支架可顺着活动槽孔纵向滑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糖尿病足触感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限位杆上沿其长度方向均布数个横向贯通的限位销孔,销杆穿过限位销孔后隔档在支架底座顶面上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达蒋浩然夏中玉郭美凤范振敏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中医医院常州市孟河医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