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除臭结构的一体化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1158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除臭结构的一体化泵站,包括埋地金属筒,埋地金属筒上部设置有机电检修仓,机电检修仓下方设置有封闭泵仓,封闭泵仓一侧的埋地金属筒筒壁上开设有进水口,进水口内侧设置有粉碎栅格,封闭泵仓底部设置有水泵,水泵出水端连接到出水口,检修平台上设置有除臭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除臭机构的设置,使得封闭泵仓内的气体聚集较多时,可以通过进气管进入螺旋的透明玻璃管内,在高能紫外线的照射下,可以将恶臭的有机气体分解成为无害的小分子物质,并且透明玻璃管上方连通到可更换活性炭吸附筒内,活性炭可以将未分解的有害物质吸附,进一步进行除臭,然后净化后的气体可以通过泵仓通风口与外界进行交流。后的气体可以通过泵仓通风口与外界进行交流。后的气体可以通过泵仓通风口与外界进行交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除臭结构的一体化泵站


[0001]本技术涉及一体化泵站相关
,具体为一种具有除臭结构的一体化泵站。

技术介绍

[0002]一体化泵站是提升污水,雨水,饮用水,废水的提升装备,由工厂统一生产组装后运至现场安装的加压泵站。
[0003]由于一体化泵站通常用于污水、废水,污水废水发酵后会产生一些带有强烈臭味的有机废气,如甲烷、硫化氢等,传统的一体化泵站的仓体相互连通,导致废气会弥漫在整个仓体内部,在维护人员下到仓内检修时,有害的恶臭气体会影响维护人员的身体健康,同时恶臭气体会通过通风管道逸散到舱体外部,造成空气污染,同时由于污水中污物杂质较多,容易堵塞水泵,增加检修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除臭结构的一体化泵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传统的一体化泵站污水发酵产生的恶臭气体难以控制,且水泵容易堵塞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除臭结构的一体化泵站,包括埋地金属筒,所述埋地金属筒上部设置有机电检修仓,所述机电检修仓下方设置有封闭泵仓,所述机电检修仓和封闭泵仓之间设置有检修平台,所述封闭泵仓一侧的埋地金属筒筒壁上开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内侧设置有粉碎栅格,所述封闭泵仓底部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出水端连接有上水管,所述上水管上设置有铸钢闸阀,所述上水管连接有机电检修仓侧壁上的出水口,所述检修平台上设置有除臭机构。
[0006]优选的,所述埋地金属筒顶部设置有入口井盖,所述入口井盖下方设置有第一爬梯,所述机电检修仓和封闭泵仓被检修平台封闭隔离,所述检修平台上设置有隔离井盖,所述隔离井盖下方设置有第二爬梯。
[0007]优选的,所述粉碎栅格包括栅格框,所述栅格框顶部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下方通过键槽固定连接有第一粉碎卷辊,所述第一粉碎卷辊上方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粉碎卷辊,所述第一粉碎卷辊和第二粉碎卷辊相互交错咬合,所述第一粉碎卷辊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小带轮,所述第一小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第一大带轮,所述第一大带轮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筒,所述第二粉碎卷辊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二小带轮,所述第二小带轮通过皮带固定连接有第二大带轮,所述第二大带轮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筒。
[0008]优选的,所述上水管通过水管通孔贯穿检修平台,所述水管通孔处包裹有橡胶密封套,所述橡胶密封套内开设有弹性通孔,所述弹性通孔直径小于上水管。
[0009]优选的,所述除臭机构包括紫外线除臭筒,所述紫外线除臭筒底部设置有支撑脚,
所述紫外线除臭筒底部通过进气管连接到封闭泵仓内,进气管连接有紫外线除臭筒内部的透明玻璃管,所述透明玻璃管中心处设置有紫外线灯管,所述紫外线除臭筒上部一侧通过转动轴活动连接有活动吸附筒,所述活动吸附筒内设置有可更换活性炭吸附筒,所述可更换活性炭吸附筒和透明玻璃管之间通过连接口连接,所述紫外线除臭筒一侧通过固定架固定连接有固定接口,所述活动吸附筒上方设置有U形卡槽,所述固定接口与U形卡槽相互卡合,所述固定接口上方通过通气管连接到埋地金属筒顶部的泵仓通风口,所述泵仓通风口一侧设置有检修仓通风口。
[0010]优选的,所述透明玻璃管为螺旋形盘绕,且所述紫外线除臭筒内壁上贴有反光膜,所述连接口处以及固定接口处进设置有橡胶密封圈。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2]1.通过机电检修仓和封闭泵仓通过检修平台封闭隔离的设置,实现了干湿分离,一些机电控制设备可以放置在干燥的机电检修仓内,避免污水蒸发造成湿度过高引发短路,且检修平台可以隔离气体流通,将污水发酵产生的恶臭气体隔离在封闭泵仓内,降低机电检修仓内的臭味,也避免了臭味逸散蔓延;
[0013]2.通过除臭机构的设置,使得封闭泵仓内的气体聚集较多时,可以通过进气管进入螺旋的透明玻璃管内,在高能紫外线的照射下,可以将恶臭的有机气体分解成为无害的小分子物质,并且透明玻璃管上方连通到可更换活性炭吸附筒内,活性炭可以将未分解的有害物质吸附,进一步进行除臭,然后净化后的气体可以通过泵仓通风口与外界进行交流,避免封闭泵仓内气压失衡;
[0014]3.通过粉碎栅格的设置,通过过滤筒的过滤,以及粉碎卷辊的粉碎作用,可以将污水中的大块污物破碎成为小块,降低堵塞水泵的风险,从而可以降低进入封闭泵仓内检修水泵的频次,从而可以进一步避免有害气体溢出污染空气。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埋地金属筒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埋地金属筒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铸钢闸阀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除臭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橡胶密封套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除臭机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7为本技术粉碎栅格结构示意图;
[0022]图8为本技术粉碎栅格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埋地金属筒;2、入口井盖;3、机电检修仓;4、第一爬梯;5、封闭泵仓;6、检修平台;7、隔离井盖;8、第二爬梯;9、进水口;10、粉碎栅格;1001、栅格框;1002、驱动电机;1003、第一粉碎卷辊;1004、第一齿轮;1005、第二齿轮;1006、第二粉碎卷辊;1007、第一小带轮;1008、第一大带轮;1009、第一过滤筒;1010、第二小带轮;1011、第二大带轮;1012、第二过滤筒;11、水泵;12、上水管;13、铸钢闸阀;14、出水口;15、水管通孔;16、橡胶密封套;17、弹性通孔;18、除臭机构;1801、紫外线除臭筒;1802、支撑脚;1803、进气管;1804、透明玻璃管;1805、紫外线灯管;1806、反光膜;1807、转动轴;1808、活动吸附筒;1809、可更换活性炭
吸附筒;1810、连接口;1811、固定架;1812、固定接口;1813、U形卡槽;1814、通气管;1815、泵仓通风口;19、检修仓通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0025]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6]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除臭结构的一体化泵站,包括埋地金属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埋地金属筒(1)上部设置有机电检修仓(3),所述机电检修仓(3)下方设置有封闭泵仓(5),所述机电检修仓(3)和封闭泵仓(5)之间设置有检修平台(6),所述封闭泵仓(5)一侧的埋地金属筒(1)筒壁上开设有进水口(9),所述进水口(9)内侧设置有粉碎栅格(10),所述封闭泵仓(5)底部设置有水泵(11),所述水泵(11)出水端连接有上水管(12),所述上水管(12)上设置有铸钢闸阀(13),所述上水管(12)连接有机电检修仓(3)侧壁上的出水口(14),所述检修平台(6)上设置有除臭机构(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除臭结构的一体化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埋地金属筒(1)顶部设置有入口井盖(2),所述入口井盖(2)下方设置有第一爬梯(4),所述机电检修仓(3)和封闭泵仓(5)被检修平台(6)封闭隔离,所述检修平台(6)上设置有隔离井盖(7),所述隔离井盖(7)下方设置有第二爬梯(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除臭结构的一体化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栅格(10)包括栅格框(1001),所述栅格框(1001)顶部设置有驱动电机(1002),所述驱动电机(1002)下方通过键槽固定连接有第一粉碎卷辊(1003),所述第一粉碎卷辊(1003)上方设置有第一齿轮(1004),所述第一齿轮(1004)啮合有第二齿轮(1005),所述第二齿轮(1005)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粉碎卷辊(1006),所述第一粉碎卷辊(1003)和第二粉碎卷辊(1006)相互交错咬合,所述第一粉碎卷辊(1003)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小带轮(1007),所述第一小带轮(1007)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第一大带轮(1008),所述第一大带轮(1008)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筒(1009),所述第二粉碎卷辊(1006)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二小带轮(1010),所述第二小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绿泵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