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电站防汛用潜水泵成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8192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12
一种变电站防汛用潜水泵成套装置,包括有推车底板,推车底板上安装有能竖向升降的潜水泵以及能转动的卷筒机构,将防汛所用的装置统一集成在推车底板上,占用空间小,同时免除了防汛器材的装卸环节,在应对汛情时,只需要一人就可以一次性将防汛排水工具转运到排水地点,快速地完成排水作业现场的布置,缩短了防汛装置的转运、布置时间,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防汛应急排水作业的效率。提高了防汛应急排水作业的效率。提高了防汛应急排水作业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电站防汛用潜水泵成套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排水设备
,具体地说是一种变电站防汛用潜水泵成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极端暴雨天气频繁发生,给变电站设备的安全运行带来了严峻挑战,为保证变电站的安全运行,站内防汛应急抢险必须争分夺秒。目前,变电站雨水排水系统主要为集水池强排方式,由分布在站区内的雨水口收集,汇入地下排水管道,再通过排水管道汇流至集水池,最后通过设置在集水池内的排水泵将雨水抽排至站区外河道。然而,种种原因导致站内排水管道经常发生不同程度的堵塞,导致大量雨水无法在短时间内及时排至泵站集水池,致使站区以及电缆沟涌入大量积水,从而危及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人工协助进行排水,即通过人工多次往返,依次将水泵、水带、电源盘、支架等诸多防汛器材运送到排水现场,再至少由两人配合进行抽水作业。整个过程耗时长,效率低,无法满足汛期应急安全要求,因此,我们急需一种高效的防汛应急排水作业工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电站防汛用潜水泵成套装置,将潜水泵、软管、支架和推车集成在一个装置上,工作人员无需进行额外的装卸等操作,能有效提高应对汛情的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变电站防汛用潜水泵成套装置,包括有推车底板,推车底板底部的四角位置处均安装有万向轮,在推车底板的一侧还设有推车把手,在远离推车把手一端的推车底板上安装有固定框架,固定框架内配合安装有能竖向升降的滑动框架,滑动框架内安装有潜水泵,在滑动框架底部的推车底板上开设有漏孔,滑动框架内的潜水泵能经由漏孔穿出推车底板,所述固定框架上安装有插柱,滑动框架上开设有与插柱相配合的第一插套和第二插套,第一插套位于第二插套上端,插柱配合位于第二插套内时,潜水泵位于推车底板上侧,插柱配合位于第一插套内时,潜水泵的吸水口经由漏孔向下伸出推车底板,在靠近推车把手一端的推车底板上安装有能转动的卷筒机构,卷筒机构上缠绕有软管,软管的一端与潜水泵的排水口相连通。所述卷筒机构包括有圆筒,圆筒的两侧均设有圆板,软管缠绕在圆板之间的圆筒上,软管的端部与圆筒的内腔相连通,其中一侧圆板的中心位置处设置转轴杆,转轴杆上安装有把手杆,另一侧圆板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与圆筒内腔相连通的排水管,在推车底板上安装有并排布置的两个支撑架,支撑架上端均设有与转轴杆、排水管相配合的轴承座,排水管一侧的轴承座上还配合安装有旋转接头。所述推车底板长度方向的两侧均安装有浮筒,浮筒的最底部高于万向轮的轴心位置。所述推车底板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内安装重铅块,所述重铅块通过软绳与推车底板相连接,在放置槽底部安装有能推拉的挡板,推车底板底部设有与挡板相配合的插槽,在挡板上还设有抽拉把手,推车底板上开设有与抽拉把手相配合的
避让槽。所述推车底板上安装有并排布置的立杆,立杆位于卷筒机构的两侧,在立杆的顶端安装有水平布置的雨棚,所述雨棚的端部搭接在固定框架上。
[0006]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变电站防汛用潜水泵成套装置,包括有推车底板,推车底板上安装有能竖向升降的潜水泵以及能转动的卷筒机构,将防汛所用的装置统一集成在推车底板上,占用空间小,同时免除了防汛器材的装卸环节,在应对汛情时,只需要一人就可以一次性将防汛排水工具转运到排水地点,快速地完成排水作业现场的布置,缩短了防汛装置的转运、布置时间,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防汛应急排水作业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08]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
[0009]图3是图2的右视图;
[0010]图4是图3中A

A向剖视图的放大视图;
[0011]图5是图2中B向视图的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变电站防汛用潜水泵成套装置,如图1

3所示,包括有推车底板1,推车底板1底部的四角位置处均安装有万向轮2,在推车底板1的一侧还设有推车把手3,工作人员可拉动推车把手3将成套装置转移至设定的防汛位置处。
[0013]在远离推车把手3一端的推车底板1上安装有固定框架4,固定框架4内配合安装有能竖向升降的滑动框架5,滑动框架5内安装有潜水泵6,潜水泵6用来抽取变电站内的积水。在滑动框架5底部的推车底板1上开设有漏孔7,滑动框架5内的潜水泵6能经由漏孔7穿出推车底板1,让潜水泵6的吸水口没入到推车底板1下侧的积水内,实现后续的抽水操作。
[0014]为了在进行装置的转移时,让潜水泵6位于推车底板1上不对推车底板1的移动产生干涉,并且可以在设定的防汛地点处,潜水泵6的吸水口能下移至推车底板1下侧的积水内进行抽水防汛,让潜水泵6在转移、抽水两个状态下都能相对固定框架4不产生移动,保证转移、抽水的正常进行,所述固定框架4上安装有插柱8,滑动框架5上开设有与插柱8相配合的第一插套9和第二插套10,第一插套9位于第二插套10上端。
[0015]当插柱8配合位于第二插套10内时,潜水泵6位于推车底板1上侧,此时方便整体装置的转移,当插柱8配合位于第一插套9内时,潜水泵6的吸水口经由漏孔7向下伸出推车底板1,可以对推车底板1下侧的积水进行抽取。
[0016]为实现相应的排水功能,在靠近推车把手3一端的推车底板1上安装有能转动的卷筒机构,卷筒机构上缠绕有软管11,软管11的一端与潜水泵6的排水口相连通,可以通过转动卷筒机构来调整软管11的长度,从而适应潜水泵6的竖向升降距离。
[0017]为了便于连接管路将抽取的积水排到指定位置处,如图4所示,所述卷筒机构包括有圆筒12,圆筒12的两侧均设有圆板13,软管11缠绕在圆板13之间的圆筒12上,软管11的端部与圆筒12的内腔相连通,能将抽取的积水送入到圆筒12中的空腔内。
[0018]为实现卷筒机构的旋转,其中一侧圆板的中心位置处设置转轴杆14,转轴杆14上
安装有把手杆15,另一侧圆板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与圆筒12内腔相连通的排水管16,在推车底板1上安装有并排布置的两个支撑架13,支撑架13上端均设有与转轴杆14、排水管16相配合的轴承座17,工作人员转动把手杆15就能带动圆筒12在轴承座17之间进行转动,实现对软管11的收放。为了便于排水,排水管16一侧的轴承座17上还配合安装有旋转接头18,旋转接头18上可以连接抽水管路,由于旋转接头18的设置,卷筒机构在旋转时,外接的抽水管路可以不跟随转动,避免管路的非必要旋转,进而方便排水作业的正常进行。
[0019]当防汛位置处的积水较深时,为了避免推车底板1没入到积水内影响其上结构的正常使用,同时也为了能让下移的潜水泵6其吸水口始终处于水位的上部位置,避免泥沙等积水中的杂物被抽取而影响潜水泵6的正常使用,所述推车底板1长度方向的两侧均安装有浮筒19,浮筒19的最底部高于万向轮2的轴心位置。所述浮筒19的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电站防汛用潜水泵成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推车底板(1),推车底板(1)底部的四角位置处均安装有万向轮(2),在推车底板(1)的一侧还设有推车把手(3),在远离推车把手(3)一端的推车底板(1)上安装有固定框架(4),固定框架(4)内配合安装有能竖向升降的滑动框架(5),滑动框架(5)内安装有潜水泵(6),在滑动框架(5)底部的推车底板(1)上开设有漏孔(7),滑动框架(5)内的潜水泵(6)能经由漏孔(7)穿出推车底板(1),所述固定框架(4)上安装有插柱(8),滑动框架(5)上开设有与插柱(8)相配合的第一插套(9)和第二插套(10),第一插套(9)位于第二插套(10)上端,插柱(8)配合位于第二插套(10)内时,潜水泵(6)位于推车底板(1)上侧,插柱(8)配合位于第一插套(9)内时,潜水泵(6)的吸水口经由漏孔(7)向下伸出推车底板(1),在靠近推车把手(3)一端的推车底板(1)上安装有能转动的卷筒机构,卷筒机构上缠绕有软管(11),软管(11)的一端与潜水泵(6)的排水口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站防汛用潜水泵成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筒机构包括有圆筒(12),圆筒(12)的两侧均设有圆板(13),软管(11)缠绕在圆板(13)之间的圆筒(12)上,软管(11)的端部与圆筒(12)的内腔相连通,其中一侧圆板的中心位置处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人杰李震张鹏任庆帅刘丙伟丁晶侯慧军王希安滨夏苗李广韬王冬至潘玉美黎昊毛宇肖文文安琪焦新敬石峰健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超高压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