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行害虫病原菌释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1154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飞行害虫病原菌释放装置,包括工作筒,工作筒的内腔中导向移动装配有活塞板,活塞板与工作筒底部之间形成用于储存病原菌液的储存腔,工作筒的内腔中于活塞板的上侧设置有隔板,隔板内设置有沿工作筒径向延伸的导向槽,导向槽内设置有遇水膨胀件,导向槽内导向移动装配有传动板,传动板通过传动连杆与活塞板相连,工作筒内于隔板的上侧设置有感染空间,感染空间内设置有多个竖向布置的吸水条,吸水条的下端与隔板相连,感染空间的外围设置有进虫通道,进虫通道的上端外侧通道壁上设置有通道进虫口,进虫通道的下端内侧壁上设置有与感染空间相通的通道出虫口。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既能实现病原菌培养,又不会造成长时间高湿环境的飞行害虫病原菌释放装置。高湿环境的飞行害虫病原菌释放装置。高湿环境的飞行害虫病原菌释放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飞行害虫病原菌释放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害虫的生物防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飞行害虫病原菌释放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储粮害虫防治中,长期、不合理地使用磷化氢和防护剂,导致害虫抗药性的广泛产生,抗药性的广泛发生降低了传统药剂的防治效果。
[0003]球孢白僵菌、绿僵菌等病原菌对多种储粮害虫具有杀虫活性,具有持效性好、杀虫彻底的特点,并且不存在农药残留等问题,在储粮害虫防治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0004]但是,病原菌有其自身的特点,也限制了其在粮仓内的使用,比如说粮仓内的储粮环境比较干燥,而病原菌只有在高湿环境下才能存活,干燥的储粮环境就不太适于病原菌存活,不利于病原菌释放去感染害虫;因此,为保证病原菌在粮仓环境中的存活和增殖能力,以及提高害虫感染病原菌的机率,需要为病原菌提供一个高湿环境,高湿环境的长时间的存在,又可能会导致粮食的霉变问题,如何在保证病原菌能够存活的基础上,又不在粮仓内制造长时间的高湿环境成为病原菌在粮仓内推广使用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实现病原菌培养,又不会造成长时间高湿环境的飞行害虫病原菌释放装置。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中一种飞行害虫病原菌释放装置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飞行害虫病原菌释放装置,包括工作筒,工作筒的内腔中导向移动装配有活塞板,活塞板与工作筒底部之间形成用于储存病原菌液的储存腔,工作筒的内腔中于活塞板的上侧设置有隔板,隔板内设置有至少两个导向方向沿工作筒径向延伸的导向槽,导向槽内设置有遇水膨胀件,导向槽内导向移动装配有传动板,传动板与遇水膨胀件远离工作筒轴线的一端接触配合,传动板通过传动连杆与活塞板相连,工作筒内于隔板的上侧设置有感染空间,感染空间内设置有多个竖向布置的吸水条,吸水条的下端与隔板相连,感染空间的外围设置有进虫通道,进虫通道的上端外侧通道壁上设置有通道进虫口,进虫通道的下端内侧壁上设置有与感染空间相通的通道出虫口,感染空间的上端为空间出虫口,遇水膨胀件和各吸水条的下端通过毛细管道与储存腔相连。
[0007]进一步的,活塞板的上端设置有竖向设置的连接杆,连接杆上设置有传力挡块,连接杆上于传力挡块的下侧导向套装有传力套,各传动连杆的上端与对应传动板铰接相连,各传动连杆的下端与所述传力套铰接相连。
[0008]进一步的,传力挡块与连接杆螺纹连接。
[0009]进一步的,传动板上背离所述遇水膨胀件的一侧设置有复位弹簧,导向槽临近工作筒筒壁的一端设置有行程开关,飞行害虫病原菌释放装置还包括补液泵和控制器,补液泵通过管道与储存腔相连,控制器与行程开关和补液泵电连接。
[0010]进一步的,吸水膨胀件由吸水膨胀橡胶、吸水树脂或吸水膨胀麻袋制成。
[0011]进一步的,毛细管道包括设置于工作筒筒壁内的竖向毛细管道和设置于隔板内的横向毛细管道,横向毛细管道位于导向槽的上侧,横向毛细管道与竖向毛细管道的上端相连,横向毛细管道与吸水膨胀件和对应吸水条的下端相连。
[0012]进一步的,感染空间的外围设置有中空的环形套,进虫通道由环形套的内腔构成。
[0013]进一步的,环形套的内腔中设置有诱虫灯和/或诱虫引诱剂。
[0014]进一步的,各吸水条排列分布成沿径向间隔设置的多圈吸水条,每圈吸水条均包括多个沿周向间隔布置的所述吸水条,沿工作筒径向上,相邻两个吸收条错开布置。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中的飞行害虫病原菌释放装置使用时,置于粮仓内,带有病原菌的液体称为病原菌液,病原菌液储存于活塞板与工作筒底之间的储存腔中,从而便于病原菌培养;利用毛细现象,病原菌液经过毛细管道传输给遇水膨胀件和各吸水条,飞行害虫经过通道进虫口进入进虫通道,然后经通道出虫孔进入到感染空间,飞行害虫在穿过吸水条由空间出虫口逃逸的过程中,吸水条与飞行害虫接触,从而使得飞行害虫感染病原菌,飞行害虫从空间出虫孔飞出后,可以去感染其它飞行害虫,造成种群内流行病的传播,从而达到治虫的目的,遇水膨胀件在吸入病原菌液后会膨胀,在导向槽的导向作用下,遇水膨胀件会推动传动板沿导向槽朝远离隔板轴线方向移动,从而带着传动连杆的上端移动,当遇水膨胀件和吸水体吸水一定程度时,传动连杆下端带动活塞板上移,活塞板朝上抽吸病原菌液,从而打断毛细现象,病原菌液不会再经毛细管道传输给遇水膨胀件和各吸水条,避免吸水条造成长时间高湿环境而导致周围的粮食发霉病变。
[0016]进一步的,当遇水膨胀件吸水而推动传动板朝外移动的过程中,复位弹簧储能,当传动板触碰到行程开关时,补液泵工作,朝储存腔内补充病原菌液,当毛细现象打断后,吸水条和遇水膨胀件中的水分会越来越少,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传动板开始压缩遇水膨胀件,到达一定程度后,传动板的下端驱动活塞板下行,活塞板挤压储存腔中的病原菌液,病原菌液就可以重新通过毛细现象向遇水膨胀件和吸水体供给,从而实现循环使用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7]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公开的若干实施方式,并且相同或对应地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地部分,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一种飞行害虫病原菌释放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吸水膨胀件吸水膨胀后的状态示意图;图3是图1中的A处放大图;图4是图1中隔板与导向槽的配合示意图;图5是图1中各吸水条的分布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工作筒;2、活塞板;3、储存腔;4、传力套;5、连接杆;6、传力挡块;7、传动连杆;8、连接耳板;9、耳板导向槽;10、吸水膨胀件;11、隔板;12、传动板;13、导向槽;14、行程开关;15、复位弹簧;16、竖向毛细管道;17、横向毛细管道;18、通道出虫口;19、进虫通道;20、通道进虫口;21、吸水条;22、补液泵;23、环形板;24、径向连接条;25、防水透气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19]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
[0020]本专利技术中一种飞行害虫病原菌释放装置的实施例如图1~5所示:包括工作筒1,工作筒内沿上下方向导向移动装配有活塞板2,活塞板2为塑料板,活塞板与工作筒底部之间形成用于储存病原菌液的储存腔3。
[0021]工作筒的内腔中于活塞板的上侧设置有隔板11,隔板11固定于工作筒的内壁上,隔板内设置有四个导向方向沿工作筒径向延伸的导向槽13,各导向槽13沿隔板周向间隔顺序设置,各导向槽13内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行害虫病原菌释放装置, 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筒,工作筒的内腔中导向移动装配有活塞板,活塞板与工作筒底部之间形成用于储存病原菌液的储存腔,工作筒的内腔中于活塞板的上侧设置有隔板,隔板内设置有至少两个导向方向沿工作筒径向延伸的导向槽,导向槽内设置有遇水膨胀件,导向槽内导向移动装配有传动板,传动板与遇水膨胀件远离工作筒轴线的一端接触配合,传动板通过传动连杆与活塞板相连,工作筒内于隔板的上侧设置有感染空间,感染空间内设置有多个竖向布置的吸水条,吸水条的下端与隔板相连,感染空间的外围设置有进虫通道,进虫通道的上端外侧通道壁上设置有通道进虫口,进虫通道的下端内侧壁上设置有与感染空间相通的通道出虫口,感染空间的上端为空间出虫口,遇水膨胀件和各吸水条的下端通过毛细管道与储存腔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害虫病原菌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活塞板的上端设置有竖向设置的连接杆,连接杆上设置有传力挡块,连接杆上于传力挡块的下侧导向套装有传力套,各传动连杆的上端与对应传动板铰接相连,各传动连杆的下端与所述传力套铰接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行害虫病原菌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力挡块与连接杆螺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争艳刘之源罗琼牛犇鲁玉杰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