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园清除灰茶尺蠖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0317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茶园清除灰茶尺蠖蛹装置。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且支撑台的底部两侧均固定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转动有轴杆,且轴杆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固定块和连接块,所述轴杆上固定有轴轮,所述固定块的表面固定有翻动块,且连接块的表面设置有毛刷,所述支撑台上固定有两个发动机,且发动机的输出端固定有滚轮,且滚轮的表面通过皮带与轴轮的表面传动,所述支撑台的底部两侧均固定有连接杆,且连接杆上通过支架设置有滚动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茶园清除灰茶尺蠖蛹装置,解决了茶树根部进行人工翻土过程麻烦,需要对茶树根部的灰茶尺蠖蛹进行逐个清除,在将土壤进行重新覆盖,工作量大,并且清除效率低的问题。并且清除效率低的问题。并且清除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园清除灰茶尺蠖蛹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茶叶种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茶园清除灰茶尺蠖蛹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灰茶尺蠖又名拱拱虫、拱背虫、量尺虫、造桥虫,属于鳞翅目灰茶尺蠖蛾科。灰茶尺蠖是茶园最普遍、为害最严重的害虫之一,灰茶尺蠖对茶树的危害主要是咬食叶片,1~2龄幼虫在蓬面芽梢上取食叶肉,留下窗眼状空洞;3龄幼虫在叶片的叶缘取食,造成缺刻;4龄幼虫食后仅留主脉;4龄后进入暴食期可食尽全叶,灰茶尺蠖一年发生6~7代以上,以蛹在茶树根际表土中越冬,越冬蛹可深达1.5~3厘米,次年3月初开始羽化出土,通过人工翻土,茶树根部的灰茶尺蠖蛹进行清除,达到消除茶尺蠖,但对茶树根部进行人工翻土过程麻烦,需要对茶树根部的灰茶尺蠖蛹进行逐个清除,在将土壤进行重新覆盖,工作量大,并且清除效率低。
[000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茶园清除灰茶尺蠖蛹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茶园清除灰茶尺蠖蛹装置,解决了茶树根部进行人工翻土过程麻烦,需要对茶树根部的灰茶尺蠖蛹进行逐个清除,在将土壤进行重新覆盖,工作量大,并且清除效率低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茶园清除灰茶尺蠖蛹装置,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且支撑台的底部两侧均固定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转动有轴杆,且轴杆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固定块和连接块,所述轴杆上固定有轴轮;
[0006]所述固定块的表面固定有翻动块,且连接块的表面设置有毛刷,所述支撑台上固定有两个发动机,且发动机的输出端固定有滚轮,且滚轮的表面通过皮带与轴轮的表面传动。
[0007]优选的,所述支撑台的底部两侧均固定有连接杆,且连接杆上通过支架设置有滚动筒。
[0008]优选的,所述支撑台的顶部转动有存料斗,且存料斗与支撑台的顶部之间设置有弹簧。
[0009]优选的,所述存料斗的底部连通有出料盒,且出料盒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
[0010]优选的,所述支撑台的底部设置有车轮。
[0011]优选的,所述支撑台的一侧设置有牵引块。
[0012]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茶园清除灰茶尺蠖蛹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提供一种茶园清除灰茶尺蠖蛹装置,通过翻动块将茶树根部旁的土壤翻开,将灰茶尺蠖蛹翻出,再通过连接块上的毛刷,将灰茶尺蠖蛹清扫出来,将越冬蛹翻出土层,清除茶树根茎表土中的蛹,降低蛹的存活率从而控制种群基数,减少虫源,通过支架
上的滚动筒,将土壤覆盖压实,使得残留的蛹窒息或者防止羽化出土,其防治效果达80

85%,减少灰茶尺蠖的发生量,解决了茶树根部进行人工翻土过程麻烦,需要对茶树根部的灰茶尺蠖蛹进行逐个清除,在将土壤进行重新覆盖,工作量大,并且清除效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茶园清除灰茶尺蠖蛹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所示支撑台的侧视图;
[0016]图3为图1所示轴杆和固定块的连接图;
[0017]图4为图1所示支架和滚动筒的侧视图。
[0018]图中标号:1、支撑台,2、支撑杆,3、轴杆,4、固定块,5、连接块,6、轴轮,7、翻动块,8、毛刷,9、发动机,10、滚轮,11、皮带,12、连接杆,13、支架,14、滚动筒,15、存料斗,16、弹簧,17、出料盒,18、车轮,19、牵引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0]请结合参阅图1

4所示,一种茶园清除灰茶尺蠖蛹装置,包括支撑台1,支撑台1,且支撑台1的底部两侧均固定有支撑杆2,支撑杆2上转动有轴杆3,且轴杆3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固定块4和连接块5,轴杆3上固定有轴轮6;
[0021]如图2所示,本技术固定块4的表面固定有翻动块7,通过翻动块7将茶树根部旁的土壤翻开,将灰茶尺蠖蛹翻出,且连接块5的表面设置有毛刷8,通过连接块5上的毛刷8,将灰茶尺蠖蛹清扫出来,将越冬蛹翻出土层,清除茶树根茎表土中的蛹,降低蛹的存活率从而控制种群基数,减少虫源,支撑台1上固定有两个发动机9,且发动机9的输出端固定有滚轮10,且滚轮10的表面通过皮带11与轴轮6的表面传动。
[0022]如图4所示,本技术支撑台1的底部两侧均固定有连接杆12,且连接杆12上通过支架13设置有滚动筒14,滚动筒14呈60
°
设置,通过支架13上的滚动筒14,将土壤覆盖压实,使得残留的蛹窒息或者防止羽化出土。
[0023]本技术支撑台1的顶部转动有存料斗15,且存料斗15与支撑台1的顶部之间设置有弹簧16,存料斗15的底部连通有出料盒17,且出料盒17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通过存料斗15上的土壤在弹簧16的震动下,通过出料盒17的出料口落下。
[0024]如图1所示,本技术支撑台1的底部设置有车轮18,便于移动,支撑台1的一侧设置有牵引块19,通过牵引块19固定在牵引车上,并在茶树旁移动。
[0025]本技术提供的茶园清除灰茶尺蠖蛹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通过牵引块19固定在牵引车上,并在茶树旁移动,启动两个发动机9,滚轮10的表面通过皮带11带动轴轮6转动,轴杆3带动固定块4和连接块5转动,固定块4通过翻动块7将茶树根部旁的土壤翻开,将灰茶尺蠖蛹翻出,再通过连接块5上的毛刷8,将灰茶尺蠖蛹清扫出来,将越冬蛹翻出土层,清除茶树根茎表土中的蛹,降低蛹的存活率从而控制种群基数,减少虫源,通过存料斗15上的土壤在弹簧16的震动下,通过出料盒17的出料口落下,覆盖在茶树的根部旁,通过支架13上的滚动筒14,将土壤覆盖压实,使得残留的蛹窒息或者防止羽化出土,其防治效果达80

85%,减少灰茶尺蠖的发生量。
[0026]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园清除灰茶尺蠖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台(1),所述支撑台(1),且支撑台(1)的底部两侧均固定有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上转动有轴杆(3),且轴杆(3)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固定块(4)和连接块(5),所述轴杆(3)上固定有轴轮(6);所述固定块(4)的表面固定有翻动块(7),且连接块(5)的表面设置有毛刷(8),所述支撑台(1)上固定有两个发动机(9),且发动机(9)的输出端固定有滚轮(10),且滚轮(10)的表面通过皮带(11)与轴轮(6)的表面传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园清除灰茶尺蠖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1)的底部两侧均固定有连接杆(12),且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农红艳梁运鹏梁志文胡海涛黎健龙陈义勇黄安顺农红秋黄燕峰张扬娣汤红云梁成额胡玥梁优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鸿雁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