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力电池箱体及动力电池保温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电池设计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箱体及动力电池保温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动汽车在冬季低温环境下,续航严重衰减,尤其是环境温度低于
‑
20℃,凸显用户里程焦虑。目前电池热管理系统主要采用液冷方式,电池内部设计单独的液冷板,配置整车的冷却系统,包括冷却液罐、冷却管路、冷却水泵、散热器、控制器等零部件。上述方案可以在常温环境下,保证电池工作在最佳温度范围,满足整车的续航目标,且有效提升电池使用寿命。但是在冬季严寒气温下,用户抱怨普遍存在。如何提升极寒温度下整车续航,是行业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0003]针对上述冬季低温环境电动汽车续航衰减严重的技术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箱体及动力电池保温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冬季低温环境电动汽车续航衰减严重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本体(31),所述箱体本体(31)具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电池模组(11);保温结构(21),所述保温结构(21)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保温结构(21)内填充有保温材料,所述保温材料用于与所述电池模组(11)进行热量交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结构(21)包括:保温箱体(211),所述保温箱体(211)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的底部,所述保温箱体(211)内开设多个换热腔(213),多个所述换热腔(213)之间相连通地设置,所述换热腔(213)内填充有所述保温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箱体(211)为板状结构,所述换热腔(213)沿所述保温箱体(211)的水平方向延伸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箱体(211)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材料填充口(214),所述材料填充口(214)与至少一个所述换热腔(213)连通地设置,所述材料填充口(214)用于向所述换热腔(213)内填充所述保温材料,和/或,所述材料填充口(214)用于将所述保温材料从所述换热腔(213)内抽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填充口(214)处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换热腔(213)内所述保温材料的填充量。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填充口(214)处设置有自动锁止机构,所述自动锁止机构具有封堵所述材料填充口(214)的锁止位置和打开所述材料填充口(214)的打开位置。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箱体(211)上还设置有气压平衡阀(215),所述气压平衡阀(215)与所述换热腔(213)连通设置,所述气压平衡阀(215)具有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所述保温箱体(211)内的封闭气压P1与外界气压P0相等时,所述气压平衡阀(215)处于所述关闭状态,所述保温箱体(211)内的封闭气压P1与所述外界气压P0不等时,所述气压平衡阀(215)处于所述开启状态。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材料包括第一相变材料,所述第一相变材料用于释放热能,所述第一相变材料具有第一临界温度,其中,
‑
36℃≤第一临界温度≤
‑
35℃。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动力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材料包括第二相变材料,所述第二相变材料用于吸收热能,所述第二相变材料具有第二临界温度,其中,39℃≤第二临界温度≤40℃。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箱体还包括:外部防护结构(216),所述外部防护结构(216)设置于所述箱体本体(31)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小娟,尹芳芳,赵名翰,赵豪儒,谷文博,孟祥宇,陈永胜,王艳,王希凯,宋博涵,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