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废料回收功能的增粘剂生产模具,涉及增粘剂生产技术领域,包括增粘剂生产装置,所述增粘剂生产装置的内部设置有增粘剂生产内仓,所述增粘剂生产装置的内腔顶部固定安装有微型震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搅拌桶内设置纵向与横向的主副搅拌装置,提高了搅拌效果和混合程度,再通过在搅拌桶顶部安装微型震动装置,可以将粘黏在搅拌桶内壁的原料废料震动下来,防止因其导致内部空间缩小不利于搅拌效果和生产量;在搅拌桶底部设置过滤回收装置,首先可以将未搅拌成功废料与搅拌成功后的增粘剂进行有效的分离,且通过打开过滤片可将废料通过出料口移出,达到了生产中的废料能够回收的目的。生产中的废料能够回收的目的。生产中的废料能够回收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废料回收功能的增粘剂生产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增粘剂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废料回收功能的增粘剂生产模具。
技术介绍
[0002]增粘剂加入改性沥青中,通过表面扩散或内部扩散湿润粘接表面,使改性沥青与被粘物料之间粘接强度提高。增粘剂主要有无机盐类电解质和有机类增粘剂两类,增粘剂分为水性的和油性的,水性的有水性增粘乳液、水性增粘树脂、水性增粘粉;油性的有增粘松香树脂,改性松香树脂,增粘剂作为胶黏剂中主要是提高产品的初粘力合持粘力;用在涂料中主要提高与基体的附着力增加。增粘剂的生产过程中需要搅拌,搅拌方式大多采用采机械搅拌,机械搅拌一般只能进行横向的旋转,导致搅拌效果较差,混合程度较低,增粘剂的生产效率较低,不利于生产加工。
[0003]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公开号为CN213726013U,公开日为21年07月20日的中国技术专利文件,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增粘剂生产用混合搅拌装置,涉及增粘剂生产
,针对增粘剂的生产过程中,普通的机械搅拌方式只能进行横向搅拌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搅拌桶和支撑柱,所述搅拌桶内底部固定安装有沿纵向设置的支撑柱,所述搅拌桶顶端固定安装电机,所述搅拌桶顶端贯穿式转动安装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支撑柱位于搅拌桶的中心轴线上,所述转动轴的上端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且下端延伸至搅拌桶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旋转杆。本技术结构新颖,且使用该装置混合搅拌,增大了搅拌棒对原料的搅拌面积,增强了搅拌效果,提高了混合程度,提高了增粘剂的生产效率。
[0004]为了解决机械搅拌只能横向的旋转,导致搅拌效果较差,混合程度较低的问题,现有技术是采用在搅拌桶内底部安装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旋转杆的方式进行处理,但是还会出现内部的制剂会粘附在搅拌罐内壁且出现废料无法回收的情况,进而导致罐体内部空间缩小不利于搅拌效果和生产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废料回收功能的增粘剂生产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具有废料回收功能的增粘剂生产模具,包括增粘剂生产装置,所述增粘剂生产装置的内部设置有增粘剂生产内仓,所述增粘剂生产装置的内腔顶部固定安装有微型震动装置,且所述微型震动装置的表面与增粘剂生产内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增粘剂生产装置的内腔底部固定安装有过滤回收装置;所述增粘剂生产内仓的内部设置有主搅拌装置和副搅拌装置,且主搅拌装置固定安装在增粘剂生产内仓的顶部,所述副搅拌装置固定安装在增粘剂生产内仓的四周表面。
[0008]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增粘剂生产装置包括有增粘剂生产模具箱,所述增粘剂生产模具箱的顶部固定安装头进料台,所述增粘剂生产模具箱的内腔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块,所述增粘剂生产模具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底座。
[0009]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增粘剂生产内仓包括有增粘剂生产桶,所述增粘剂生产桶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且所述出料口与支撑底座相连通,所述增粘剂生产桶的底端开设有过滤卡槽。
[0010]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主搅拌装置包括有固定安装在增粘剂生产桶顶部的主搅拌电机,所述主搅拌电机的底面固定安装有纵向转动轴,所述纵向转动轴的表面固定安装有主搅拌片,所述副搅拌装置包括有固定安装在增粘剂生产桶四周的副搅拌电机,所述副搅拌电机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横向搅拌组件,且所述主搅拌电机和副搅拌电机的表面与支撑块活动连接,通过在搅拌桶内设置纵向与横向的主副搅拌装置,提高了搅拌效果和混合程度。
[0011]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微型震动装置包括有固定安装在增粘剂生产桶顶部的微型震动主机,且所述微型震动主机的顶面与增粘剂生产模具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微型震动主机的底部一侧固定安装有磁性震动块,所述磁性震动块的一侧与增粘剂生产桶的表面吸附连接,通过在搅拌桶顶部安装微型震动装置,可以将粘黏在搅拌桶内壁的原料废料震动下来,防止因其导致内部空间缩小不利于搅拌效果和生产量。
[0012]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过滤回收装置包括有固定安装在增粘剂生产桶内腔底部的过滤回收电机,所述过滤回收电机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片,所述过滤片的顶部开设有过滤孔,且所述过滤片的表面与过滤卡槽的表面活动连接,在搅拌桶底部设置过滤回收装置,首先可以将未搅拌成功废料与搅拌成功后的增粘剂进行有效的分离,且通过打开过滤片可将废料通过出料口移出,达到了生产中的废料能够回收的目的。
[0013]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副搅拌装置的数量为六组,且所述副搅拌装置分别均匀安装在增粘剂生产桶的四周,所述横向搅拌组件分别分布在主搅拌片之间。
[0014]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15]1、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废料回收功能的增粘剂生产模具,通过在搅拌桶内设置纵向与横向的主副搅拌装置,提高了搅拌效果和混合程度,再通过在搅拌桶顶部安装微型震动装置,可以将粘黏在搅拌桶内壁的原料废料震动下来,防止因其导致内部空间缩小不利于搅拌效果和生产量。
[0016]2、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废料回收功能的增粘剂生产模具,在搅拌桶底部设置过滤回收装置,首先可以将未搅拌成功废料与搅拌成功后的增粘剂进行有效的分离,且通过打开过滤片可将废料通过出料口移出,达到了生产中的废料能够回收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搅拌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过滤回收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增粘剂生产装置;2、支撑底座;3、增粘剂生产内仓;4、主搅拌装置;5、副搅拌装置;6、微型震动装置;7、过滤回收装置;11、增粘剂生产模具箱;12、进料台;13、支撑块;31、增粘剂生产桶;32、出料口;33、过滤卡槽;41、主搅拌电机;42、纵向转动轴;43、主搅拌片;51、副搅拌电机;52、横向搅拌组件;61、微型震动主机;62、磁性震动块;71、过滤回收电机;72、过滤片;73、过滤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3]实施例1
[0024]如图1
‑
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废料回收功能的增粘剂生产模具,包括增粘剂生产装置1,增粘剂生产装置1包括有增粘剂生产模具箱11,增粘剂生产模具箱11的顶部固定安装头进料台12,增粘剂生产模具箱11的内腔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块13,增粘剂生产模具箱1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底座2,增粘剂生产装置1的内部设置有增粘剂生产内仓3,增粘剂生产装置1的内腔顶部固定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废料回收功能的增粘剂生产模具,包括增粘剂生产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粘剂生产装置(1)的内部设置有增粘剂生产内仓(3),所述增粘剂生产装置(1)的内腔顶部固定安装有微型震动装置(6),且所述微型震动装置(6)的表面与增粘剂生产内仓(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增粘剂生产装置(1)的内腔底部固定安装有过滤回收装置(7);所述增粘剂生产内仓(3)的内部设置有主搅拌装置(4)和副搅拌装置(5),且主搅拌装置(4)固定安装在增粘剂生产内仓(3)的顶部,所述副搅拌装置(5)固定安装在增粘剂生产内仓(3)的四周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废料回收功能的增粘剂生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粘剂生产装置(1)包括有增粘剂生产模具箱(11),所述增粘剂生产模具箱(11)的顶部固定安装头进料台(12),所述增粘剂生产模具箱(11)的内腔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块(13),所述增粘剂生产模具箱(1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底座(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废料回收功能的增粘剂生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粘剂生产内仓(3)包括有增粘剂生产桶(31),所述增粘剂生产桶(31)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32),且所述出料口(32)与支撑底座(2)相连通,所述增粘剂生产桶(31)的底端开设有过滤卡槽(3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废料回收功能的增粘剂生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搅拌装置(4)包括有固定安装在增粘剂生产桶(31)顶部的主搅拌电机(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晓李,聂长娇,孟秀元,何燕飞,聂长怀,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星光有机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