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华绒螯蟹螺原体MIRA和MIRA-LFD检测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80742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华绒螯蟹螺原体MIRA和MIR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华绒螯蟹螺原体MIRA和MIRA

LFD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中华绒螯蟹螺原体MIRA和MIRA

LFD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中华绒螯蟹(俗称河蟹)在中国的淡水养殖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较高。随着中华绒螯蟹养殖快速、大规模的发展,致使水体环境状况急剧恶化,病害经常发生且越来越严重,其中较为严重的病害就是河蟹“颤抖病”,其对中华绒螯蟹的养殖产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近些年来,对于河蟹颤抖病的发病机制一直尚不明确,有的认为是病毒,有的认为是细菌以及生存环境起重要作用,还有人提出其病原体为类立克次体微生物,直到2003年王文等首次从发病的中华绒螯蟹中分离出病原,经系统分类学、血清学等方面的研究,将其命名为中华绒螯蟹螺原体(Spiroplasma eriocheiris, Se)。
[0003]目前针对中华绒螯蟹螺原体的检出常用的检测方法有蛋白质印迹法、普通PCR、RT

PCR和LAMP,但这些方法存在容易污染、操作繁琐、敏感性中等、存在非特异性扩增、耗时长、需要专业仪器设备等缺点。因此亟需一种操作简单,特异性强的中华绒螯蟹螺原体检测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华绒螯蟹螺原体MIRA和MIRA

LFD检测方法及其应用,MIRA技术对样本及实验室环境要求较低,可将少量核酸分子扩增至可检出水平,结合侧流层析试纸条(LFD)形成 MIRA

LFD快速诊断方法;同时,中华绒螯蟹螺原体MIRA、MIRA

LFD的方法还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在灵敏度的表现上也更强于PCR;同时中华绒螯蟹螺原体的MIRA、MIRA

LFD的检测方法具有快速、灵敏、特异性强、不需要特殊仪器等优点,适合中华绒螯蟹螺原体的快速检测,可以适用于临床样品检测。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中华绒螯蟹螺原体MIRA和MIRA

LFD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引物和探针的合成与筛选;S2.MIRA反应体系的建立;S3.MIRA

LFD反应体系的建立;S4.特异性检测。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S1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设计引物:使用30

35bp的引物,无二级结构,扩增片段大小150

300bp,通过Olige6软件设计4对引物;(2)初步筛选:在上下游引物中间,设计一长度为46

52nt与目的片段互补的序列,5端修饰一个FAM,在5

端与3
’’
端的中部位置标记一个dSpacer(四氢呋喃,THF),作为nfo的识别位点,3

末端标记一个修饰基团(C3spacer),通过Olige6软件设计出2对探针引物;
(3)最终筛选:将两组引物进行最后筛选,最终得出1组片段大小约为186bp与预期大小一致的292F/446R引物用于后续MIRA方法检测,并以此片段设计出一组探针引物用于后续MIRA

LFD方法检测。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S2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建立25μL的MIRA反应体系,向冻干混合酶中加入29.4μL溶解缓冲液(A Buffer),将其均分为2份;(2)向每份加入中华绒螯蟹螺原体DNA 1μL,无菌无酶水6.05μL、10μmol/L的正向引物1μL、10μmol/L的反向引物1μL、醋酸镁(B Buffer)1.25μL;(3)将混合物混匀,震荡1s离心1s,重复两次,立即放到水浴锅中反应,得到MIRA产物;(4)将MIRA产物通过酚:氯仿:异丙醇=25:24:1进行抽提,随后用2%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分析。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S3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建立25μL的MIRA

LFD反应体系,向冻干混合酶中加入29.4μL溶解缓冲液(A Buffer),将其均分为2份;(2)向每份加入中华绒螯蟹螺原体DNA 1μL,无菌无酶水6.85μL,1μmol/L的正向引物0.5μL、1μmol/L的反向引物0.5μL、醋酸镁(B Buffer)1.25μL;(3)将混合物混匀,震荡1s离心1s,重复两次,立即放到水浴锅中反应,得到MIRA

LFD产物;(4)取10μL反应产物于20μL的PCR小管中,向其加入95μL的无菌无酶水,混匀,将侧向层析纸条插入,静置5min后观察结果。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S4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用筛选的最佳引物与一定反应条件,分别以枯草芽孢杆菌、苏云金杆菌、金黄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嗜水气单胞菌、沙门氏杆菌、中华绒螯蟹螺原体的DNA为模板,同时设置了一个空白对照,进行MIRA、MIRA

LFD检测。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反应条件具体为:MIRA、MIRA

LFD的反应温度为37℃、反应时间为10min。
[001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检测方法在中华绒螯蟹螺原体中的应用。
[00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检测方法在临床样品检测中的应用。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建立了一种MIRA、MIRA

LFD检测方法,无需特殊仪器且具有快速、灵敏、特异性强等优点,可用于检测中华绒螯蟹是否携带病原螺原体,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病原扩散,减少其对中华绒螯蟹养殖造成的损失,从而促进中华绒螯蟹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引物筛选,其中:
“‑”
表示以无菌水为模板的阴性对照,“+”表示以中华绒螯蟹螺原体为模板,阳性对照为试剂盒自带模板与引物。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MIRA反应温度及时间的优化,其中:a为反应温度优化,b为反应时间优化。
[0016]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MIRA

LFD反应温度及时间的优化,其中:a为反应温度优化,b为反应时间优化。
[0017]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引物特异性检测,其中:line1

7分别为中华绒螯蟹螺原体、枯草芽孢杆菌、苏云金杆菌、金黄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嗜水气单胞菌、沙门氏杆菌;b:line1

8分别为无菌水、枯草芽孢杆菌、苏云金杆菌、金黄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嗜水气单胞菌、沙门氏杆菌、中华绒螯蟹螺原体。
[0018]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灵敏性检测,其中:a为MIRA检测,b为MIRA

LFD检测,c为PCR检测,Line1

9所用中华绒螯蟹螺原体DNA浓度分别为10ng
·
μ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华绒螯蟹螺原体MIRA和MIRA

LFD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引物和探针的合成与筛选;S2.MIRA反应体系的建立;S3.MIRA

LFD反应体系的建立;S4.特异性检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华绒螯蟹螺原体MIRA和MIRA

LFD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设计引物:使用30

35bp的引物,无二级结构,扩增片段大小150

300bp,通过Olige6软件设计4对引物;(2)初步筛选:在上下游引物中间,设计一长度为46

52nt与目的片段互补的序列,5端修饰一个FAM,在5

端与3
’’
端的中部位置标记一个dSpacer(四氢呋喃,THF),作为nfo的识别位点,3

末端标记一个修饰基团(C3spacer),通过Olige6软件设计出2对探针引物;(3)最终筛选:将两组引物进行最后筛选,最终得出1组片段大小约为186bp与预期大小一致的292F/446R引物用于后续MIRA方法检测,并以此片段设计出一组探针引物用于后续MIRA

LFD方法检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华绒螯蟹螺原体MIRA和MIRA

LFD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建立25μL的MIRA反应体系,向冻干混合酶中加入29.4μL溶解缓冲液(A Buffer),将其均分为2份;(2)向每份加入中华绒螯蟹螺原体DNA 1μL,无菌无酶水6.05μL、10μmol/L的正向引物1μL、10μmol/L的反向引物1μL、醋酸镁(B Buffer)1.25μL;(3)将混合物混匀,震荡1s离心1s,重复两次,立即放到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庆国安德瑞宫思楠黄燕兰顾伟王文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