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物器的驱控元件、手柄及取物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0719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取物器的驱控元件、手柄及取物器,驱控元件包括基础体,驱控元件和取物器手柄中杆体的滑动连接,基础体包括第一配合单元和第二配合单元,第一配合单元上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的自由端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用于与杆体上啮合件配合,以实现驱控元件和杆体的相对位置锁定或解锁,第二配合单元上设置有第一联动件,所述第一联动件用于与弹性件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实现连续稳定形变操控的基础上,还达到了即时锁控,避免了限位件和啮合件的啮合震动影响,减小了驱控元件在杆体上的滑动阻力,保证执行器平稳地对目标物进行拾取,不仅提高了取物器的操控精度和操控流畅性,还提高了取物器的使用便捷性和拾取效果。提高了取物器的使用便捷性和拾取效果。提高了取物器的使用便捷性和拾取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取物器的驱控元件、手柄及取物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内窥镜
,尤其是涉及一种取物器的驱控元件、手柄及取物器。

技术介绍

[0002]取石器是现代微创手术中常用医疗器械之一,可配合内窥镜,伸入人体体腔对目标物进行拾取,特别是对于结石类疾病;现有的取石器一般包括手柄、牵引绳和位于末端的网篮,由手柄驱动牵引绳,通过牵引绳传动将动力传递至网篮,控制网篮发生形变,在网篮间隙变大后可操控目标物通过网篮间隙进入网篮中,而后网篮形变至间隙减小,从而将目标物被网篮包裹固定,随后就可以在锁定网篮状态后将目标物从人体体腔中取出。
[0003]而申请人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发现,现有的取石器,一般需要多次操控网篮反复形变才能实现对目标物的稳定包裹,而为方便连续对网篮进行形变操控,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214857193U公开的取石网篮装置,采用驱动结构和锁定结构啮合来实现连续形变操控,但是驱动结构和锁定结构之间啮合会在形变驱动过程中产生震动,而震动可能经由牵引绳传导致网篮,影响网篮对目标物的稳定拾取。

技术实现思路
<br/>[00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取物器的驱控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体,所述基础体上设置有夹持部(130)和滑动部,所述滑动部用于实现驱控元件和取物器手柄中杆体(210)的滑动连接,基础体包括第一配合单元(110)和第二配合单元(120),第一配合单元(110)上设置有弹性件(111),弹性件(111)的自由端设置有限位件(112),所述限位件(112)用于与杆体(210)上啮合件(213)配合,以实现驱控元件和杆体(210)的相对位置锁定或解锁,第二配合单元(120)上设置有第一联动件(121),所述第一联动件(121)用于与弹性件(111)配合,以改变弹性件(111)的形变状态,实现限位件(112)和啮合件(213)配合状态调整,所述第二配合单元(120)与第一配合单元(110)滑动连接,以实现第一联动件(121)与弹性件(111)配合状态调整,第二配合单元(120)与第一配合单元(110)的滑动行程中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时,限位件(112)和啮合件(213)啮合,驱控元件和杆体(210)处于锁定状态,在第二位置时,限位件(112)和啮合件(213)无关联,驱控元件和杆体(210)处于解锁状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控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单元(110)和第二配合单元(120)中的一者上设置有滑动槽(115),第一配合单元(110)和第二配合单元(120)中的另一者上设置有与滑动槽(115)相配合的滑动块(123)。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控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部为设置在第一配合单元(110)上的第一滑动通道(113)和/或设置在第二配合单元(120)上的第二滑动通道(122),所述第一滑动通道(113)用于实现第一配合单元(110)和杆体(210)的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动通道(122)用于实现第二配合单元(120)和杆体(210)的滑动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控元件,其特征在于,在滑动部为包括设置在第一配合单元(110)上的第一滑动通道(113)时,所述第一配合单元(110)上设置有与第一滑动通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祖雄兵崔雨易清华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华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