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栓器及其前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8706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42
本申请涉及栓塞物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取栓器及其前端装置,前端装置能够通过血管的管腔,以及在血管内进行移动,前端装置包括毛细导管、线环结构和导丝,线环结构的丝线环绕于毛细导管周围并固定于毛细导管上并适于通过交流电磁波或交流电作用,因此,在取栓时,能通过将交流电磁波或交流电作用于线环结构并将线环结构作用于栓塞物以提高栓塞物的硬度或强度,以及使栓塞物更牢固地粘附在线环结构上,由此能够被完整取出,可减少栓塞物的碎裂。另外,在血管内的移动时,可将该前端装置收纳于微导管中,到达栓塞点时再释放,能有效防止前端装置对血管壁的磨损。具有该前端装置的取栓器也具备上述优点。取栓器也具备上述优点。取栓器也具备上述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取栓器及其前端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栓塞物处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取栓器及其前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采用介入式的治疗技术是针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方法之一,例如,目前国际上的支架型取栓器,包括第一代机械取栓器Merci Retriever,第二代机械取栓器Trevo和Solitaire,对栓塞物的取出具有一定的效果,但这些取栓器由于结构设计的问题,在取栓过程中极易造成对血管壁的磨损,从而对血管壁造成损伤导致出血,或者支架对血栓过度嵌合,导致血栓碎裂,产生次级血栓脱落进入下游更细的血管中再次造成血管的远端栓塞。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前端装置,能够减少装置对血管壁的磨损,减少栓塞物的碎裂。
[0004]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具有该前端装置的取栓器。
[0005]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前端装置,能够通过血管的管腔,以及在血管内进行移动,所述前端装置包括毛细导管、线环结构和导丝,所述毛细导管具有设定的长度,沿长度方向具有近端部和远端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前端装置,其特征在于,能够通过血管的管腔,以及在血管内进行移动,所述前端装置包括:毛细导管,具有设定的长度,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为近端部和远端部,所述毛细导管的管壁上设置有固定部;线环结构,包括多根丝线,所述丝线自所述近端部向所述远端部延伸设置,各所述丝线之间相互独立,所述丝线能够伸入栓塞物内部,所述丝线适于由交流电磁波或交流电作用,所述丝线包括环绕于所述毛细导管周围的环绕段,所述环绕段固定于所述固定部;导丝,设置于所述远端部并连接于其中一根所述丝线,用于指引血管内栓塞物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导管的内部中空形成内腔,所述固定部包括多个针孔,多个所述针孔自所述近端部向所述远端部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毛细导管的管壁上,并连通于所述内腔,所述丝线穿设于所述针孔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导管上的多个所述针孔中,包括多组对称设置于所述毛细导管的管壁上的针孔组,每组所述针孔组位于所述管壁的不同侧面,同一所述针孔组的所述针孔用于穿设同一所述丝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导管呈圆管状,所述毛细导管的内径范围为0.25mm至0.35mm。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端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丝线还包括连接段,所述连接段位于所述内腔中,所述连接段沿所述毛细导管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连接段的一端用于连接操控装置,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环绕段,所述环绕段穿设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琳珊张逸松王萌秦臻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高性能医疗器械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