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轻质化耐弯曲多芯屏蔽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
,尤其涉及一种轻质化耐弯曲多芯屏蔽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自动化工业生产线上,多芯电缆常用于机器人、移动驱动系统等。由于传输技术、维护测试技术等的飞速发展,通信电缆逐渐走向细径化、轻质化的发展,这会给产业技术带来运输方便、造价低、经济实用、效率低等诸多好处。然而,普通的多芯电缆屏蔽层多采用金属编织屏蔽结构,铜线用量多,重量大,制造成本高,不利于细径轻质化生产所需。并且,普通的多芯电缆缆芯内部不具有补偿导线,因此不具备缆芯内部温度监控功能,当电流过大引发着火时,会引燃电缆中的可燃绝缘材料和护套材料,由于不具有早起预警功能,现场人员及消防人员不能够及时采取灭火抢救措施,导致火灾事故的扩大化,不但会造成财产损失,甚至关系到人员伤亡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轻质化耐弯曲多芯屏蔽电缆,在轻质化制作前提下,具有高柔软性,屏蔽性能稳定,具有对缆芯内部温度的监控功能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轻质化耐弯曲多芯屏蔽电缆,其特征是:包括若干同轴绝缘线芯(1)围绕补偿导线线芯(2)外部共同绞合形成缆芯,所述缆芯外部依次包覆有芳纶捻线缠绕层(3)、PET树脂带绕包层(4)、导电纤维缠绕屏蔽层(5)、铁粉树脂复合外缠绕层(6)和硅烷接枝交联高密度聚乙烯外护套(7),所述同轴绝缘线芯(1)包括内导体(8)和硅烷接枝交联低密度聚乙烯绝缘层(9),所述内导体(8)为中心铜绞线(81)和围绕在所述中心铜绞线(81)外部的若干外层铜绞线(82)共同绞合构成,所述中心铜绞线(81)和所述外层铜绞线(82)的绞向相同,所述补偿导线线芯(2)由正极导线(10)和负极导线(11)构成线芯体,所述线芯体外部依次包覆有铁粉树脂复合内缠绕层(12)和氟树脂挤包绝缘层(13),所述正极导线(10)包括铜导体(14)和第一发泡氟树脂带绕包绝缘层(15),所述负极导线(11)包括铜镍导体(16)和第二发泡氟树脂带绕包绝缘层(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化耐弯曲多芯屏蔽电缆,其特征是:所述同轴绝缘线芯(1)与所述补偿导线线芯(2)的外径比为1:0.85至1:1,所述补偿导线线芯(2)外径不超过3.8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化耐弯曲多芯屏蔽电缆,其特征是:所述缆芯绞距为所述同轴绝缘线芯(1)外径的8至15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化耐弯曲多芯屏蔽电缆,其特征是:所述芳纶捻线缠绕层(3)为芳纶捻线单向螺旋缠绕结构且绕距为缆芯外径的二至四倍,所述芳纶捻线缠绕层(3)的绕向与所述缆芯绞向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化耐弯曲多芯屏蔽电缆,其特征是:所述中心铜绞线(81)和所述外层铜绞线(82)均为若干直径为0.04mm至0.12mm镀锡铜单丝绞合构成,所述外层铜绞线(82)绞距为所述中心铜绞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成功,谷高帅,王明杨,刘恒,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大元通电缆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