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送桩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03596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送桩杆,包括限位头和至少一个送桩单杆,限位头和送桩单杆依次可拆卸连接;限位头包括锥状头部和柱状尾部,柱状尾部与送桩单杆连接;送桩单杆呈柱状,送桩单杆的端部设置有固定件,送桩单杆与限位头以及送桩单杆之间通过穿过固定件的连接件连接;送桩单杆外壁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偏差刻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为分段组装的装配式结构,可根据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的直径和送桩深度,选配相应直径和相应个数的送桩单杆,组装成合适长度的送桩杆,施工完成后可快速拆卸;设置限位头,减少因送桩杆与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之间偏差导致在送桩时产生的桩位偏差;送桩单杆上设有偏差刻度,可实时计算桩顶标高,防止欠送超送。送超送。送超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送桩杆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装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送桩杆。

技术介绍

[0002]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作为构建建筑物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好坏直接制约着整个工程项目的优劣。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的桩顶标高和桩位偏差都与桩基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沉桩施工时,需通过送桩杆在桩位处将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打入指定标高,根据设计要求,送桩长度一般从几米至十几米不等。传统送桩杆为整根长圆钢柱,使用时需根据具体项目的送桩长度制作相应的尺寸,从而导致送桩杆不具备通用性,同时长送桩杆起吊、运输时也存在困难;其次传统送桩杆沉桩施工时,无法快速判断送桩长度,精准控制桩位偏差,只能通过经验判断,可能存在较大误差。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装配式送桩杆,解决现有的送桩杆为一体式结构不具备通用性且无法快速判断送桩长度的问题。
[0004]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装配式送桩杆,包括限位头和至少一个送桩单杆,所述限位头和所述送桩单杆依次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送桩杆,其特征在于,包括限位头和至少一个送桩单杆,所述限位头和所述送桩单杆依次可拆卸连接;所述限位头包括锥状头部和柱状尾部,所述柱状尾部与所述送桩单杆连接;所述送桩单杆呈柱状,所述送桩单杆的端部设置有固定件,所述送桩单杆与所述限位头以及所述送桩单杆之间通过穿过所述固定件的连接件连接;所述送桩单杆外壁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偏差刻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送桩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桩单杆为中空的筒状结构,所述固定件与所述送桩单杆焊接连接,所述固定件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送桩单杆的端部设置有操作孔,所述操作孔对应于所述第一连接孔设置;所述送桩单杆之间通过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的连接件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送桩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第四钢板,所述第四钢板呈圆形,所述第四钢板的直径与送桩单杆的外径匹配;所述第一连接孔设置在所述第四钢板的边缘。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送桩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还包括第五钢板,所述第五钢板呈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五钢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吉尤书琴朱其昌张谦侯思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浦东新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