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DBF+CNN的多目标波达角估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电测向领域,具体为基于DBF+CNN的多目标波达角估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辐射源信号的波达角估计,是电子侦察设备,利用接收到的目标信号,通过信号处理,从而估计辐射源信号的到达方向。辐射源信号的波达角估计方法,主要有振幅法测向、相位法测向、空间谱估计测向等,这些方法都是传统的非智能化波达角估计方法。
[0003]专利公开号为CN111610488A的中国专利文件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阵列信号波达角估计方法,该方法针对任意给定的多元阵列,通过提取各阵元采样数据的阵元间相位差等特征信息,在深度学习的基础上,实现对辐射源目标的快速高精度测向。
[0004]但上述智能化波达角估计方法只能对单个辐射源目标进行测向,对于同时多目标的环境,就会出现测向困难。这是因为,第一,该方法是一种基于分类识别的波达角估计方法,对于一个目标,假设要求测向范围为360
°
,角度分辨率为0.1
°
,则角度分类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DBF+CNN的多目标波达角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构建DBF+CNN多目标波达角估计模型;第二步、正交双通道采样:通过正交变换和数字采样处理,得到I、Q双通道采样数据;第三步、数字波束形成与实现空间滤波:基于DBF产生同时多波束,实现空间滤波;第四步、卷积与池化:卷积层抽象出更高层次的特征,池化层通过下采样操作实现数据的压缩,将输入的特征映射划分为多个不重叠的区域;第五步、多目标波达角估计:利用DBF+CNN多目标波达角估计模型,在学习训练的基础上,实现多目标波达角的高精度估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DBF+CNN的多目标波达角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BF+CNN多目标波达角估计模型包括2L+M个输入层、3个卷积层、3个池化层、1个全连接层和1个Softmax分类层,其中L表示天线的阵元个数,M表示多波束的数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DBF+CNN的多目标波达角估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振河,王礼俊,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戎科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