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北京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双偏振光纤角加速度计的三分量旋转地震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0251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双偏振光纤角加速度计的三分量旋转地震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光源模块、第二光源模块、数据处理单元和三个调制解调光路系统;第一光源模块的输出端经第一起偏器与第一耦合器连接,第一耦合器将线偏振光分为三路,分别输入到三调制解调光路系统;第二光源模块的输出端经第二起偏器与第二耦合器连接,第二耦合器将线偏振光分为三路,分别输入到三调制解调光路系统;每一调制解调光路系统包括两条光路和保偏光纤环,每一光路包括环形器、光电探测器、数字信号采集处理单元、光学调制器、偏振分束/合束器;三系统中的保偏光纤环两两垂直放置;数据处理单元用于根据各系统对应的信号计算得到三分量地震旋转分量信号。震旋转分量信号。震旋转分量信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双偏振光纤角加速度计的三分量旋转地震监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旋转地震探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双偏振光纤角加速度计的三分量旋转地震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地震的旋转分量特征信号中包含了震动的方向性和各向异性信息,可以更充分的描述地震源及其波场,成为了近年来地震学的重要研究方向。角加速度计可以用于监测地震引起的地球介质旋转分量,进而解调介质转动时的动力学特征信号,是现代多维地震研究突破瓶颈的关键,因此基于角加速度计的旋转地震监测装置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0003]迄今为止,国内外角加速度计研发大多针对高频振动领域监测,常用的机电式角加速度计难以向低频方向拓展,因此并不适用于地震监测。基于液环式角加速度计有着较好的低频性能,但是这种角加速度计精度较低且环境适应性不强,因此也不适用地震监测方面的应用。微机电系统角加速度计具有尺寸小、价格低以及低频性能较好等优点,但其较低的测量精度限制了其应用场合。
[0004]基于双偏振光纤Sagnac干涉仪可以实现角加速度的高灵敏度探测,从而制作出兼具高灵敏度、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双偏振光纤角加速度计的三分量旋转地震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光源模块(1)、第二光源模块(4)、数据处理单元和三个调制解调光路系统;第一光源模块(1)的输出端经第一起偏器(2)与第一耦合器(3)连接,第一起偏器(2)用于将第一光源模块(1)输出的激光转换为第一路线偏振光并输入第一耦合器(3);所述第一耦合器(3)用于将所述第一路线偏振光分为三路,分别输入到三所述调制解调光路系统;第二光源模块(4)的输出端经第二起偏器(5)与第二耦合器(6)连接,第二起偏器(5)用于将第二光源模块(4)输出的激光转换为第二路线偏振光并输入第二耦合器(6);所述第二耦合器(6)用于将所述第二路线偏振光分为三路,分别输入到三所述调制解调光路系统;每一所述调制解调光路系统包括两条光路和保偏光纤环,第一光路包括第一环形器、第一光电探测器、第一数字信号采集处理单元、第一光学调制器、第一偏振分束/合束器;第二光路包括第二环形器、第二光电探测器、第二数字信号采集处理单元、第二光学调制器、第二偏振分束/合束器;所述第一光学调制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环形器的第二端口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路线偏振光并将其分为两束,一束偏振光输入所述第一偏振分束/合束器的第一合束输入端、另一束偏振光输入所述第二偏振分束/合束器的第一合束输入端,所述第一偏振分束/合束器的合束输出端与所述保偏光纤环的一端连接,两束偏振光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偏振分束/合束器、第二偏振分束/合束器的x

pol通道进入到所述保偏光纤环中;所述第一环形器的第三端口经所述第一光电探测器与所述第一数字信号采集处理单元连接,所述第一环形器的第三端口用于接收经所述第一光学调制器返回的干涉信号,所述第一光电探测器用于将收到的干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后输入所述第一数字信号采集处理单元;所述第一数字信号采集处理单元与所述数据处理单元连接,用于将采集的信号输入所述数据处理单元;所述第二光学调制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环形器的第二端口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路线偏振光并将其分为两束,一束偏振光输入所述第一偏振分束/合束器的第二合束输入端、另一束偏振光输入所述第二偏振分束/合束器的第二合束输入端,所述第二偏振分束/合束器的合束输出端与所述保偏光纤环的另一端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向东陈彦钧朱兰鑫黄慧敏操玉文王文伯李正斌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