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用发动机变阻尼隔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80212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船用发动机变阻尼隔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缸体、支撑架、底座与活塞杆,缸体、支撑架与底座由上至下分别套设于活塞杆外围,缸体底部密封安装有下盖板,缸体内充满磁流变液,缸体内部于活塞杆外部固定套设有上下两组活塞,上方活塞与缸体顶部之间设置有四组中心对称分布的弹簧,固定座固定安装于活塞杆外壁,上下两组活塞之间安装有永磁铁,上下两组活塞内分别填充有两组线圈,活塞杆底端安装有位移传感器,活塞杆上端侧面安装有加速度传感器,活塞杆内部贯穿设置有一导线,导线一端与两组线圈连接,另一端连接有控制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实时控制磁流变减振器的最佳阻尼力输出,对全工况下发动机振动进行有效控制。进行有效控制。进行有效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用发动机变阻尼隔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船用发动机隔振
,特别涉及一种船用发动机变阻尼隔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船舶发动机在工作时,发动机活塞往复运动产生周期性变化的不平衡力和力矩。不平衡力和力矩传递到船体,造成船体以及其他设备产生振动噪声,导致疲劳破坏等。因此,船舶发动机的隔振尤为重要,但现有隔振器其调谐范围较窄,不能实现全工况下发动机隔振,隔振效果有限影响,极易造成船舶运行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船用发动机变阻尼隔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通过实时控制磁流变减振器的最佳阻尼力输出,对全工况下发动机振动进行有效控制。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5]一种船用发动机变阻尼隔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支撑架、底座与活塞杆,所述缸体、支撑架与底座由上至下分别套设于活塞杆外围,所述底座四周对称设置有数组固定孔,所述底座通过螺栓与船体固定,所述缸体底部密封安装有下盖板,所述下盖板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用发动机变阻尼隔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支撑架、底座与活塞杆,所述缸体、支撑架与底座由上至下分别套设于活塞杆外围,所述底座四周对称设置有数组固定孔,所述底座通过螺栓与船体固定,所述缸体底部密封安装有下盖板,所述下盖板下方与支撑架上方贴合,所述缸体内充满磁流变液,所述缸体内部于活塞杆外部固定套设有上下两组活塞,下方所述活塞底部设置有固定座,上方所述活塞与缸体顶部之间设置有四组中心对称分布的弹簧,所述固定座固定安装于活塞杆外壁,上下两组所述活塞之间安装有永磁铁,所述上下两组所述活塞内分别填充有两组线圈,所述活塞杆底端安装有位移传感器,所述活塞杆上端侧面安装有加速度传感器,所述活塞杆内部贯穿设置有一导线,所述导线一端与两组线圈连接,另一端连接有控制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发动机变阻尼隔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横截面为梯形,所述底座上方于活塞杆外侧设置有导向槽,所述支撑架中部于导向槽上方对应设置有导向凸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发动机变阻尼隔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侧壁与底座之间贴合设置有橡胶圈,所述支撑座侧壁于橡胶圈下方设置有一圈限位凸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发动机变阻尼隔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底部水平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船体之间有间隙,所述活塞杆外壁下方设置有螺纹,所述支撑架与活塞杆外壁通过螺纹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发动机变阻尼隔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顶部、下盖板在与活塞杆的连接处进设置有密封环。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发动机变阻尼隔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顶部固定连接有一连接头,所述活塞杆顶部通过连接头与船用发动机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发动机变阻尼隔振系统,其特征在于:上下两组所述活塞内部环设有一圈凹槽,所述线圈缠绕于凹槽内,上下两组所述活塞于线圈外部开设有数组竖直设置的活塞孔。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发动机变阻尼隔振系统,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志龙沈鼎盛王超安亮季禹徐作为王琪
申请(专利权)人:招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