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龙岩学院专利>正文

油液磁流体阻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3282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油液磁流体阻尼器,其包括缸体、浮动分隔活塞和活塞杆,油腔室内滑动连接有磁流滑阀活塞机构,所述活塞杆的下端从顶端盖伸入缸体内部并与磁流滑阀活塞机构固定连接。所述磁流滑阀活塞机构包括磁流活塞、活塞座体、滑阀阀芯、励磁线圈和活塞外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油液磁流体阻尼器在不替换液压油的情况下就可改变阻尼器的阻尼,这主要得益于其内部的磁流滑阀活塞机构。与那些替换液压油的磁流变液阻尼器相比,它可以很好的改进上述传统磁流变液减震器的缺点,同时它调整阻尼不可控的因素大大减少,只有滑阀阀芯内部少量的磁流变液,控制起来相对简单;对比与整个阻尼器缸内充满磁流变液,新型阻尼器的励磁电流更小、反应更加灵活。应更加灵活。应更加灵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液磁流体阻尼器


[0001]本技术涉及阻尼器
,尤其涉及油液磁流体阻尼器。

技术介绍

[0002]市面上汽车悬架系统中搭载的减震器大都属于液力减震器类型,其原理是当活塞在减震器缸筒内往复移动时,筒内的油液在活塞和各阀门之间的来回不断的穿梭进而与内壁摩擦及液体分子之间的内摩擦成对振动的阻尼力,此过程中主要依靠的是摩擦和阻尼来吸收和转换冲击的能量。这种以液压油作为阻尼介质的减震器其产生的阻尼是不可以控制的,乘客若想要获得更舒适的乘坐环境就要得要求汽车悬架系统的“软”、“硬”程度可以根据不同的行驶工况和路况及时做出反应,所以有了搭配有磁流变阻尼器这种可变阻尼的减震器。与传统的液力阻尼器的最大不同之处就是磁流变流体阻尼器的阻尼介质由液压油替换成了磁流变流体,同时添加了电磁系统。现有磁流变流体减震器简化原理图如图1所示,磁流变阻尼器工作原理是当励磁线圈02内的电流增大时节流孔内磁场就会增强,磁流变流体03流过节流孔的阻力随之增大从而使得阻尼器输出的阻尼力增大,反之电流减小,阻尼力也减小。对此通过对输入电流的调节,即可控制阻尼器阻尼力的大小。结合车机的行驶系统就可以使得悬架阻尼自适应路况进行改变达到最佳的减震效果。综上不难看出由于磁流变流体的润滑性不如液压油就会导致其自身流动阻力就很大对,就容易对各阀门、密封件和相对摩擦的部件寿命造成不利影响;同时由于无法将励磁线圈的磁场完全拘束在活塞01与节流孔之间,活塞01外部的磁流变流体也会有着不同程度的固化现象,这会使得减震器的阻尼线性不佳,即外部磁流变流体的不可控因素太多;筒内充满着的磁流变流体长时间静止下磁性微粒也会产生沉积下来,甚至会固化使得减震器的减震效果大幅度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相对简单、反应灵活的油液磁流体阻尼器。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油液磁流体阻尼器,包括缸体、浮动分隔活塞和活塞杆,缸体的底部和顶部分别固定有底端盖和顶端盖,浮动分隔活塞滑动套接于缸体内部,浮动分隔活塞至底端盖的缸体内部空间为气室并存有一定压力的气体,浮动分隔活塞至顶端盖的缸内空间为油腔室用于填满液压油;
[0006]所述油腔室内滑动连接有磁流滑阀活塞机构,所述活塞杆的下端从顶端盖伸入缸体内部并与磁流滑阀活塞机构固定连接;
[0007]所述磁流滑阀活塞机构包括磁流活塞、活塞座体、滑阀阀芯、励磁线圈和活塞外体;
[0008]所述活塞外体滑动连接于缸体内部,活塞座体固定连接在活塞外体内部,所述励磁线圈固定连接在活塞座体外圆壁的环形槽内,活塞座体的两轴端分别固定有活塞端盖,
两活塞端盖上分别具有用于液压油通过的镂空孔;
[0009]所述滑阀阀芯滑动套接于活塞座体的内孔上,滑阀阀芯的外圆周壁上沿轴向间隔设有多个环形板,各环形板上分别沿圆周方向间隔设有多个流通孔,所述活塞座体的内孔上沿轴向间隔设有两道环形凹槽状的阀口,活塞座体的两轴端面上分别沿圆周方向间隔设有多个流道,两轴端的各流道分别与对应侧的阀口连通,滑阀阀芯沿轴向移动时,能够改变阀口的开度;
[0010]所述滑阀阀芯的两轴端分别固定有密封端盖,滑阀阀芯内部填充有磁流变流体;
[0011]所述磁流活塞的中部设有环形部,环形部的外周壁上沿圆周方向间隔设有多个节流孔,磁流活塞与滑阀阀芯两轴端的密封端盖滑动套接,且磁流活塞的环形部位于滑阀阀芯内部;所述磁流活塞的两端上分别固定有挡环,两端的挡环与对应侧的密封端盖之间连接有套设在磁流活塞上的复位弹簧;所述磁流活塞的两端末分别滑动套接有压紧座,一端的压紧座套接于活塞杆端部,另一端的压紧座套接于对应侧的活塞端盖中,两个压紧座与对应侧的挡环之间分别连接有套设在磁流活塞上的安全弹簧。
[0012]进一步的,所述活塞外体的外圈设有组合密封圈,活塞外体沿缸体内部滑动的过程中,组合密封圈用于动态密封。
[0013]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端盖上设有套接在磁流活塞上的格莱圈。
[0014]进一步的,所述磁流活塞两轴端的密封端盖上分别固定有推盖,推盖与对应的复位弹簧顶靠连接。
[0015]进一步的,远离活塞杆一端的活塞端盖上螺纹连接有调整螺钉,该调整螺钉的端部顶靠于对应的压紧座上。
[0016]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本技术油液磁流体阻尼器在不替换液压油的情况下就可改变阻尼器的阻尼,这主要得益于其内部的磁流滑阀活塞机构。与那些替换液压油的磁流变液阻尼器相比,它可以很好的改进上述传统磁流变液减震器的缺点,同时它调整阻尼不可控的因素大大减少,只有滑阀阀芯内部少量的磁流变液,控制起来相对简单;对比与整个阻尼器缸内充满磁流变液,新型阻尼器的励磁电流更小、反应更加灵活;不管是磁流滑阀活塞机构上的还是端盖上的密封件等部件都可以通用传统的阻尼器的部件,因为它的阻尼介质仍然是液压油,这也会为其带来更好的线性阻尼。
附图说明
[0017]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8]图1为现有技术中磁流变流体减震器简化原理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油液磁流体阻尼器的剖视图;
[0020]图3为磁流滑阀活塞机构的剖视图;
[0021]图4为活塞座体的示意图;
[0022]图5为滑阀阀芯的示意图;
[0023]图6油液在活塞座体和滑阀阀芯之间流通的示意图。
实施方式
[0024]如图2

6所示,本技术油液磁流体阻尼器,包括缸体1、浮动分隔活塞2和活塞
杆3,缸体1的底部和顶部分别固定有底端盖4和顶端盖5,浮动分隔活塞2滑动套接于缸体1内部,浮动分隔活塞2至底端盖4的缸体1内部空间为气室并存有一定压力的气体,浮动分隔活塞2至顶端盖5的缸内空间为油腔室用于填满液压油;
[0025]油腔室内滑动连接有磁流滑阀活塞机构6,活塞杆3的下端从顶端盖5伸入缸体1内部并与磁流滑阀活塞机构6固定连接,磁流滑阀活塞机构6把油腔室分为上腔室(有杆腔)和下腔室(无杆腔);磁流滑阀活塞机构6上下振动的过程中因为有活塞杆3的存在就会导致上腔室和下腔室有一定的容积差,对此主要通过浮动分隔活塞2的上下移动压缩气腔来补偿消除这一容积差。
[0026]磁流滑阀活塞机构6包括磁流活塞61、活塞座体62、滑阀阀芯63、励磁线圈64和活塞外体65;
[0027]活塞外体65滑动连接于缸体1内部,活塞外体65的外圈设有组合密封圈6501,活塞外体65沿缸体1内部滑动的过程中,组合密封圈6501用于动态密封。活塞座体62固定连接在活塞外体65内部,励磁线圈64固定连接在活塞座体62外圆壁的环形槽内,活塞座体62的两轴端分别固定有活塞端盖66,两活塞端盖66上分别具有用于液压油通过的镂空孔;
[0028]滑阀阀芯63滑动套接于活塞座体62的内孔上,滑阀阀芯63的外圆周壁上沿轴向间隔设有多个环形板6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油液磁流体阻尼器,包括缸体、浮动分隔活塞和活塞杆,缸体的底部和顶部分别固定有底端盖和顶端盖,浮动分隔活塞滑动套接于缸体内部,浮动分隔活塞至底端盖的缸体内部空间为气室并存有一定压力的气体,浮动分隔活塞至顶端盖的缸内空间为油腔室用于填满液压油;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腔室内滑动连接有磁流滑阀活塞机构,所述活塞杆的下端从顶端盖伸入缸体内部并与磁流滑阀活塞机构固定连接;所述磁流滑阀活塞机构包括磁流活塞、活塞座体、滑阀阀芯、励磁线圈和活塞外体;所述活塞外体滑动连接于缸体内部,活塞座体固定连接在活塞外体内部,所述励磁线圈固定连接在活塞座体外圆壁的环形槽内,活塞座体的两轴端分别固定有活塞端盖,两活塞端盖上分别具有用于液压油通过的镂空孔;所述滑阀阀芯滑动套接于活塞座体的内孔上,滑阀阀芯的外圆周壁上沿轴向间隔设有多个环形板,各环形板上分别沿圆周方向间隔设有多个流通孔;所述活塞座体的内孔上沿轴向间隔设有两道环形凹槽状的阀口,活塞座体的两轴端面上分别沿圆周方向间隔设有多个流道,两轴端的各流道分别与对应侧的阀口连通,滑阀阀芯沿轴向移动时,能够改变阀口的开度;所述滑阀阀芯的两轴端分别固定有密封端盖,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悦新黄亮刘毅萍卢玮
申请(专利权)人:龙岩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