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野外太阳能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0090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野外太阳能充电桩,包括支撑管和太阳能发电组件,还包括多套充电装置,所述支撑管下部有承载环,承载环外环面上设有多个容纳腔每套所述充电装置均包括升降椅、柱塞缸和插座,多个升降椅环形阵列在支撑管外,多个所述柱塞缸均位于支撑管内部,所述柱塞缸经液压管道连通升降椅下端,柱塞缸的活塞端朝上并连接有绝缘活动板,所述绝缘活动板上表面连接有两个相间隔的导电弹片,支撑管内壁上设置有绝缘固定板,每个所述绝缘固定板下表面均连接有接线端子,两个所述接线端子分别连接导线,所述导线贯穿支撑管和承载环伸进容纳腔内、并连接相对应的插座。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充电接口可隐藏,保证安全,使游客可以一边休息一边充电。使游客可以一边休息一边充电。使游客可以一边休息一边充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野外太阳能充电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充电
,具体涉及一种野外太阳能充电桩。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旅游休闲已成为关乎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幸福产业”,人们对旅游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特点,近郊游、露营等野外类项目越来越收到市场欢迎;但目前相关旅游目的地的野外配套设施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便,特别是必备电子产品的充电问题一直困扰游客。野外太阳能快速充电装置能有效的解决这一难题。
[0003]例如申请号为CN201821327829.2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景区太阳能展板,包括两根支撑管以及夹杂在两根支撑管之间并与之相互固定的展板,所述的支撑管及展板上方设有一个顶棚支架,其表面串联固定有若干太阳能电池板,支撑管为内部设有一个蓄电池其与太阳能电池板电路连接,支撑管顶端还固定连接设有一块导流挡板,所述的导流挡板上端还设有两根固定柱,两根固定柱其表面分别设有一个空槽,且两个空槽相对设置,两个空槽之间转动连接有一个反光装置,所述的支撑管表面设有一个电力输出口,其上设有若干USB插口以及插座。<br/>[00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野外太阳能充电桩,包括支撑管(1)和太阳能发电组件,所述支撑管(1)上端连接太阳能发电组件、下端连通有电池箱(2),所述电池箱(2)内设有蓄电池(3)和光伏控制器(4),所述太阳能发电组件和蓄电池(3)均电连接光伏控制器(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套充电装置,所述支撑管(1)下部连接有承载环(5),承载环(5)外环面上设有多个容纳腔(8);每套所述充电装置均包括升降椅(6)、柱塞缸(7)和插座(9),每套充电装置的插座(9)位于一个容纳腔(8)内,所述升降椅(6)包括伸缩柱(11)和坐椅,伸缩柱(11)内设有压力腔,伸缩柱(11)收缩时压力腔排气、伸长时压力腔吸气,坐椅下方设置有使伸缩柱(11)复位的压缩弹簧(17),每套充电装置的升降椅(6)环形阵列在支撑管(1)外周;每套充电装置的柱塞缸(7)均位于支撑管(1)内部,所述柱塞缸(7)经液压管道连通压力腔下端,柱塞缸(7)的活塞端朝上并连接有绝缘活动板(18),所述绝缘活动板(18)上表面连接有两个相间隔的导电弹片(19),每套充电装置的两个导电弹片(19)分别电连接光伏控制器(4)的输出正极和输出负极,支撑管(1)内壁上设置有与每个柱塞缸(7)上下相对应的绝缘固定板(20),每个所述绝缘固定板(20)下表面均连接有与两个导电弹片(19)相对应的接线端子(21),两个所述接线端子(21)分别连接导线,所述导线连接插座(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外太阳能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柱(11)包括套筒(14)和芯管(15),所述套筒(14)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直径小于套筒(14)内周壁直径的圆形开口,套筒(14)内装有芯管(15),所述芯管(15)外周壁与套筒(14)上下两端的圆形开口内壁滑动接触,芯管(15)外壁与套筒(14)内壁之间的空间构成压力腔,芯管(15)外壁上连接有位于压力腔内、与套筒(14)内壁滑动接触的活塞环(16),所述芯管(15)下端伸进电池箱(2)内、且与电池箱(2)连通,上端伸出套筒(14)并连接坐椅,所述坐椅包括坐板(12)和背板(13),所述坐板(12)与背板(13)铰接,芯管(15)外套设有连接坐板(12)下表面与套筒(14)上端面的压缩弹簧(1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野外太阳能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8)的开口处设有沿承载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思雨康洋鸣远萌周园刘家汝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