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解纯水氢气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9936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电解纯水氢气发生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水箱、电解池、电源、气水分离器、单向阀、四通接口、分子筛;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容纳区域以及第二容纳区域,所述单向阀、所述四通接口、所述分子筛位于所述第二容纳区域;其中,所述电解纯水氢气发生器还包括氢气泄漏传感器以及控制器,所述氢气泄漏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二容纳区域,所述氢气泄漏传感器相对所述单向阀、所述四通接口、所述分子筛设置,所述氢气泄漏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有效监控单向阀、四通接口、分子筛的接口处是否有漏气,可以第一时间切断电解池的电源,避免氢气浓度进一步提高。步提高。步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解纯水氢气发生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氢气发生
,特别涉及一种电解纯水氢气发生器。

技术介绍

[0002]纯水氢气发生器工作原理是以纯水作电解液,SPE离子膜作电解质,通过电解而获得氢气。水在贵金属催化作用下,通过SPE离子膜,到达阴极吸收电子形成氢气,阳极产生氧气,氢气通过阴极出口进入气水分离器、冷凝分离后,再进入到干燥过滤器中,经吸附净化从出气口源源不断地输出。而氧气则从电解池储液筒排氧口自然放掉。
[0003]纯水氢气发生器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氢气泄露,氢气与氧气、空气混合后,达到一定浓度,容易引发爆炸,导致不良后果。
[0004]在如下文献中,还可以发现更多与上述技术方案相关的信息:
[0005]在专利公开号为CN107574457A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VOC在线监测氢气发生器,包括壳体以及纯水箱、电解池、气水分离器、开关电源、干燥器、压力控制装置、压力调节阀、风扇和流量调节阀,纯水箱、电解池、开关电源依次连接,气水分离器分别连接纯水箱、电解池和干燥器,干燥器、压力控制装置、压力调节阀和流量调节阀依次连接,压力控制装置包括安全控制器和压力传感器,电解池采用离子膜作电解质膜,风扇连接开关电源;壳体包括前面板和后面板,前面板上设有液位计窗体、电源开关、流量显示窗体和压力表,后面板上设有氢气输出口、通风口和电源接插口。
[0006]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
[0007]现有技术中,没有针对单向阀、四通接口、分子筛的接口处进行氢气浓度检测的,导致无法发现单向阀、四通接口、分子筛的接口处是否发生氢气泄漏,容易引发不良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解纯水氢气发生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没有针对单向阀、四通接口、分子筛的接口处进行氢气浓度检测的,导致无法发现单向阀、四通接口、分子筛的接口处是否发生氢气泄漏,容易引发不良后果的技术问题。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专利技术人提供了一种电解纯水氢气发生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水箱、电解池、电源、气水分离器、单向阀、四通接口、分子筛;
[0010]所述水箱与所述电解池连接,所述电解池与所述气水分离器连接,所述电源为所述电解池供电,所述气水分离器通过第一排气管道与所述单向阀相连通,所述单向阀通过第二排气管道与所述四通接口相连通,所述四通接口通过第三排气管道与所述分子筛相连通;
[0011]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容纳区域以及第二容纳区域,所述水箱、所述电解池、所述电源、所述气水分离器位于所述第一容纳区域,所述第二容纳区域与所述第一容纳区域相对隔开,所述单向阀、所述四通接口、所述分子筛位于所述第二容纳区域;
[0012]其中,所述电解纯水氢气发生器还包括氢气泄漏传感器以及控制器,所述氢气泄
漏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二容纳区域,所述氢气泄漏传感器相对所述单向阀、所述四通接口、所述分子筛设置,所述氢气泄漏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氢气泄漏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二容纳区域的氢气浓度,并将数据发送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并控制所述电源,当所述氢气泄漏传感器检测的氢气浓度超过预设值时,所述控制器切断所述电解池的电源。
[0013]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单向阀、四通接口、分子筛位于第二容纳区域,氢气泄漏传感器相对单向阀、四通接口、分子筛设置,氢气泄漏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氢气泄漏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二容纳区域的氢气浓度,并将数据发送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并控制所述电源,当所述氢气泄漏传感器检测的氢气浓度超过预设值时,所述控制器切断所述电解池的电源。如此,可以有效监控单向阀、四通接口、分子筛的接口处是否有漏气,当发生漏气时,可以第一时间切断电解池的电源,避免氢气浓度进一步提高,同时,可以提醒维修人员进行检修。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氢气泄漏传感器相对于所述单向阀设置,所述氢气泄漏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单向阀的一侧。
[0015]如此,单向阀的接口处为主要漏气点,靠近单向阀设置,可以提高氢气泄漏传感器的检测精度。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壳体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用于将所述壳体的容纳空间隔为所述第一容纳区域与所述第二容纳区域,所述单向阀靠近所述隔板设置,所述四通接口位于所述单向阀在水平方向上的下方;
[0017]所述壳体包括左侧板以及右侧板,所述左侧板与所述隔板之间的空间为所述第一容纳区域,所述隔板与所述右侧板之间的空间为所述第二容纳区域,所述分子筛靠近所述右侧板设置,所述氢气泄漏传感器的位置位于所述单向阀与所述分子筛之间的位置。
[0018]氢气泄漏传感器作为泄露检测,是在正常的传输工作管道之外的,是位于排气管道外部的。单向阀、四通接口、分子筛与排气管道之间的接口处为主要的氢气泄露点,氢气泄漏传感器优选是靠近单向阀、四通接口、分子筛的位置设置,可以提高氢气泄漏传感器的检测精度。至于其他情况下,例如其他位置的管道破损、箱体外泄漏扩散到箱体内部,氢气泄漏传感器也可以检测到,同样可以切断电解池的电源,避免氢气浓度进一步提高。
[0019]如此,可以将氢气泄漏传感器设置在单向阀、分子筛、四通接口之间的位置,可以有效提高氢气泄漏传感器检测单向阀、分子筛、四通接口漏气的检测精度。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隔板的顶部设置有容所述第一排气管道通过的避让空间,所述分子筛设置在所述右侧板的上部,所述氢气泄漏传感器通过固定杆固定在所述单向阀的一侧。
[0021]如此,通过固定杆可以使氢气泄漏传感器设置更靠近单向阀设置,进一步提高氢气泄漏传感器的检测精度。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壳体包括底板,所述固定杆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氢气泄漏传感器通过螺丝固定在所述固定杆的顶部,所述氢气泄漏传感器与所述底板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单向阀与所述底板之间的距离。
[0023]如此,使氢气泄漏传感器、固定杆可拆卸,方便维修,氢气泄漏传感器与底板之间的距离等于单向阀与底板之间的距离,使氢气泄漏传感器靠近单向阀的接口处,进一步,提
高氢气泄漏传感器的检测精度。
[002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电解纯水氢气发生器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第一容纳区域,所述电路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隔板上,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氢气泄漏传感器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0025]如此,电路板通过螺栓固定在隔板的侧面上,方便对电路板进行布局,方便氢气泄漏传感器与电路板进行连接。
[002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壳体包括前面板以及背板,所述隔板的两端分别焊接在所述前面板与所述背板上。
[0027]如此,通过隔板可以竖直固定在前面板与背板上,方便隔板将空间隔开。
[002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四通接口包括第一出气口以及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一出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解纯水氢气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水箱、电解池、电源、气水分离器、单向阀、四通接口、分子筛;所述水箱与所述电解池连接,所述电解池与所述气水分离器连接,所述电源为所述电解池供电,所述气水分离器通过第一排气管道与所述单向阀相连通,所述单向阀通过第二排气管道与所述四通接口相连通,所述四通接口通过第三排气管道与所述分子筛相连通;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容纳区域以及第二容纳区域,所述水箱、所述电解池、所述电源、所述气水分离器位于所述第一容纳区域,所述第二容纳区域与所述第一容纳区域相对隔开,所述单向阀、所述四通接口、所述分子筛位于所述第二容纳区域;其中,所述电解纯水氢气发生器还包括氢气泄漏传感器以及控制器,所述氢气泄漏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二容纳区域,所述氢气泄漏传感器相对所述单向阀、所述四通接口、所述分子筛设置,所述氢气泄漏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氢气泄漏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二容纳区域的氢气浓度,并将数据发送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并控制所述电源,当所述氢气泄漏传感器检测的氢气浓度超过预设值时,所述控制器切断所述电解池的电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纯水氢气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气泄漏传感器相对于所述单向阀设置,所述氢气泄漏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单向阀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解纯水氢气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用于将所述壳体的容纳空间隔为所述第一容纳区域与所述第二容纳区域,所述单向阀靠近所述隔板设置,所述四通接口位于所述单向阀在水平方向上的下方;所述壳体包括左侧板以及右侧板,所述左侧板与所述隔板之间的空间为所述第一容纳区域,所述隔板与所述右侧板之间的空间为所述第二容纳区域,所述分子筛靠近所述右侧板设置,所述氢气泄漏传感器的位置位于所述单向阀与所述分子筛之间的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解纯水氢气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顶部设置有容所述第一排气管道通过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仕水林仕炜
申请(专利权)人:华唐时代科技福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