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雾化加热结构以及气溶胶生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9900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29
一种雾化加热结构以及气溶胶生成装置,雾化加热结构包括:导热管、发热芯和第一发热部。导热管的一端为首端,导热管的另一端为尾端,导热管内为中空腔体,中空腔体用于放置气溶胶形成基质。发热芯设置在导热管的尾端,发热芯上沿轴向开设多个气流孔。第一发热部为电磁线圈,电磁线圈呈螺线形片状,电磁线圈设于发热芯上且沿导热管的轴向方向将发热芯分隔为两部分,第一发热部用于通过电磁加热的方式加热发热芯。第一发热部设置在发热芯内,发热芯相对更靠近第一发热部些,便于能量的高效利用。利用发热芯本身起到一定的电磁屏蔽作用,有效降低能量消耗,提高雾化加热结构的加热效率。提高雾化加热结构的加热效率。提高雾化加热结构的加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雾化加热结构以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加热不燃烧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雾化加热结构以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加热不燃烧装置中的气溶胶生成装置,通常包括电源组件和加热机构。电源组件和加热机构电连接,电源组件用于给加热机构提供电能,加热机构将电源组件提供的电能最终转为热能,进而对加热机构上的气溶胶形成基质进行加热,使得气溶胶形成基质通过加热不燃烧的方式雾化形成可供用户吸食的气溶胶。
[0003]其中,加热机构采用电磁感应的方式进行加热,但目前发热部所使用的高频线圈与发热芯之间有一定的间距,起到非接触加热的效果。非接触的加热方式,一方面由于线圈自感以及电阻发热,导致能量消耗大,即加热机构的加热效率低。另一方面,电磁场会扩散导致磁场泄露。若想解决磁场泄露的问题,可在高频线圈的外侧加入磁场屏蔽,但加入磁场屏蔽也会导致能量的消耗,影响加热机构的加热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一种雾化加热结构以及气溶胶生成装置,其主要目的在于降低能量消耗,提高雾化加热结构的加热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雾化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热管,所述导热管的一端为首端,所述导热管的另一端为尾端,所述导热管的首端用于供气溶胶形成基质插入,所述导热管内为中空腔体,所述中空腔体用于放置气溶胶形成基质;发热芯,所述发热芯设置在所述导热管的尾端,所述发热芯上沿轴向开设多个气流孔,所述气流孔用于供气流流过;以及第一发热部,所述第一发热部为电磁线圈,所述电磁线圈呈螺线形片状,所述电磁线圈设于所述发热芯上且沿所述导热管的轴向方向将所述发热芯分隔为两部分,所述第一发热部用于通过电磁加热的方式加热所述发热芯,所述发热芯用于加热经过所述气流孔内的气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芯上沿径向方向形成有安装槽,所述第一发热部设于所述安装槽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芯包括第一发热芯和第二发热芯,所述第一发热部夹设于所述第一发热芯和所述第二发热芯之间,所述第一发热芯和所述第二发热芯上均开设有多个所述气流孔。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热芯朝向所述第二发热芯一侧开设有和所述第一发热部相适配的螺线凹槽,和/或,所述第二发热芯朝向所述第一发热芯的一侧开设有和所述第一发热部相适配的螺线凹槽。5.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扬彬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基克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