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福州大学专利>正文

非电学接触式QLED显示器非均匀脉宽灰度调制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9888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非电学接触式QLED显示器非均匀脉宽灰度调制方法及装置,该方法根据方波驱动信号的占空比与非电学接触式QLED器件电光特性曲线,通过产生脉宽非均匀变化的交流驱动信号作用于列扫描驱动单元,与行扫描驱动单元共同驱动像素单元使其输出亮度非均匀变化,输入灰度数据通过非线性调制之后,输出的灰度数据经过非电学接触式QLED显示器显示并符合人眼视觉特性,从而达到灰度精准调制的效果。该装置包括:电源单元、主控单元、图像数据输入单元、灰度数据矫正单元、列灰度数据寄存单元、PWM调制单元和行扫描驱动单元。该方法及装置有利于使灰度显示更加精准,进而提高显示画质。画质。画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非电学接触式QLED显示器非均匀脉宽灰度调制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器
,具体涉及一种非电学接触式QLED显示器非均匀脉宽灰度调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量子点发光二极管 (Quantum dotlight

emitting diode,QLED)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其外量子效率和稳定性逐步提高,量子点具有更好的色纯度、色彩饱和度、能效色温等优点,其性能与OLED相媲美。极致的窄半峰宽和可调的发光波长,使QLED能更好的复现自然色彩,随着像素向着微纳尺寸缩小,QLED有望成为超高分辨率显示领域的主流技术。微型化QLED器件虽然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在器件微型化的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比如由于制造工艺的限制,巨量转移、金属键合和像素级驱动技术,修复技术和成品良率低等,通过传统技术路线进一步将像素尺寸降低到亚微米级是很困难的,尤其是在微/纳结构下实现QLED发光器件与驱动电极之间的高质量连接是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而且在连接处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寄生电阻,在发光的过程中产生焦耳热,会减少器件寿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电学接触式QLED显示器非均匀脉宽灰度调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方波驱动信号的占空比与非电学接触式QLED器件电光特性曲线,通过产生脉宽非均匀变化的交流驱动信号作用于列扫描驱动单元,与行扫描驱动单元共同驱动像素单元使其输出亮度非均匀变化,输入灰度数据通过非线性调制之后,输出的灰度数据经过非电学接触式QLED显示器显示并符合人眼视觉特性,从而达到灰度精准调制的效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电学接触式QLED显示器非均匀脉宽灰度调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输入灰度数据通过非线性调制之后输出调制后的灰度数据,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根据人眼视觉特性曲线,即自然亮度与人眼视觉亮度关系划分灰度并确定所需灰度显示的总阶数G
MAX
,为使人眼感受到的灰度均匀增加,利用公式ΔL=1/G
MAX
计算出人眼视觉亮度均匀增加的步长ΔL,灰度G1增加到G
MAX
对应人眼视觉亮度从0增加到1,且相邻的人眼视觉亮度间相差ΔL,根据人眼视觉特性曲线找到G1~G
MAX
相对应的自然亮度L
MIN
~L
MAX
;步骤S2:获取非电学接触式QLED显示器的出射光子数与方波驱动信号占空比的关系曲线,归一化处理出射光子数的数据,最终得到相对亮度与方波驱动信号的L

D关系曲线,将步骤S1得到的自然亮度L
MIN
~L
MAX
与L

D关系曲线中纵轴上的相对亮度一一对应,同时找到每个相对亮度的点所对应的方波驱动信号占空比D
TH
~D
MAX
;步骤S3:根据列灰度数据寄存单元数据的位数B,计算出输出方波驱动信号占空比的总阶数为2
B
,计算出方波驱动信号占空比的最小增量ΔD=1/(2
B

1);步骤S4:将步骤S2得到的占空比D
TH
~D
MAX
分别与步骤S3得到的占空比的最小增量ΔD相除,进行取整即为灰度矫正单元进行非线性灰度调制后得到的输出的灰度数据;步骤S5:将步骤S4进行非线性变换后的灰度数据输出到列灰度数据寄存单元,通过PWM调制单元输出对应占空比的方波驱动信号使得非电学接触式QLED显示器实现灰度精确显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电学接触式QLED显示器非均匀脉宽灰度调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电学接触式QLED显示器中每个QLED像元与驱动电极并没有直接的电气连接,而是由绝缘层隔开,通过在驱动电极两端施加交流信号使像元在交变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珊玲肖天宇林志贤郭太良吴朝兴林坚普谢子昱卢杰李俊龙邱佳雯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