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洗衣机箱体自动铆接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铆接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洗衣机箱体自动铆接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洗衣机包括洗衣机筒和安装洗衣机筒的洗衣机箱体,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将洗衣机筒和洗衣机箱体单独制造,然后通过洗衣机箱体上方的开口将洗衣机筒送入洗衣机箱体中并与洗衣机箱体连接,洗衣机箱体一般通过增加钢板厚度和在钢板内侧增加附件板等手段来增加箱体强度;无铆钉连接是利用板件本身的冷变形能力使板件产生局部变形而将板件连接在一起的一种板件连接技术。
[0003]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人工铆接,费时费力且铆接点位容易出现偏差;自动化铆接线中,箱体和附件板在流水线运输过程中如果发生晃动会出现相对错位,进而容易导致后续铆接作业的失误;现有技术中的铆钳不具备转动能力,受箱体上纵、横梁的影响,某些特定点位无法通过铆钳的平移和升降进行铆接,进而后续还需要人工的方式进行补铆作业;现有设备的铆接效率不高,且不具备箱体是否进入铆接位的判断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洗衣机箱体自动铆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平台(2),所述框架平台(2)为箱体(10)提供承载和输送;定位工装(3),所述定位工装(3)通过输送组件(18)滑动接于所述框架平台(2),所述定位工装(3)用于固定箱体(10)和附件板;铆接机构,其包括设于所述框架平台(2)一侧或两侧的侧部铆接机构,以及设于所述框架平台(2)下方的底部铆接机构,各铆接机构均包括若干个可沿轴线方向转动的铆钳组件(4),所述铆钳组件(4)通过对箱体(10)纵、横梁的避让可以实现所有铆接点位的铆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洗衣机箱体自动铆接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上方通过第一升降组件(7)竖向滑动接有所述框架平台(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洗衣机箱体自动铆接设备,其特征在于,侧部铆接机构、底部铆接机构与所述基座(1)之间均设有相应的升降机构、纵向调距机构、横向调距机构和角度调节机构,侧部铆接机构的铆接位水平对内,底部铆接机构的铆接位竖向对内;所述基座(1)通过纵向调距组件(8)水平滑动接有方形安装架(15),所述方形安装架(15)内侧通过角度调节组件(6)、横向调距组件(9)和第二升降组件(16)接于侧部铆接机构;所述方形安装架(15)内侧通过所述第二升降组件(16)接有可竖向移动的第一安装板(17),所述第一安装板(17)的横向两侧为对称状结构,其分别通过横向调距组件(9)接有第二安装板(21),所述第二安装板(21)顶部接有所述铆钳组件(4)和所述角度调节组件(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洗衣机箱体自动铆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铆钳组件(4)包括铆钳(401)、油缸(405)、固定筒(404)和旋转轴(406),所述固定筒(404)与所述第二安装板(21)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406)套设于所述固定筒(404)内侧,且两者之间设有装配间隙(407);所述铆钳(401)的钳口上、下端分别设有轴向对应的第一凸模(402)和第二凸模(403),且所述第二凸模(403)相对于所述第一凸模(402)可轴向移动;所述旋转轴(406)内轴向固设有油缸(405),所述油缸(405)的动力输出端轴向接于铆钳(401)的第二凸模(403),所述油缸(405)的导气、导液管路均接于气液增力单元(14),且所述固定筒(404)和所述旋转轴(406)的侧面设有径向对应的第一开口(4041)和第二开口(4061);所述油缸(405)的导油口通过回转接头轴向接于导油管路,且回转接头与所述固定筒(404)转动连接,其侧面的导气口径向接于导气管路,且导气管路依次穿过第二开口(4061)和第一开口(4041)后接于气液增力单元(1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洗衣机箱体自动铆接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组件,其由压力传感器(408)、第二接近开关(19)和第一接近开关(20)组成,两个所述第二接近开关(19)分别竖向设于所述框架平台(2)的端部内侧,所述第二接近开关(19)设有与所述铆钳(401)同等数量个,其用于监测所述铆钳(401)发生转动后是否到位,各所述压力传感器(408)接入所述铆钳组件(4)的压力输出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洗衣机箱体自动铆接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重组件(5),其由竖向固设于所述方形安装架(15)顶部的第四气缸(501)组成,所述第四气缸(501)接有减压阀,且其气臂端穿过所述方形安装架(15)并向下接有配重块(502)。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洗衣机箱体自动铆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组件(6)包括水平固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板(21)上方的第二伺服电机(604),其输出端接于主动齿轮(603),所述旋转轴(406)末端向外固设有从动齿轮(601),且两者之间相互啮合,且所述从动齿轮(601)与所述旋转轴(406)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角度调节组件(6)还包括限位组件(602),其为气缸类结构,所述从动齿轮(601)的外周面沿其周向等距布设有若干各限位孔(605),所述限位组件(602)的输出端与任一所述限位孔(605)轴向对应,且其输出端直径与所述限位孔(605)的直径相匹配;所述第二升降组件(16)包括固设于所述方形安装架(15)底部的第一伺服电机(161),其输出端向所述方形安装架(15)内侧接有竖向的第一丝杆(16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晓晖,滕云剑,徐兆东,杨浩显,
申请(专利权)人:安通尼克科技青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