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贵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压风-蓄冰-围岩蓄冷耦合控温系统及其控温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79863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风

蓄冰

围岩蓄冷耦合控温系统及其控温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避难硐室降温
,具体涉及一种压风

蓄冰

围岩蓄冷耦合控温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是煤炭生产大国,全国大部分煤矿以井下开采方式进行作业。一旦发生事故,不仅人员撤离困难,而且实施救援也存在很大难度。因此,在矿井中设立避难硐室,给井下人员提供应急避难场所,同时为地面救援人员争取时间。
[0003]由于避难硐室是相对密闭的空间,因此设计建造时要考虑将硐室内的温度、湿度和氧气量等参数维持在人体可接受的范围。避难硐室内的人员、设施都能产生热量,使硐室内温度上升,如果不及时降温,硐室内的温度会持续上升,人体处于高温环境会感到不舒适,而且过高的环境温度会损害人体的热平衡,使人身心失常,严重损害人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必须对避难硐室内进行降温。
[0004]目前,已有的避难硐室降温方式包括:1、高压二氧化碳膨胀降温,通过两次减压使二氧化碳膨胀从液态变为气态实现制冷,利用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风

蓄冰

围岩蓄冷耦合控温系统,包括避难硐室(1)和过渡室(2),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室(2)内设有蓄冰容器(3)和空压机(4),其中,所述空压机(4)通过进风管道(5)与蓄冰容器(3)连接,所述蓄冰容器(3)与避难硐室(1)通过送风管道(6)连接,所述蓄冰容器(3)循环连接有制冷系统(7),制冷系统(7)用于向蓄冰容器(3)输送冷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风

蓄冰

围岩蓄冷耦合控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冰容器(3)内的介质为水,所述制冷系统(7)能够将蓄冰容器(3)内的水制成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风

蓄冰

围岩蓄冷耦合控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7)包括制冷机组(7c),以及连接在制冷机组(7c)与蓄冰容器(3)之间的进液管(7a)和回液管(7b),所述进液管(7a)和/或回液管(7b)上设有溶液泵(7d)。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风

蓄冰

围岩蓄冷耦合控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冰容器(3)内设有与进口管道(5)连通的分流管道(3a),以及与所述送风管道(6)连通的汇总管道(3b),所述分流管道(3a)与汇总管道(3b)之间均匀分布有换热管束(3c)。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风

蓄冰

围岩蓄冷耦合控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束(3c)的数量为18根,每根所述换热管束(3c)的直径为30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风

蓄冰

围岩蓄冷耦合控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管道(6)在避难硐室(1)内连接有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韦双张祖敬易小燕靳婷杨玲燕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