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式高效降温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7599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移动式高效降温箱,包括箱体和设置于箱体内的制冷室;箱体的箱壁由外壁和内壁组成,外壁和内部之间形成通道,外壁上设有进风组件;制冷室内设有若干根换热管;制冷室的侧壁上设有与内壁连通的连通口,相对的另一侧的侧壁上设有贯穿内壁和外壁的导风管;热风通过进风组件进入通道,经过制冷室降温后,从导风管排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风流流经的路径长,且换热面积大,降温效果较优,降温效率高;整个降温过程,风流均不与冰水接触,不仅可以保证降温后的空气的湿度不会过大,同时可以避免箱体内的冰水与外界空气环境的直接接触,大幅度减少冷损失;该降温箱体积小,重量轻,便于移动,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实用性,易于推广应用。推广应用。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移动式高效降温箱


[0001]本技术涉及井下降温
,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式高效降温箱。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矿井开采深度不断加深,深部“三高

扰动”中的高温问题不断突显,有的矿井井下温度甚至高达38℃。高温环境不仅导致作业人员的工作效率下降,同时严重影响安全生产和作业人员的身心健康。在深部矿山开采过程中,可以通过制冷来改善井下的高温环境,以达到高效、安全生产的目的。因此,井下制冷降温技术在深部矿山开采中显得尤为重要。
[0003]随着井下制冷降温技术的发展,人工制冷降温技术逐渐成熟。人工制冷降温技术可分为水冷降温技术和冰冷降温技术两种。其中,水冷降温技术又叫矿井空调技术,该技术传冷稳定,但初期投资及运行维护成本较高;同时该技术主要采用水和化学制冷剂直接混合的方式实现降温,化学制冷剂和水混合吸收热量的同时,常常伴有一些气体挥发出来,在井下封闭的空间内这些气体不易排出,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且传统的化学制冷方式对温度难以控制。相比于水冷降温,冰的起始温度比水更低,另外冰运送速度更快且运输方便,因此冰冷降温技术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式高效降温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和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制冷室;所述箱体的箱壁由外壁和内壁组成,所述外壁和所述内壁之间形成通道,所述外壁上设有进风组件;所述制冷室内设有若干根换热管;所述制冷室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内壁连通的连通口,相对的另一侧壁上设有贯穿所述内壁和所述外壁的导风管;热风通过所述进风组件进入所述通道,经过所述制冷室降温后,从所述导风管导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高效降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制冷室的壁体连接,且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均为开口设置;所述换热管的内腔与所述箱体的内腔相互连通;若干根所述换热管之间的缝隙与所述通道连通,而不与所述箱体的内腔连通;所述换热管的内腔和所述箱体的内腔中均设有制冷试剂,热风通过所述进风组件进入所述通道,经过所述制冷室中的若干根所述换热管之间的缝隙后,从所述导风管导出,实现降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式高效降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竖直设置于所述制冷室中,所述换热管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制冷室的上下壁连接;所述制冷室的上壁顶端放有冰块,所述冰块融化的水进入所述换热管的内腔和所述箱体的内腔中,以所述制冷室和所述箱体内腔均处于低温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移动式高效降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内腔中装有初始水,所述初始水与所述制冷室的上壁顶端的所述冰块接触,以加快所述冰块的溶解;所述制冷室下方设有底座,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龙安智海王明斌王文绍赵洪凯陈科旭程力范玉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黄金矿业科技有限公司深井开采实验室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