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滑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9815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滑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多功能滑轮装置,包括主壳,所述主壳一端设置有电钻接驳口和可回弹的释放把手,所述主壳另一端设置有绳轮,所述绳轮外侧设置有与主壳铰接的活动侧板,所述主壳内设置有与绳轮连接的主齿轮,所述主齿轮一侧啮合有副齿轮,所述副齿轮与电钻接驳口连接,所述电钻接驳口与副齿轮之间设置有单向轴承,所述活动侧板上安装有压绳棒,采用上述方案后,既可当定滑轮使用亦可当动滑轮使用,还可以配合多个滑轮组成省力系统,且具有自锁功能,拉动释放手柄可顺滑平稳释放货物,安全性能高,既可手动操作又可以使用电钻辅助操作,更能使用电钻达到快速收绳,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滑轮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滑轮
,特别涉及到一种多功能滑轮装置。
技术背景
[0002]典型的滑轮是可以绕着中心轴旋转的圆轮。在圆轮的圆周面具有凹槽,将绳子缠绕于凹槽,用力牵拉绳子两端的任一端,则绳子与圆轮之间的摩擦力会促使圆轮绕着中心轴旋转。滑轮实际上是变形的、能转动的杠杆。滑轮主要的功能是牵拉负载、改变施力方向、传输功率等等。滑轮也可以成为链传动或带传动的组件,将功率从一个旋转轴传输到另一个旋转轴。
[0003]在高空作业和起吊重物中滑轮被广泛运用,而在实际工作中,常用的滑轮经常会出现因滑轮与绳子的配合问题而导致的工人或货物坠落,给用户造成巨大的风险,且在下降的过程中,滑轮无法自发对险情进行控制,不利于用户使用,同时常用的滑轮不能在绳子任意段安装,也不能实现手动操作或电动辅助操作于一体的功能,因此,需要对其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滑轮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滑轮装置,包括主壳,所述主壳一端设置有电钻接驳口和可回弹的释放把手,所述主壳另一端设置有绳轮,所述绳轮外侧设置有与主壳铰接的活动侧板,所述主壳内设置有与绳轮连接的主齿轮,所述主齿轮一侧啮合有副齿轮,所述副齿轮与电钻接驳口连接,所述电钻接驳口与副齿轮之间设置有单向轴承,所述活动侧板上安装有压绳棒,所述主壳一侧设置有两个摩擦钩,所述两个摩擦钩之间设置有与主壳连接的摩擦棒。
[0006]进一步的,所述主壳内铰接有棘爪卡齿,所述棘爪卡齿弹性抵接至主齿轮一侧。
[0007]进一步的,所述棘爪卡齿与主齿轮啮合形成的夹角处安装有可转动的释放轴,所述释放轴延伸至主壳外侧,且与释放把手连接,所述释放轴一侧设置有平面端。
[0008]进一步的,所述释放把手上设置有扭簧,所述扭簧包括第一扭簧和第二扭簧,所述释放把手包括连接端和回弹端,所述释放轴与连接端一端连接,并设有所述第一扭簧,所述连接端另一端与回弹端铰接,并设有所述第二扭簧。
[0009]进一步的,所述活动侧板通过第一导轮柱铰接至主壳,所述主壳上安装有第二导轮柱,所述活动侧板一侧设置有卡口,所述卡口可离合地卡接至所述第二导轮柱。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主壳底端设置有主锁孔,所述活动侧板底端设有可与主锁孔重合的副锁孔。
[0011]进一步的,所述压绳棒可转动地安装在活动侧板上,所述主壳上设置有对压绳棒阻挡限位的凸起点。
[0012]进一步的,所述摩擦钩包括第一摩擦钩和第二摩擦钩,所述第一摩擦钩固定安装
在主壳底端,所述第二摩擦钩固定安装在主壳顶端,所述第一摩擦钩和第二摩擦钩的开口方向向外。
[0013]进一步的,所述摩擦棒固定连接在主壳一侧上。
[0014]进一步的,所述绳轮上设置有用于容纳绳子的卡槽,卡槽的左右内侧壁设置有凹凸相对的表面。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采用上述方案后,增加轴承式压绳棒,装好绳子后,压绳棒和绳轮会将绳子轻微挤压,无论绳子承重还是空载,绳轮均可以带动绳子运行,使绳子运行顺畅无阻碍,还可以实现快速回收绳子,从而提升工作效率,新增摩擦棒和两个错位摩擦钩,实现了能以不同的方式缠绕绳子,可以根据下降重物的重量不同调整摩擦力,并且能让绳子运行时不与壳体接触,延长本装置的使用寿命,增加单向动力输入功能,实现逆时针输入动力,顺时针空转,有效避免了输入动力方向错误导致电钻反转伤人,增加了安全性,释放手柄自动回弹至锁定档位,并可收纳在本装置侧面,不妨碍其他操作,更加美观。既可当定滑轮使用亦可当动滑轮使用,还可以配合多个滑轮组成省力系统,且具有自锁功能,拉动释放手柄可顺滑平稳释放货物,安全性能高,既可手动操作又可以使用电钻辅助操作,更能使用电钻达到快速收绳,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0016]说明附图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整体反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主齿轮、副齿轮、棘爪卡齿和释放把手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绳轮、压绳棒和活动侧板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专利技术绳轮与绳子连接示意图;
[0023]图7为本专利技术释放把手和第一扭簧结构示意图;
[0024]图8为本专利技术释放把手和第二扭簧结构示意图;
[0025]图9为本专利技术单向轴承零件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6]图10为本专利技术棘爪卡齿零件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7]图11为本专利技术释放轴零件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8]图12为本专利技术棘爪卡齿、弹簧与主壳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30]如图1至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滑轮装置,包括主壳1,所述主壳1一端设置有电钻接驳口2和可回弹的释放把手3,所述主壳1另一端设置有绳轮6,所述绳轮6外侧设置有与主壳1铰接的活动侧板4,所述主壳1内设置有与绳轮6连接的主齿轮101,所述主齿轮101一侧啮合有副齿轮103,所述副齿轮103与电钻接驳口2连接,所述电钻接驳口2与副齿轮103之间设置有单向轴承201,所述活动侧板4上安装有压绳棒5,所述主壳1一侧设置有两个摩擦钩,所述两个摩擦钩之间设置有与主壳连接的摩擦棒8。当电钻接驳口2转动时,只能沿着一个方向输入动力,另一个方向输入动力无效,随后输入轴104运转带动副齿轮
103,副齿轮103带动主齿轮101转动,主齿轮101带动绳轮6运转,绳轮6通过活动侧板4上的压绳棒5压合绳子601,提供摩擦力,从而使绳轮6运转时绳子601可随绳轮6转动。
[0031]进一步的,所述主壳1内铰接有棘爪卡齿301,所述棘爪卡齿301与主壳之间通过弹簧309抵压,并与主齿轮101啮合。主齿轮101沿一个方向转动时,可以自动拨开棘爪卡齿301而自由转动,主齿轮101沿另一个方向转动时,棘爪卡齿301与其啮合,所以主齿轮101只能沿一个方向旋转。
[0032]进一步的,所述棘爪卡齿301与主齿轮101啮合形成的夹角处安装有可转动的释放轴303,所述释放轴303延伸至主壳1外侧,且与释放把手3连接,所述释放轴303一侧设置有平面端3031。当平面与棘爪卡齿301接触时,棘爪卡齿301与主齿轮101啮合。转动释放把手3时,会带动释放轴303转动,当释放轴303的圆弧部位3032与棘爪卡齿301接触时,能将棘爪卡齿301推开,从而与主齿轮101分离,此外,所述主壳与棘爪卡齿之间设有弹簧309,所述弹簧309一端连接主壳,另一端连接棘爪卡齿顶部的圆孔,弹簧309的弹力使得棘爪卡齿主动啮合主齿轮。
[0033]进一步的,所述释放把手3上设置有扭簧,所述扭簧包括第一扭簧1001和第二扭簧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滑轮装置,包括主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一端设置有电钻接驳口和可回弹的释放把手,所述主壳另一端设置有绳轮,所述绳轮外侧设置有与主壳铰接的活动侧板,所述主壳内设置有与绳轮连接的主齿轮,所述主齿轮一侧啮合有副齿轮,所述副齿轮与电钻接驳口连接,所述电钻接驳口与副齿轮之间设置有单向轴承,所述活动侧板上安装有压绳棒,所述主壳一侧设置有两个摩擦钩,所述两个摩擦钩之间设置有与主壳连接的摩擦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滑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内铰接有棘爪卡齿,所述棘爪卡齿弹性抵接至主齿轮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滑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棘爪卡齿与主齿轮啮合形成的夹角处安装有可转动的释放轴,所述释放轴延伸至主壳外侧,且与释放把手连接,所述释放轴一侧设置有平面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滑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把手上设置有扭簧,所述扭簧包括第一扭簧和第二扭簧,所述释放把手包括连接端和回弹端,所述释放轴与连接端一端连接,并设有所述第一扭簧,所述连接端另一端与回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枫周志平张龙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高新匠机电设备安装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