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掺砷硅单晶的放肩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9659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重掺砷硅单晶的放肩工艺。该放肩工艺的参数设定为:根据放肩长度将放肩过程分为放肩初期、放肩中期和放肩后期,其中,放肩初期为放肩长度为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掺砷硅单晶的放肩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重掺砷硅单晶的放肩工艺,属于直拉硅单晶生长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在国家和产业的大力投入下,我国集成电路制造业得到了快速发展,2021年产值首度突破万亿元,达到10458亿元。在半导体市场需求旺盛的引领下,提高单晶硅的拉晶效率迫在眉睫,因此水冷热屏应运而生。在热场中配用水冷热屏,可有效增大热场的温度梯度,通过水冷热屏结构加快单晶棒的冷却速度,从而提高拉速。因热场内部温度梯度发生变化,所以急需优化调整放肩工艺,现就这一问题对水冷热屏状态下的放肩工艺进行摸索优化,从而提高放肩成功率。
[0003]重掺砷硅单晶放肩工艺由温度SP、拉速、埚升、埚转、晶转、氩气流量和压力的综合作用来实现,但是在所有参数里面,影响放肩形状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拉速。若使放肩形状完美,必须搭配好温度和拉速,使放肩时凉热适中,进而放出合适的肩部形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掺砷硅单晶的放肩工艺,拉晶所用的热场为配有水冷热屏的热场,该放肩工艺可大大提高放肩成活率。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重掺砷硅单晶的放肩工艺,所用的热场为配有水冷热屏的热场,该放肩工艺的参数设定为:根据放肩长度将放肩过程分为放肩初期、放肩中期和放肩后期,其中,放肩初期为放肩长度为1

40mm的区间;放肩中期为放肩长度为40

220mm的区间,放肩后期为放肩长度为220mm以上的区间;
[0007]将降温速度定义为放肩温度差值除以放肩长度差值;将降温速率定义为放肩温度差值除以原始温度;
[0008]在放肩初期,每20mm降温1

3SP值,降温速度为0.05

0.15(SP值/mm),降温速率降低;
[0009]在放肩中期,每20mm降温1

12SP值,降温速度为0.05

0.6(SP值/mm),降温速率呈现增大、减小、增大的趋势;
[0010]在放肩后期,每20mm降温3

15SP值,降温速度为0.15

0.75(SP值/mm),降温速率较小。
[0011]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放肩长度为260mm

300mm。
[0012]因引晶过程主要为缩颈、排位错过程,温度较高,所以在放肩初期需降温、降拉速,同时降温速度较慢;放肩中期时,降温速度逐渐升高;放肩后期时,需平衡水冷热屏造成的降温,因此降温速度减小。
[0013]在放肩中期,所述降温速度以每20mm为一级逐级递增,递增幅度为0.18以下。
[0014]在放肩初期和放肩后期,所述降温速度以每20mm为一级,各级之间降温速度恒定。
[0015]在放肩初期和放肩中期,拉速恒定,在放肩后期,根据放肩形状进行微调拉速,旨在平衡因水冷热屏或找温不好造成的放肩偏凉的温度,从而放出合适的锥肩形状。其中,微调拉速需要根据单晶实际生长情况,即放肩后期肩形是粗壮的棱线还是宽面,从而对其拉速进行2

6mm/hr的增加。
[0016]在放肩初期和放肩中期,控制单晶锥尖以≤45
°
角的形状生长;在所述放肩后期,控制单晶锥形以≥45
°
的形状成长。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重掺砷硅单晶的放肩工艺,在放肩SOP参数中,前期和中期设定好降温速率,给定优化好的温度SP值,使单晶锥尖以≤45
°
角的形状生长,且生长速度较缓慢,不应过快,过早的棱线饱满及开口展面都会造成单晶卡棱的现象;到放肩后期,给定合适的降温速率和拉速,使单晶锥形以≥45
°
的形状成长,这样可以极大缩短放肩时间,同时还可以留出因人为引晶找温不好而进行补救的空间,进而提高放肩成活率。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找温合适放肩理想形状实物图。
[0020]图2为找温过热放肩形状实物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0022]在以下实施例和对比例中,单晶生长实验选用浙江晶盛机电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110B直拉型硅单晶炉,此单晶炉安装24英寸热场,采用大口径水冷热屏,最大投料量140kg,实验生长的硅单晶为N型,晶向<100>,掺杂剂为As,目标电阻率低于4mΩ
·
em,目标直径8英寸,放肩长度260mm。根据放肩长度将放肩过程分为放肩初期、放肩中期和放肩后期,其中,放肩初期为放肩长度为1

40mm的区间;放肩中期为放肩长度为40

220mm的区间,放肩后期为放肩长度为220mm

260mm的区间。
[0023]将降温速度定义为放肩温度差值除以放肩长度差值;将降温速率定义为放肩温度差值除以原始温度。表1中呈现了实施例和对比例在放肩过程中的相同的工艺参数,表2中分别给出了实施例和对比例的放肩工艺中不同的工艺参数。其中,长度指的是放肩长度;埚升指的是坩埚提升的速度,埚转指的是坩埚的转速,晶转指的是单晶的转速,流量指的是氩气的流量,压力指的是单晶炉内的气体压力。
[0024]表1
[0025][0026]表2
[0027][0028]实施例在引晶完成进入放肩后,通过控制热场SP值的降温使放肩形状得到图1和图2两种的形状。放肩初期肩形成长较缓慢,不应过快,一定保持<45
°
角成长;放肩中期肩形成长稍有加快,但仍需保持<45
°
角成长,最大以45
°
角成长,这部分不应使放肩过快,放肩过快会导致出现过早展面的情况,进而会造成单晶放肩卡棱的现象;放肩后期是放肩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过程,如果引晶阶段找温合适,即为理想肩形,肩形会呈现成图1所示形状,这样的缺点是放肩过慢,但放肩成活率较高。其次是非理想状态,如果引晶阶段找温过热,肩形会呈现成图2所示形状,放肩初期和中期锥形严重,会导致放肩降温逐步延后并累加,造成放肩后期过凉展面,会使肩形以>45
°
角的形状成长,这就需要人为干预拉速,防止展面进一步扩大,从而使单晶顺利进入等径阶段,同时单晶放肩因展面过凉进而会缩短放肩到所需直径的时间,相应的也会承担放肩卡棱的风险。相比之下,肩形保持图1所示形状较为安全,这也需要操作人员有着足够好的找温功底。
[0029]而对比例则是在整个放肩过程中有规律的降温,降温速度逐渐增加直至恒定;在放肩中期的前部分降温速率较大,后部分逐渐减小,看似有规律的SP值降温,实则会使放肩过早展面,肩形过早呈>45
°
角的形状成长,卡棱几率增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掺砷硅单晶的放肩工艺,拉晶所用的热场为配有水冷热屏的热场,其特征在于,该放肩工艺的参数设定为:根据放肩长度将放肩过程分为放肩初期、放肩中期和放肩后期,其中,放肩初期为放肩长度为1

40mm的区间;放肩中期为放肩长度为40

220mm的区间,放肩后期为放肩长度为220mm以上的区间;将降温速度定义为放肩温度差值除以放肩长度差值;将降温速率定义为放肩温度差值除以原始温度;在放肩初期,每20mm降温1

3SP值,降温速度为0.05

0.15,降温速率降低;在放肩中期,每20mm降温1

12SP值,降温速度为0.05

0.6,降温速率呈现增大、减小、增大的趋势;在放肩后期,每20mm降温3

15SP值,降温速度为0.15

0.75,降温速率较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凯磊李英涛王万华皮小争方峰崔彬
申请(专利权)人:有研半导体硅材料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