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套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9609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CD套刀,包括刀柄和刀体,刀柄包括后装配部、中间段和前装配部,后装配部用于连接装夹设备,前装配部包括圆盘部和圆柱形凸台,圆柱形凸台设置在前装配部前侧端面的中部,在圆盘部上位于圆柱形凸台的外侧分布有多个轴向的气动接口;在刀柄的内部设有冷却油道,冷却油道的出口设置在圆柱形凸台的中心部位;刀体包括连接部和刀片装配部,连接部的中部设有与圆柱形凸台对应的圆柱形连接槽;所述的刀片装配部外侧设有至少两个刀架,刀架螺旋对称设置在连接部的前侧部,在刀片装配座的内侧部均设有PCD刀片,PCD刀片设置在冷却油分支通道的出口的前侧位置;在刀架上设有冷却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PCD套刀能提高刀片和刀架的冷却性能和排屑性能。片和刀架的冷却性能和排屑性能。片和刀架的冷却性能和排屑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PCD套刀


[0001]本技术涉及精密刀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PCD套刀。

技术介绍

[0002]PCD套刀是一种以PCD材质的刀片作为切削刀片的刀具,其用途通常是用于零件外壁的加工。如公开号为CN215145329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单刃PCD套刀,包括刀把,所述刀把的一端固定连接刀架,所述刀架远离所述刀把的一端开设有圆槽,所述刀架的圆周外壁开设有排屑槽,所述排屑槽的数目为两组,一组所述排屑槽的一侧设置有刀刃本体,所述刀刃本体的数目为三组,所述排屑槽的一侧外壁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刀刃本体的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的一侧设置有密封组件。所述排屑槽的顶部设置有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内部设置有用于对冷水进行均匀喷洒的分散组件。刀刃本体通过螺栓固定在刀架上,在刀架上设有冷却水分散孔,冷却水分散孔设置在刀刃本体的正上方。在套刀对工件加工时,通过冷却水分散孔向工件剂刀刃本体上喷洒冷却水。这种方案的缺点在于,刀把为圆柱形刀把,其中心设有冷却水入口,而该刀把上未设置装夹结构,不利于刀把与机床或加工中心的装夹固定。刀架远离刀把的一端开设有圆槽,刀架的圆周外壁开设有排屑槽,排屑槽为直槽,排屑槽的设置结构导致工件加工时产生的碎屑难以快速离开工件和刀架,容易将刀体或工件刮伤。冷却液通道主要是设置在刀架的底部,刀架上固定刀片的部位也是通过冷却水的喷洒来冷却的,仅通过冷却水喷洒的方式进行冷却,冷却效果较差,当刀架温升较高时,刀片与刀架的连接容易松动,影响其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现有技术中的PCD套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装夹方便,冷却效果好的PCD套刀。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PCD套刀,包括刀柄和刀体,刀柄包括后装配部、中间段和前装配部,后装配部、中间段和前装配部一体成型,后装配部用于连接装夹设备,前装配部包括圆盘部和圆柱形凸台,圆柱形凸台设置在前装配部前侧端面的中部,在圆盘部上位于圆柱形凸台的外侧分布有多个轴向的气动接口;
[0005]在刀柄的内部设有冷却油道,冷却油道的入口设置在刀柄的后装配部的中心部位,冷却油道的出口设置在圆柱形凸台的中心部位;
[0006]刀体包括连接部和刀片装配部,连接部的中部设有与圆柱形凸台对应的圆柱形连接槽,在连接部上位于圆柱形连接槽的外侧设有多个径向紧固孔,圆柱形连接槽的深度与圆柱形凸台的高度相适应,在圆柱形连接槽的顶部设有与冷却油道正对的冷却油入口;
[0007]所述的刀片装配部外侧设有至少两个刀架,刀架螺旋对称设置在连接部的前侧部,在刀架之间设有缺口部,在刀架的刀片装配面的一侧设有螺旋槽,在刀片装配部内部设有与冷却油入口连通的冷却油分支通道,冷却油分支通道的出口端分别设置在各个刀架的螺旋槽内;
[0008]在刀片装配座的内侧部均设有PCD刀片,PCD刀片设置在冷却油分支通道的出口的前侧位置;
[0009]在刀架上设有冷却油槽,冷却油槽设置在冷却油分支通道旁,在刀架内部设有冷却油流出通道,冷却油流出通道与冷却油槽相连通。
[0010]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刀体的连接部内设有若干个气槽,气槽设置在与圆盘部上的气动接口对应的位置。
[0011]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刀柄的后装配部内设有冷却油腔,冷却油道的入口设置在冷却油腔的后侧端,冷却油腔的前侧与冷却油道相连通。
[0012]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刀柄的后装配部的外侧部设有装配卡槽,在装配卡槽上设有定位槽。
[0013]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圆柱形凸台的周面上设有若干个定位平面,圆柱形凸台上的定位平面与刀体的连接部上的径向紧固孔正对,在刀柄的圆盘部上位于圆柱形凸台的底部外侧设有环形气槽。
[0014]本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技术的PCD套刀,刀柄与刀体采用了可拆卸方式连接,刀柄与加工设备之间可以保持连接,通过刀体的更换来实现换刀,即采用一个刀柄能与多个不同刀刃的PCD套刀装配结合,进行工件的加工;2)本技术的PCD套刀,在圆盘部上位于圆柱形凸台的外侧分布有多个轴向的气动接口,当PCD套刀装配时,可以在气动接口连接气管,通过气泵抽气能使刀体与刀柄紧固连接,通过气泵输入气体使刀体与刀柄分离,同时为了防止刀体与刀柄的周向位移,在装配时,通过刀体的径向紧固孔中通过气动装置插入顶杆来使刀体与刀柄紧固连接,保障在加工过程中,刀体与刀柄之间不会发生周向或轴向的位移,采用这种气动装卸的方案,能在加工中心设备中,实现PCD套刀的自动安装和拆卸;3)本技术的PCD套刀,在刀体上不仅设置了冷却油分支通道对刀片进行降温冷却,而且在刀架上还设置了冷却油槽,冷却油槽设置在冷却油分支通道旁,在刀架内部设有冷却油流出通道,冷却油流出通道与冷却油槽相连通,通过这种设置,能够对刀架进行降温冷却,防止其温升导致刀片与刀架之间连接的松动。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PCD套刀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刀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刀柄的前侧视图。
[0018]图4为刀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刀体的前侧视图。
[0020]图6为刀体的后侧视图。
[0021]图中的附图标记为:刀柄1,后装配部11,装配卡槽111,定位槽112,中间段12,前装配部13,圆盘部131,气动接口1311,环形气槽1312,圆柱形凸台132,定位平面1321,冷却油道14,冷却油腔141,刀体2,连接部21,圆柱形连接槽211,径向紧固孔212,冷却油入口213,刀片装配部22,刀架221,缺口部222,螺旋槽223,冷却油分支通道224,PCD刀片225,冷却油槽226,冷却油流出通道227,气槽228。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如图1

6所示的一种PCD套刀,包括刀柄1和刀体2。
[0024]刀柄1包括后装配部11、中间段12和前装配部13,后装配部11、中间段12和前装配部13一体成型。
[0025]后装配部11用于连接装夹设备,后装配部11的外侧部设有装配卡槽111,在装配卡槽111上设有定位槽112。
[0026]前装配部13包括圆盘部131和圆柱形凸台132,圆柱形凸台132设置在前装配部13前侧端面的中部,在圆盘部131上位于圆柱形凸台132的外侧分布有多个轴向的气动接口1311,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共设有6个气动接口1311,其中三个气动接口1311用于输入压缩气体,推动刀体2与刀柄1分离,另外三个气动接口1311用于抽吸气体,使刀体2与刀柄1吸紧。
[0027]在刀柄1的内部设有冷却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CD套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刀柄和刀体,刀柄包括后装配部、中间段和前装配部,后装配部、中间段和前装配部一体成型,后装配部用于连接装夹设备,前装配部包括圆盘部和圆柱形凸台,圆柱形凸台设置在前装配部前侧端面的中部,在圆盘部上位于圆柱形凸台的外侧分布有多个轴向的气动接口;在刀柄的内部设有冷却油道,冷却油道的入口设置在刀柄的后装配部的中心部位,冷却油道的出口设置在圆柱形凸台的中心部位;刀体包括连接部和刀片装配部,连接部的中部设有与圆柱形凸台对应的圆柱形连接槽,在连接部上位于圆柱形连接槽的外侧设有多个径向紧固孔,圆柱形连接槽的深度与圆柱形凸台的高度相适应,在圆柱形连接槽的顶部设有与冷却油道正对的冷却油入口;所述的刀片装配部外侧设有至少两个刀架,刀架螺旋对称设置在连接部的前侧部,在刀架之间设有缺口部,在刀架的刀片装配面的一侧设有螺旋槽,在刀片装配部内部设有与冷却油入口连通的冷却油分支通道,冷却油分支通道的出口端分别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均刘莉华蒋莉莎朱敖平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冶戈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